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譯序


不論是不是真正讀過,或者通讀過,大約誰都知道《格列佛遊記》是一部世界名著.在中國讀者中,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名字或者不如莎士比亞.狄更斯.蕭伯納來得響亮,可是這些響亮名字的作品,真正讀過的又有幾人呢?相反,小人國.大人國的故事倒差不多稱得上家喻戶曉了.我記得十多年前中學英文的課本上好像就有過小人國遊記的節選,當然是簡寫過的.這么一來,在家喻戶曉的同時,《格列佛遊記》在一般人的心中仿佛成了一本兒童讀物.那么到底是不是呢?如果不是,它究竟又是怎樣的一部書?
《格列佛遊記》是一部奇書,但我不同意有些評論家的觀點,認為這是一本兒童讀物.神奇的想像,誇張的手段,寓言的筆法(第四卷),固然是一般兒童讀物普遍的特點,但《格列佛遊記》是以其傑出的諷刺而垂名世界文學史的,而斯威夫特的大名,至少在英國諷刺作家中,至今仍罕有其匹.也實在是斯威夫特的手段太高明了,把那些烏有之邦的故事講得煞有介事,連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也描寫得一絲不苟,以致近三百年來多少讀者只貪婪地享受書中那異想天開的情節和橫生的妙趣,而不去管那些故事背後的意義以及作者寫這部遊記的真正動機.
《格列佛遊記》一共由四部分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國)遊記和第二卷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遊記寫於一七二一年至一七二二年之間.第四卷慧國遊記先於第三卷,寫於一七二三年.第三卷比較鬆散,鋪的面較開,以勒皮他(飛島)遊記為主,兼及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和日本四個地方的遊記,從一七二四到一七二五寫了兩年.四個部分應該可以說是相互獨立的,表面上的某種聯繫或者對照也許只存在於第一卷和第二卷之間;格列佛由小人國中的巨人山,一下變為大人國中的可憐的矮子.當然,不論從正面頌,還是從反面諷,斯威夫特的情感和思想在四個部分中都是一以貫之的,那就是不留情面地對十八世紀前半期的英國社會進行全面的批判,尤其對統治階級的腐敗.無能.無聊.毒辣.荒淫.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撻.這種批判和鞭撻的聲音在第四卷慧國遊記中甚至達到了凶野暴烈的程度,批判和鞭撻的範圍也似乎要越出十八世紀初期的英國,而將矛頭直接指向罪孽深重.愚蠢骯髒.毫無理性的整個人類.這也就難怪不少批評家都指責斯威夫特對人類只有憎厭,至少也是個厭世主義者.慧國是他理想中的烏托邦,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的放逐,滿心悵惘地回到那塊生他養他如今卻叫他厭惡的故土,憤怒地卻又無可奈何地與一幫野胡在一起度自己的餘年.

第一卷是標準的諷刺,可是寫得很迷人.雖說大家現在都承認小人國實際就是暗指英國,利立浦特宮廷也就是英國宮廷的縮影,但人們還是不得不佩服斯威夫特驚人的想像力.他何以會想得出小人國這么一個點子來的呢?格列佛與利立浦特人之間的大小比例為1∶12,這一比例在全卷書中從頭到尾都得到嚴格遵守,不曾出一點差錯.從寫作技巧上講,這種視覺的選擇是天才的,而它所產生的效果則是無處不在的幽默.我們當然知道作者是在諷刺,在挖苦,然而這種諷刺和挖苦是理性的,冷靜的,甚而至於是較溫和的,作者還沒有完全激動起來,他只是在煞有其事地給你講故事,講一連串在讀者看來是聞所未聞的有趣故事:

格列佛遊記-譯序_格列佛遊記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0

猜你喜歡

格列佛遊記-譯序_格列佛遊記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