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五 列傳第七十三

○節義
於什門 段進 石文德 汲固 王玄威 婁提 劉渴侯 朱長生 於提 馬
八龍 門文愛 晁清 劉侯仁 石祖興 邵洪哲 王榮世 胡小彪 孫道登 李
幾 張安祖 王閭(劉業興 蓋俊) 郭琰 沓龍超 乙速孤佛保 李棠 杜叔
毗 劉弘 游元 張須陀 楊善會 盧楚 劉子翊 堯君素 陳孝意 張季珣
杜松贇 郭世俊 郎方貴
《易》稱:“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蓋士之成名,在斯二者。故古人以天
下為大,方身則輕;生為重矣,比義則輕。然則死有重於太山,貴其理全也;生
有輕於鴻毛,重其義全也。故生無再得,死不可追。而仁道不遠,則殺身以徇;
義重於生,則捐軀而踐。龍逢殞命於夏癸,比干竭節於商辛,申蒯斷臂於齊莊,
弘演納肝於衛懿,漢之紀信、欒布,晉之向雄、嵇紹,並不憚於危亡,以蹈忠貞
之節。雖功未存於社稷,力無救於顛墜。然視彼苟免之徒,貫三光而洞九泉矣。
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幾焉。然至臨難忘身,見危授命,雖斯文不墜,而行之蓋
寡。固知士之所重,信在慈乎。非夫內懷鐵石之心,外負陵霜之節,孰能行之若
命,赴蹈如歸者乎!自魏訖隋,年餘二百,若乃歲寒見松柏,疾風知勁草,千載
之後,懍懍猶生。豈獨聞彼伯夷,懦夫立志,亦冀將來君子,有所庶幾。
《魏書》序於什門、段進、石文德、汲固、王玄威、婁提、劉渴侯、朱長生、
馬八龍、門文愛、晁清、劉侯仁、石祖興、邵洪哲、王榮世、胡小彪、孫道登、
李幾、張安祖、王閭以為《節義傳》,今又檢得郭琰、沓龍超、乙速孤佛保,及
《周書孝節傳》李棠、杜叔毗附之。又案《齊書》不立此篇,而《隋書》序劉弘、
皇甫誕、游元、馮慈明、張須阤、楊善會、獨孤盛、元文都、盧楚、劉子翊、
堯君素為《誠節傳》。今皇甫誕、馮慈明、獨孤盛、元文都各附其家傳,其餘並
附此篇,又檢取《隋書孝義傳》郎方貴、郭世俊亦附之,以備《節文傳》雲。
於什門,代人也。魏明元時為謁者,使喻馮跋。及至和龍,住外不入,使謂
跋曰:“大魏皇帝有詔,須馮主出受,然後敢入。”跋使人牽逼令入。見跋不拜,
跋令人按其項。什門曰:“馮主拜受詔,吾自以賓主致敬,何須苦見逼也?”與
跋往復,聲氣厲然,初不撓屈。既而跋止什門。什門於民眾中回身背跋,披褲後
襠以辱之。既而拘留,隨身衣裳,敗壞略盡,蟣虱被體。跋遺以衣服,拒而不受。
歷二十四年。後馮弘上表稱臣,乃送什門歸。拜書侍御史。太武下詔褒美,比之
蘇武,賜羊千口、帛千匹,進為上大夫,策告宗廟,班示天下。
段進,不知何許人也。太武初,為白道守將。蠕蠕大檀入塞,圍之,力屈被
執。進抗聲大罵,遂為賊殺。帝愍之,追贈安北將軍,賜爵顯美侯,謚曰莊。
石文德,中山蒲陰人也。有行義。真君初,縣令黃宣在任喪亡。宣單貧,無
期親。文德祖父苗以家財殯葬,持服三年。奉養宣妻二十餘載,及亡,又衰縗斂
祔,率禮無闕。自苗逮文德,刺史守令卒官者,制服送之。五世同居,閨門雍睦。
又梁州上言,天水白石縣人趙令安、孟蘭強等四世同居,行著州里。詔並標
榜門閭。
汲固,東郡梁城人也。為兗州從事。刺史李式坐事被收,吏人皆送至河上。
時式子憲生始滿月。式大言於眾曰:“程嬰、仵臼何如人也?”固曰:“今古豈
殊!”遂便潛還不顧,徑來入城,於式婦閨抱憲歸藏。及捕者收憲,屬有一婢產
男,母以婢兒授之。事尋泄,固乃攜憲逃遁,遇赦始歸。憲即為固長育,至十餘
歲,恆呼固夫婦為郎婆。後高祐為兗州刺史,嘉固節義,以為主簿。
王玄威,恆農北陝人也。獻文崩,玄威立草廬於州城門外,衰裳蔬粥,哭踴
無時。刺史苟頹以事表聞。詔令問狀,云:“先帝澤被蒼生,玄威不勝悲慕,戀
心如此,不知禮式。”詔問玄威,欲有所訴,聽為表列。玄威云:“聞諱悲號,
竊謂臣子同例,無所求謁。”及至百日,乃自竭家財,設四百人齋會。忌日,又
設百僧供。至大除日,詔送白褲褶一具與玄威釋服,下州令表異焉。
婁提,代人也。獻文時,為內三郎。獻文暴崩,提謂人曰:“聖主升遐,安
用活為!”遂引佩刀自刺,幾死。文明太后詔賜帛二百匹。
時有敕勒部人蛭拔寅,兄地於坐盜食官馬,依制命死。拔寅自誣己殺,兄又
雲實非弟殺。兄弟爭死,辭不能定,孝文昭原之。
劉渴侯,不知何許人也。稟性剛烈。太和中,為徐州後軍,以力死戰,眾寡
不敵,遂禽。瞋目大罵,終不降屈,為賊所殺。孝文贈立忠將軍、平州刺史、上
庸侯,賜絹千匹、谷千斛。
有嚴季者亦為軍校尉,與渴侯同殿,勢窮被執,終不降屈。後得逃還,除立
節將軍,賜爵五等男。
朱長生、於提者,並代人也。孝文時,長生為員外散騎常侍,與提俱使高車。
既至,高車王阿伏至羅責長生等拜,長生拒之。阿伏至羅乃不以禮待。長生以金
銀寶器奉之,至羅既受獻,長生曰:“為臣內附,宜盡臣禮,何得口雲再拜,而
實不拜。”呼出帳,命眾中拜。阿伏至羅慚其臣下,大怒曰:“帳中何不教我拜,
而辱我於大眾?”奪長生等獻物,內之叢石,兵脅之曰:“為我臣則活,不降則
殺汝!”長生與於提瞋目厲聲責之曰:“我為鬼,不為汝臣!”阿伏至羅大怒,
絕其飲食。從者三十人皆求阿伏至羅,乃給以肉酪。長生與提又不從,乃各分徙
之。三歲及放還。孝文以長生等守節,遠同蘇武,拜長生河內太守,提隴西太守,
並賜爵五等男,從者皆為令長。
馬八龍,武邑武強人也。輕財重義。友人武遂縣尹靈哲在軍喪亡,八龍聞即
奔赴,負屍而歸,以家財殯葬,為制緦麻,撫其孤遺,恩如所生。州郡表列,詔
表門閭。
門文愛,汲郡山陽人也。早孤,供養伯父母以孝謹聞。伯父亡,服未終,伯
母又亡。文愛居喪持服六年,哀毀骨立。鄉人魏仲賢等相與標其孝義。
晁清,遼東人也。祖暉,濟州刺史、潁川公。清襲祖爵,例降為伯。為梁城
戍將,梁師攻圍,糧盡城陷。清抗節不屈,為賊所殺。宣武褒美,贈樂陵太守,
謚曰忠。子榮賓襲。
劉侯仁,豫州人也。城人白早生殺刺史司馬悅,據城南叛。悅息朏,走投侯
仁,賊雖重加購募,又嚴其捶撻,侯仁終無漏泄。朏遂免禍。事寧,有司奏其操
行,請免府籍,敘一小縣。詔可。
石祖興,常山九門人也。太守田文彪、縣令和真等喪亡,祖興自出家絹二百
余匹,營護喪事。州郡表列。孝文嘉之,賜爵二級為上造。後拜寧陵令,卒。吏
部尚書李韶奏其節義,請加贈謚,以獎來者,靈太后如所奏。有司謚曰恭。
邵洪哲,上谷沮陽人也。縣令范道榮先自朐城歸款,以除縣令。道榮鄉人徐
孔明妄經公府,訟道榮非勛,道榮坐除名。羈旅孤貧,不能自理。洪哲不勝義憤,
遂代道榮詣京師,明申曲直,經歷寒暑,不憚劬勞。道榮卒得復雪。
又北鎮反亂,道榮孤單,無所歸附。洪哲兄伯川復率鄉人來相迎接,送達幽
州。道榮感其誠節,訴省申聞。詔下州郡,標其里閭。
王榮世,陽平館陶人也。為三城戍主、方城縣子。梁師攻圍,力窮,知不可
全,乃先焚府庫,後殺妻妾。及賊陷城,與戍副鄧元興等俱以不屈被害。明帝下
詔,褒美忠節,進榮世爵為伯,贈齊州刺史;元興開國子,贈洛州刺史。
胡小彪,河南河陰人也。少有武氣。正光末,為統軍於晉壽。孝昌中,梁將
樊文識等寇邊。益州刺史邴虬遣長史和安固守小劍,文熾圍之。虬命小彪與統軍
崔珍寶同往防拒。文熾掩襲小彪、珍寶並禽之。文熾攻小劍未陷,乃將珍寶至城
下,使謂和安曰:“南軍強盛,北救不來,豈若歸款,取其富貴?”和安命射之,
乃退。復逼小彪與和安交言。小彪乃慷慨謂安曰:“我柵不防,為賊所虜。觀其
兵士,勢不足言,努力堅守,魏行台、傅梁州遣將已至。”賊以刀毆擊,言不得
終,遂害之。三軍無不嘆其壯節,哀其死亡。賊尋奔敗,禽其次將蕭世澄、陳文
緒等一十一人。行台魏子建壯其氣概,啟以世澄購其屍柩,乃獲骸骨歸葬之。
遜道登,彭城呂縣人也。永安初,為梁將韋休等所虜。面縛臨刃,巡遠村塢,
令其招降鄉曲。道登厲聲唱呼:“但當努力,賊無所能!”賊遂屠戮之。
又荊州被圍,行台宗靈恩遣使宗女等四人入城曉喻,為賊將所獲。執女等巡
城,令其改辭。女等大言:“天軍垂至,堅守莫降。”賊忿,各刳其腹,然後斬
首。二州表其節義。道登等並賜五品郡、五等子爵,聽子弟承襲,遣使詣所在吊
祭。
李幾,博陵安平人也。七世共居同財。家有二十二房,一百九十八口,長幼
濟濟,風禮著聞。至於作役,卑幼競集。鄉里嗟美,標其門閭。
張安祖,河陽人也。襲世爵山北侯。時有元承貴,曾為河陽令。家貧,且赴
尚書求選,逢天寒甚,遂凍死路側。一子年幼,停屍門巷,棺殮無托。安祖悲哭
盡禮,買木為棺,手自營作,殮殯周給。朝野嘉嘆。尚書聞奏,標其門閭。
王閭,北海密人也。數世同居,有百口。又太山劉業興,四世同居,魯郡蓋
俊,六世同居,並共財產,家門雍睦。鄉里敬異。有司申奏,皆標門閭。
郭琰,字神寶,京槃人也。少喪父,事母以孝聞。孝武帝之居藩邸,琰以通
俠被知。及即位,封新豐縣公,除洛州刺史。孝武西入,改封馮翊郡公,授行台
尚書、潼關大都督。大統中,齊神武遣大都督竇泰襲恆農。時琰為行台,眾少戰
敗,乃奔洛州。至刺史泉仙城守力窮,城將陷,乃仰天哭曰:“天乎!天乎!何
由縱此長蛇,而不助順也?”言發涕流,不能自止。兵士見之,鹹自厲憤。竟為
東魏將高敖曹所禽。復謂敖曹曰:“天子之臣,乃為賊所執。”敖曹素聞其名,
義不殺之,送於并州。見齊神武,言色不屈,見害。
沓龍超,晉壽人也。性尚義俠,少為鄉里所重。永熙中,梁將樊文熾來寇益
州,刺史傅和孤城固守。龍超每出戰,輒破之。時攻圍既久,糧矢方盡,刺史遣
龍超夜出,請援於漢中,遂為文熾所得。許以封爵,使告城中曰:“外無援軍,
宜早降。”乃置龍超於攻樓上。龍超乃告刺史曰:“援軍數萬,近在大寒。”文
熾大怒,火炙殺之。至死,辭氣不撓。大統二年,詔贈龍驤將軍、巴州刺史。
乙速孤佛保,北秀容胡酋也。少驍武,善射。孝武帝時,為直閣將軍。從入
關,封蒲子縣公,並賜弓矢。大統初,梁將蘭欽來寇,遂陷漢中。佛保時為都督,
統兵力戰。知將敗,乃先城未陷,仰天大哭曰:“此馬吾常所乘,此弓矢天恩賜
我,豈可令賊得吾弓馬乎!”遂斬馬及弓,自刎而死。三軍莫不壯之。黃門郎趙
僧慶時使漢中,聞,乃收運其屍致長安。天子嘆感,詔著作錄之。
李棠,字長卿,勃海蓚人也。祖伯貴,魏宣武時,官至魯郡守。有孝行,居
父喪,哀戚過禮,遂以毀卒。宣武嘉之,贈勃海相。父元胄,員外散騎侍郎。棠
幼孤,好學,有志操。高仲密為北豫州刺史,請棠為掾。仲密將圖西附。時東魏
又遣鎮城奚壽興典兵事。仲密遂與堂謀殺壽興,率其眾據城,遣棠詣關中歸款。
周文嘉之,封廣宗縣公,位給事黃門侍郎,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從魏安公尉遲迥伐蜀,棠乃應募喻之。既入成都,蕭捴問迥軍中委曲,棠不對。
捴乃苦辱之。棠曰:“我王者忠臣,有死而已,義不為爾移志也。”遂害之。子
敞嗣。
杜叔毗,字子弼,其先京兆杜陵人也,徙居襄陽。父漸,梁邊城太守。叔毗
早歲而孤,事母以孝聞。仕梁,為宜豐侯蕭脩府中直兵參軍。周文令大將軍達奚
武圍脩於南鄭,脩令叔毗詣闕請和。周文見而禮之。使未及還,而脩中直兵曹策、
參軍劉曉謀以城降武。時叔毗兄君錫為脩中記室參軍,從子映錄事參軍,映弟晰
中直兵參軍,各領部曲。策等忌之,懼不同己,遂誣以謀叛,擅加害焉。尋討策
等禽之。城降,策至長安,叔毗朝夕號泣,具申冤狀。朝議以事在歸附之前,不
可追罪。叔毗志在復仇,然恐坐及其母。母曰:“汝兄橫罹禍酷,痛切骨髓。若
曹策朝死,吾以夕歿,亦所甘心。汝何疑焉?”叔毗拜受母言,後遂白日手刃策
於京城,斷首瓠腹,解其支體,然後面縛請就戮焉。周文嘉其志氣,特命舍之。
遭母憂,哀毀骨立,殆不勝喪。服闋,晉公護闢為中外府樂曹參軍。累遷陝州刺
史。後從衛國公直南討,軍敗,為陳人所禽。陳人將降之,叔毗辭色不撓,遂被
害。子廉卿。
劉弘,字仲遠,彭城叢亭里人也。少好學,有羈檢,重節概。仕齊,位西楚
州刺史。齊亡,周武帝以為本郡太守。及隋文帝平陳,以行車長史從總管吐萬緒
度江,加上儀同,封濩澤縣公,拜泉州刺史。會高智慧亂,以兵攻州。弘城守,
糧盡,煮犀甲腰帶及剝樹皮食之,一無離叛。賊欲降之,弘抗節彌厲。城陷,為
賊所害。文帝聞而嘉嘆者久之,賜物二千段。子長信,襲其官爵。
游元,字楚客,廣平任城人也。父寶藏,位至郡守。元少聰敏。仕周,歷壽
春令、譙州司馬,俱有能名。開皇中,為殿內侍御史。煬帝嗣位,遷尚度支郎。
遼東之役,領左驍衛長史,為蓋牟道監軍,拜朝請大夫,兼書侍御史。宇文述等
九軍敗績,帝令元主其獄。述時貴幸,勢傾朝廷,遣家僮造元,有所請屬,元不
之見。他日,案述逾急,仍以屬請狀劾之。帝嘉其公正,賜朝服一襲。後奉使黎
陽督運。楊玄感作逆,告以情。元引正義責之,遂見困,竟不屈節,見害。帝甚
嘉之,贈銀青光祿大夫,拜其子仁宗為正議大夫、弋陽郡通守。
張須陀,弘農閿鄉人也。性剛烈,有勇略。弱冠從史萬歲討西爨,以功授儀
同。後從楊素擊平漢王諒,加開府。大業中,為齊郡贊務。會興遼東之役,歲飢,
須陀將開倉賑給。官屬鹹曰:“須待詔敕。”須陀曰:“如待報至,當委溝壑。
吾若以此獲罪,死無所恨。”先開倉而後狀,帝嘉而不責。
天下既承平日久,多不習兵。須陀獨勇決善戰,又長撫馭,得士卒心,號為
名將。時賊帥王薄北連豆子卷八十五  列傳第七十三_北史原文_國學 史部賊孫宣雅、石祗闍、郝孝德等,眾十餘萬,攻
章丘。須陀大破之,露布以聞。帝大悅,優詔褒揚,令使者圖畫其形容奏之。其
年,賊裴長才,石子河等奄至城下,須陀與戰,長才敗走。後數旬,賊帥秦君弘、
郭方預等園北海,須陀倍道而進,大敗之。司隸刺史裴操之上狀,帝遣使勞問之。
十年,賊左孝友屯蹲狗山,須陀列八營以逼之。孝友窘迫,面縛來降。其黨
解象、王良、鄭大彪、李脘等眾各萬計,須陀平之,威振東夏。以功遷齊郡通守,
領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討捕大使。俄而賊盧明月眾十餘萬將寇河北,次祝阿。須陀
邀擊,殺數千人。賊呂明星、師仁泰、霍小漢等眾各萬餘,擾濟北,須陀擊走之。
尋將兵拒東郡賊翟讓,前後三十餘戰,每破走之。轉榮陽通守。
時李密說讓取洛口倉,遂逼來滎陽。須陀拒之,讓懼而退,須陀乘之。密先
伏數千人邀擊之,須陀敗,被圍,潰輒出,左右不能盡出,復入救之,往來數四,
眾皆敗。乃仰天曰:“兵敗如此,何面見天子乎!”乃下馬戰死。其所部兵晝夜
號哭,數日不止。帝令其子元備總父兵。元備時在齊郡,遇賊,竟不果行。
楊善會,字敬仁,弘農華陰人也。父初,位毗陵太守。善會大業中為鄃令,
以清正聞。俄而百姓聚起為盜,善會討之,往皆克捷。後賊帥張金稱屯於縣界,
善會每挫其鋒。煬帝遣將軍段達討金稱,善會進計於達,達不能用,軍竟敗。後
進止一以謀之,乃大克。金稱復引勃海賊孫宣雅、高士雅等破黎陽而還,善會邀
破之。擢拜朝請大夫,清河郡丞。於時山東郡縣,陷沒相繼,能抗賊者,唯善會
而已。前後七百餘陣,未嘗負敗。會太僕楊義臣討金稱見敗,取善會定策,與金
稱戰,賊乃退走。善會捕斬之,傳首行在所。帝賜以尚方甲槊弓劍,進拜清河通
守。復從楊義臣斬漳南賊帥高士達,傳首江都宮。帝下詔褒揚之。後為竇建德所
陷。建德釋而禮之,用為貝州刺史。善會肆罵,臨之以兵,辭氣不撓,乃害之。
清河士庶,莫不傷痛。
盧楚,涿郡范陽人也。祖景祚,魏司空掾。楚少有才學,性鯁急,口秘,言
語澀難。大業中,為尚書左司郎。當朝正色,甚為公卿所憚。及帝幸江都,東都
官僚多不奉法。楚每存糾舉,無所迴避。越王侗稱尊號,以楚為內史令、左備身
將軍、尚書左丞、右光祿大夫,封涿郡公,與元文都等同心戮力以輔侗。及王世
充作亂,兵犯太陽門。武衛將軍皇甫無逸斬關逃難,呼楚同去。楚曰:“仆與元
公有約,若社稷有難,誓以俱死。今捨去不義。”及世充入,楚匿太官署,執之。
世充奮袂令斬,於是鋒刃交下,支體糜碎。
劉子翊,彭城叢亭里人也。父遍,齊徐州司馬。子翊少好學,頗解屬文。性
剛謇,有吏乾。開皇中,為秦州司法參軍。因入考,楊素奏為侍御史。時永寧縣
令李公孝,四歲喪母,九歲外繼。其後,父更別娶後妻,至是而亡。河間劉炫以
為無撫育之恩,議不解任。子翊駁之曰:
《傳》云:“繼母,同母也。”當以配父之尊,居母之位,齊杖之制,皆如
親母。又“為人後者為其父母期”,服者,自以本生,非殊親之與繼也。父雖自
處傍尊之地,於子之情,猶須隆其本重。是以令云:“為人後者,其父母,並解
官申其心喪。父卒母嫁,為父後者雖不服,亦申心喪;其繼母嫁,不解官。”此
專據嫁者生文耳。將知繼母在父之室,則制同親母。若謂非有撫育之恩,同之行
路,何服之有乎?服既有之,心喪焉可獨異?三省令旨,其義甚明。今言令許不
解,何其甚謬?且後人者為其父母期,未有變隔以親繼,親既等,故心喪不得有
殊。《服問》云:“母出,則為繼母之黨服。”豈不以出母族絕,推而遠之;繼
母配父,引而親之乎?子思曰:“為伋也妻,是為白也母;不為伋也妻,是不為
白也母。”定知服以名重,情以父親。所以聖人敦之以孝慈,弘之以名義。是使
子以名服,同之親母;繼母以義報,等之己生。
如謂繼母之來,在子出之後,制有淺深者。考之經傳,未見其文。譬出後之
人,所後者初亡,後之者至,此後可以無撫育之恩而不服重乎?昔長沙人王毖,
漢末為上計詣京師。既而吳、魏隔絕,毖在內國,更娶,生子昌。毖死後,為東
平相,始知吳之母亡。便情系居重,不攝職事。於時議者,不以為非。然則繼之
與前,於情無別。若要以撫育始生服制,王昌復何足云乎?又晉鎮南將軍羊祜無
子,取弟子伊為子。祜薨,伊不服重。祜妻表聞,伊辭曰:“伯生存養己,伊不
敢違。然無父命,故還本生。”尚書彭權議:“子之出養,必由父命,無命而出,
是為叛子。”於是下詔從之。然則心服之制,不得緣恩而生也。
論云:“禮者稱情而立文,杖義而設教。”還以此義,諭彼之情。稱情者如
母之情,杖義者為子之義。分定然後能尊父順名,崇禮篤敬。苟以姆養之恩,始
成母子。則恩由彼至,服自己來。則慈母如母,何待父令?又云:“繼母、慈母,
本實路人,臨己養己,同之骨血。”基如斯言,子不由父,縱有恩育,得如母乎?
其慈繼雖在三年之下,而居齊期之上。禮有倫例,服以稱情。繼母本以名服,豈
藉恩之厚薄也。至於兄弟之子猶子也,私昵之心實殊,禮服之制無二。彼言“以”
輕“如”重,因以不同;此謂如重之辭,即同重法。若使輕重不等,何得為“如”
?律雲“準枉法”者,但準其罪,“以枉fa6*論”者,即同真法。律以弊刑,禮以
設教。“準”者準擬之名,“以”者即真之稱。“如”、“以”二字,義用不殊,
禮、律兩文,所防是一。將此明彼,足見其義。取譬伐柯,何遠之有。
論云:“取子為後者,將以供承祧廟,奉養己身。不得使宗子歸其故宅,以
子道事本父之後妻也。”然本父後妻,因父而得母稱。若如來旨,本父亦可無心
喪乎?何直父之後妻也。
論又云:“《禮》言舊君,其尊豈後君乎?已去其位,非復純臣,須言‘舊’
以殊之。別有所重,非復純孝,故言‘其’已見之,目以‘其父’之文,是名異
也。”此又非通論。何以言之?“其”“舊”訓殊,所用亦別。“舊”者易新之
稱,“其”者因彼之辭,安得以相類哉?至如《禮》云:“其父析薪,其子不克
負荷。”《傳》云:“衛雖小,其君在焉。”若其父而有異,其君復有異乎?斯
不然矣。
今炫敢違禮乖令,侮聖乾法,使出後之子,無情於本生,名義之分,有虧於
風俗,徇飾非於明世,強媒櫱於《禮經》,雖欲揚己露才,不覺言之傷理。
事奏,竟從子翊之議。
歷新豐令、大理正,並有能名。擢授書侍御史。每朝廷疑議,子翊為之辯析,
多出眾人意表。從幸江東。屬天下大亂,帝猶不悟。子翊因侍切諫,由是忤旨,
令子翊為丹陽留守。
尋遣於上江督運,為賊吳棋子所虜。子翊說之,因以眾降。復遣首領賊渡江,
遇煬帝被殺,知而告之。子翊弗信,斬所言者。賊又請以為主,不從。因執至臨
川城下,使告城中雲“帝崩”。子翊乃易其言,於是見害。
堯君素,魏郡湯陰人也。煬帝為晉王時,君素為左右。帝嗣位,累遷鷹揚郎
將。大業末,從驍衛大將軍屈突通拒義師於河東。俄而通引兵南遁,置君素領河
東通守。義師遣將呂紹宗、韋義節等攻之不克。及通軍敗,至城下呼之。君素見
通,歔欷流涕,悲不自勝,左右皆哽咽。通亦泣下沾襟,因說君素早降以取富貴。
君素以名義責之曰:“公縱不能遠慚主上,公所乘馬,即代王所賜也,公何面目
乘之哉!”通曰:“吁!君素!我力屈而來。”君素曰:“方今力猶未屈,何用
多言!”通慚而退。時圍甚急,行李斷絕。君素乃為木鵝,置表於頸,具論事勢,
浮之黃河,沿流而下。河陽守者得之,達於東都。越王侗見而嘆息,乃承制拜君
素為金紫光祿大夫,密遣行人勞之。監門直閣龐玉、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前後自東
都歸義,俱造城下,為陳利害。朝廷又賜金券,待以不死。君素卒無降心。其妻
又至城下,謂曰:“隋室已亡,何苦取禍?”君素曰:“天下事非婦人所知。”
引弓射之,應弦而倒。君素亦知事必不濟,每言及隋國,未嘗不歔欷。常謂將士
曰:“吾是藩邸舊臣,至於大義,不得不死。今谷支數年,食盡,足知天下之事。
必隋室傾敗,天命有歸,吾當斷頭以付諸君。”後頗得江都傾覆訊息,又糧盡,
男女相食,眾心離駭。白虹降於府門,兵器之端,夜皆光見。月余,君素為左右
所害。
陳孝意、張季珣、杜松贇,並以誠節顯。
孝意,河東人。大業初,為魯郡司法書佐,郡內號為廉平。太守蘇威嘗欲殺
一囚,孝意固諫,不許。孝意因解衣先受死。良久,威意乃解,謝而遣之,漸加
禮敬。及威為納言,奏孝意為侍御史。後以父憂去職,居喪過禮,有白鹿馴擾其
廬,時人以為孝感。尋起授雁門郡丞。在郡菜食齋居,朝夕哀臨,每一發聲,未
嘗不絕倒。柴毀骨立,見者哀之。時長吏多贓污,孝意清節彌厲。發奸摘伏,動
若有神,吏人稱之。
煬帝幸江都,馬邑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恭作亂,前郡丞楊長仁、雁門令王確
等謀應賊。孝意知之,族滅其家,郡中戰慄。俄而武周來攻,孝意拒之,每致克
捷。但孤城無援,而孝意誓以必死。亦知帝必不反,每旦夕向詔敕庫俯伏涕流,
悲動左右。糧盡,為校尉張世倫所殺,以城歸武周。
張季珣,京兆人。父祥,少為隋文帝所知,引為丞相參軍,累遷并州司馬。
及漢王諒反,遣其將劉建攻之,縱火燒其郭下。祥見百姓驚駭,其城西有王母廟,
登城望之,再拜號泣曰:“百姓何罪,致此焚燒?神其有靈,可降雨相救。”言
訖,廟上雲起,雨降而火遂滅。士卒感其至誠,莫不用命。援軍至,賊退。以功
授開府。後卒於都水監。
季珣少慷慨,有志節。大業末,為鷹揚郎將。所居據箕山為固,與洛口接。
及李密陷倉城,遣兵呼之。季珣大罵。密怒,攻之,連年不能克。經三年,資用
盡,無薪,徹屋而爨,人皆穴處。季珣撫之,一無離叛。後士卒飢羸,為密所陷。
季珣坐廳事,顏色自若,密遣兵禽送之。群賊曳令拜密。季珣曰:“吾雖敗軍將,
猶是天子爪牙臣,何容拜賊!”密壯而釋之。翟讓從求金不得,殺之。
其弟仲琰,為上洛令。及義兵起,城守,部下殺之以歸義。
仲琰弟幼琮,為千牛左右。宇文化及亂,遇害。季珣世忠烈,兄弟俱死國難,
論者賢之。
杜松贇,北海人也。性剛烈,重名義。為石門府隊正。大業末,楊厚來攻北
海縣,松贇覘賊被執。使謂城中,雲“郡兵已破,宜早歸降”,松贇偽許之。既
至城下,大呼曰:“我邂逅被執,非力屈也。官軍大來,賊旦暮禽翦。”賊以刀
築其口,引之去。松贇罵厚曰:“老賊何敢辱賢良!”言未卒,賊斷其腰。城中
望之,莫不流涕扼腕,銳氣益倍,北海卒完。優贈朝請大夫、本郡通守。
郭世俊,字弘乂,太原文水人也。家門雍睦,七世同居,犬豕同乳,鳥鵲同
巢,時人以為義感之應。州縣上其事,隋文帝遣平昌公宇文幹詣其家勞問。尚書
侍御史柳彧巡省河北,表其門閭。漢王諒為并州總管,聞而嘉嘆,賜其兄弟二十
餘人衣各一襲。
郎方貴,淮南人也。少有志尚,與從父弟雙貴同居。隋開皇中,方貴常於淮
水津所寄渡,舟人怒之,撾方貴臂折。至家,雙貴問知之,恚恨,遂向津,毆殺
船人。津者執送之。縣以方貴為首,當死,雙貴從坐,當流。兄弟爭為首坐,縣
司不能斷,送詣州。兄弟各引死,州不能定。二人爭欲赴水死。州以狀聞。上聞,
異之,特原其罪,表其門閭,賜物百段。後為州主簿。
論曰:於什門等或臨危不撓,視死如歸;或赴險如夷,唯義有所在。其大則
光國隆家,其小則損己利物。故其盛烈所著,與河海而爭流;峻節所標,共竹柏
而俱茂。並蹈履之所致,身沒名立,豈徒然也!
卷八十五  列傳第七十三_北史原文_國學 史部0

猜你喜歡

卷八十五  列傳第七十三_北史原文_國學 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