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談話錄-譯後記(9)
古典詩和浪漫詩的概念現已傳遍全世界,引起許多爭執和分歧.這個概念起源於席勒和我兩人.我主張詩應採取從客觀世界出發的原則,認為只有這種創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卻用完全主觀的方法去寫作,認為只有他那種創作方法才是正確的.為了針對我來為他自己辯護,席勒寫了一篇論文,題為《論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他想向我證明:我違反了自己的意志,實在是浪漫的,說我的《伊菲姬尼亞》由於情感占優勢,並不是古典的或符合古代精神的,如某些人所相信的那樣.史雷格爾弟兄抓住這個看法把它加以發揮,因此它就在世界傳遍了,目前人人都在談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這是五十年前沒有人想得到的區別.(耶拿派浪漫派文藝理論家和文學史家史雷格爾弟兄先把這個區別在德國傳開來,後傳到英.法.北歐和俄國.拿這種標籤來標誌文藝時代和流派,遂成為一時風氣.)
這段引文主要只提出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一個基本分別,即前者從客觀世界出發,後者從主觀世界出發,席勒把前者稱為素樸的,後者稱為感傷的.在這段引文之前,歌德還指出古典主義著重鮮明的輪廓,而浪漫主義則不免曖昧模糊.在一八二九年四月二日的談話里,歌德又指出一些分別:
......我把'古典的,叫做'健康的,,把'浪漫的,叫做'病態的,.這樣看,《尼伯龍根之歌》就和荷馬史詩一樣是古典的,因為這兩部詩都是健康的.有生命力的.最近一些作品之所以是浪漫的,並不是因為新,而是因為病態.軟弱;古代作品之所以是古典的,也並不是因為古老,而是因為強壯.新鮮.愉快.健康.如果我們按照這些品質來區分古典的和浪漫的,就會知所適從了.
這裡所說的健康的和病態的,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積極的和消極的的分別,這種分別在任何文藝流派中都是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歌德在這裡專就實質來談古典和浪漫的分別,指出這與時代的古今無關.
如論時代古今,西方文藝流派的演變確實是從古典主義轉到浪漫主義,又轉到現實主義.在歌德時代,現實主義這個名稱才初露頭角.實際上,歌德所推尊的從客觀現實出發的古典主義就是現實主義.歸根到底,文藝上基本區分只有從客觀現實出發和從作者主觀內心生活出發這兩種.歌德認為這種區分與時代無關,這是不正確的.文藝只能反映一定時代的社會生活.浪漫運動在西方是資產階級在上升時期強烈要求個性自由.以自我為中心馳騁熱情幻想的產物,它有鮮明的時代性和階級性.歌德把自己擺在古典主義一邊;席勒則說他不是古典的而是浪漫的,這個論斷是正確的.例如他反對文藝從主觀世界出發,而他的一些主要作品,從《葛茲》.《威廉.麥斯特》到《浮士德》,差不多全是利用書中人物來寫精神方面的自傳,所以基本上還是從主觀世界出發的.再如他反對病態的和軟弱的而推尊健康的和有生命力的,這是考慮到文藝的教育作用,在認識上他是正確的;可是在實踐上並沒有做到,他的《少年維特》就是軟弱.感傷和病態的典型代表.在當時詩人中,歌德特別讚賞拜倫,可以說是同病相憐.西方資產階級在上升時期就已開始暴露弱點和病態.在多數詩人心中悲觀失望很突出,頹廢主義已在萌芽.浪漫主義在德國初出現,很快就轉變為消極的.病態的.耶拿派詩人和理論家便是明證.我們還應記起頹廢派祖師爺霍夫曼就是歌德的同時人.上文已提到的史雷格爾還公開宣揚滑稽玩世,把一切看成兒戲.歌德對這種消極的浪漫主義是深惡痛嫉的,所以他提出健康的.從客觀世界出發的古典藝術作為一種補偏救弊的方劑.用心是可嘉的,儘管他自己沒有完全做到.文藝必須從客觀世界出發,也必須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情感,這就是現實主義(歌德所說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應該結合起來.歌德在《浮士德》第二部讓浮士德(代表浪漫主義)和海倫後(代表古典主義)結了婚,就暗示著這種結合.
0
猜你喜歡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舊唐書》 ○李渤 張仲方 裴潾(張皋附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宋史》 ◎忠義八 ○高永年 鞠嗣卷一百十四 子部二十四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藝術類存目 △《山水松石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西遊記》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卷三十六 志第十二
《明史》 ◎歷六 大統曆法三下(推步卷四百四十八 列傳二百三十五
《清史稿》 ○丁日昌 卞寶第 塗宗瀛卷一百十三
《蘇軾集》 ◎內制批答七十六首 【賜正米開朗琪羅傳-上編-戰鬥-03-絕望
《米開朗琪羅傳》 對卷三十三 張員外義撫螟蛉子 包龍圖智賺契約文
《初刻拍案驚奇》 詩曰:得失枯榮總在天,機關用盡也浮士德(下)-第二部-第四幕-高山僵直
《浮士德》 峭卷八十二上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上
《後漢書》 仲尼稱《易》有君子之道四焉,曰“卷一百一十五 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史記》 朝鮮王滿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時卷五十七 志第四十七
《新唐書》 ◎藝文一 自《六經》焚於秦卷三十九(唐書) 明宗紀五
《舊五代史》 天成三年春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卷三 下略
《黃石公三略》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則據天下之安;能除天下父與子(下)-21
《父與子》 阿卷五十七 志第十
《宋史》 ◎天文十 ○流隕一卷九十二 樂古今
《朱子語類》 問:"古尺何所考?"曰:"羊頭山黍今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
《南史》 ○王曇首(子僧綽 孫儉 曾孫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金史》 ◎章宗三 三年春正月己亥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