上尉的女兒(上)-第一部-第10章-圍城(2)
那位穿錦緞長袍的老頭匆匆喝光羼了不少甜酒的第三杯茶,對將軍說:大人!我想,應該不攻也不守.
那怎么行,六品文官先生?疑惑不解的將軍說.不是攻,便是守,再無其他用兵之計了.
大人!可用收買之法.
嘿嘿!您的高見妙不可言.收買當成策略,是可行的.我們要採納您的計謀.可以懸賞收買那個無賴的腦袋,出七十個盧布,甚至出一百......可以從秘密經費中開支......
到那時,稅務局長搶著說,如若那幫匪徒不把他們的頭頭帶上腳鐐手銬恭獻給我們,那么,我就是一頭吉爾吉斯公羊,而不是什麼六品文官了.
讓我們從長計議吧!將軍回答,不過,在任何情況下,軍事上必須採取措施.先生們!請再按程式發表意見.
大家的議論幾乎全都反對我.官員們一致談到軍隊不可靠,成功沒把握,說是必須小心謹慎以及諸如此類的論調.全都認為,以大炮作掩護,躲到石頭城牆後面為上策,比暴露在開闊地帶去碰運氣要明智得多.最後,將軍聽取了大家的意見以後,抖掉菸斗里的灰燼,說了下面的話:
諸位先生!我應當向諸位表明,我個人是完全同意準尉先生的意見的,因為他的意見符合一切健全的戰術原則,進攻的策略差不多總是比防禦的策略要優越.
說到這兒,他不說了,動手裝菸斗.我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我高傲地望著兗兗諸公,他們卻交頭接耳,流露出不滿和不屑的神色.
不過,諸位先生!將軍又接著說下去,深深嘆了一口氣,同時吐出一口濃煙,我不敢貿然擔當如此重大的責任,因為我受仁聖之君女皇陛下之命,對此數省有守土之責,此事非同小可.因此,我贊同在座諸位大多數人的意見,現在決定:採用最明智的萬全之計謀,即堅守城池以待圍攻,依仗炮兵的威力,如若可能,再加短促突擊,以期粉碎敵人的進攻.
這一回,輪到官兒們嘲諷地瞅著我了,散會.我不能不為這位可敬的軍人的軟弱無能而徹底惋惜,他居然放棄自己的見解,屈從毫無經驗的外行的意見.
在這次重要會議幾天之後,我們便得知普加喬夫說到做到,果真向奧倫堡進逼了.我站在城牆上從高處瞭望叛匪的隊伍.我發覺,他們的人數自從我目擊的最後一次進攻以來,已經增加十倍.他們還有了炮隊,那是普加喬夫攻陷幾座小炮台之後繳獲的.我想起了軍事會議上的決定,預料到將長期困守在奧倫堡城內,我禁不住傷心得幾乎哭了起來.
我不來描述奧倫堡之圍,那是史學家的事,家庭紀事中不必過多涉及.我只簡單說幾句.這次圍城,由於地方當局考慮不當,致使居民蒙受極大的苦難,他們忍飢挨餓,經歷了各種災殃.不難猜想,奧倫堡城內的生活是不堪忍受的.大家全都垂頭喪氣,聽天由命;物價飛漲,大家為此唉聲嘆氣;炮彈呼嘯,落進院子裡,他們視若等閒;甚至連普加喬夫的進攻也不大能引起他們的惶恐了.我著急得要死.時間在飛逝.我收不到白山炮台寄來的信,道路全被切斷了,跟瑪利亞.伊凡諾夫娜的分離使我不堪忍受.她生死不明,一想起來我就心痛如絞.我唯一的消愁解悶之法便是策馬出城打游擊.多虧普加喬夫送了我一匹好馬,我跟它分享我那一點點可憐的食物,每天騎著它衝出城去跟普加喬夫的騎兵互相射擊.這類交鋒,由於對方吃得飽,喝得足,馬匹又精壯,因而叛匪們總是占上風.城內疲憊不堪的騎兵不能打敗他們.我方餓著肚子的步兵間或也到城外去,但深厚沒膝的積雪妨礙他們有效地抗擊敵方分散的騎兵.大炮從城牆高處漫無目標地亂放,而要把大炮拖到城外去又由於馬匹瘦弱,總是陷在雪裡不得動彈.我們的軍事行動就是這個樣子.這一切,便是奧倫堡大員贊同的所謂謹慎和明智之策.
0
猜你喜歡
卷一 帝紀第一
《隋書》 ◎高祖上 高祖文皇帝,姓楊卷九 萬章上
《孟子》 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於旻天卷六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晉書》 ◎劉隗(孫波) 刁協(子彝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
《元史》 ◎世祖十三 二十七年春正月卷一 麗人賦
《六朝文絜》 有客弱冠未仕,締交戚里,馳騖王室卷三十一 何道士因術成奸 周經歷因奸破賊
《初刻拍案驚奇》 詩云:天命從來自有真,豈容奸術恣卷五十 史論下、史述贊
《文選》 ◎史論下 【後漢書》二十八第一一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證同類寶玉失相知
《紅樓夢》 話說寶玉為自己失言被寶釵問住,想卷十
《水經注》 ○濁漳水 △濁漳水出上黨。卷十 齊三
《戰國策》 ○楚王死 楚王死,太子在齊散不足第二十九
《鹽鐵論》◎散不足第二十九卷一百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遼史》 ◎奸臣下 ○蕭余里也 耶卷九 志第四
《隋書》 ◎禮儀四 周大定元年,靜帝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西遊記》 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沉船-第20章
《沉船》 安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
《舊五代史》 ◎天文志 (案:《天文志序說唐三傳-第25回-竇一虎盜鈸受苦-秦漢奉命救師兄
《說唐全傳》 前言不表.單講竇一虎回歸自己營中,結序 俳優
《樂府雜錄》 開元中,黃幡綽、張野狐弄參軍。始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西遊記》 話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踴躍,對懺悔錄-卷06
《懺悔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