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談話錄-04(6)
我問,這種毀壞個別有才能的作家的企圖怎么能有利於一般文學呢?
歌德說,我所指出的那些極端情況和贅疣會逐漸消失掉,最後卻有一個很大的優點保存下來,那就是,在獲得較自由的形式之外,還會獲得比從前豐富多彩的內容,人們不會再把這廣闊世界中任何題材以及多方面的生活看作不能入詩而加以排斥.我把目前這個文學時代比作一場發高燒的病症,本身雖不好,不值得希求,但它會導致增進健康的好結果.目前構成詩作全部內容的那些瘋癲材料,到將來只會作為一種便於利用的因素而納入內容里.還不僅此,目前暫時拋開的真正純潔高尚的東西,到將來還會被觀眾更熱烈地追求.(這番話表明了歌德對當時西方那種文化革命的態度,也顯出他的思想中的辯證因素.)
我插嘴說,我覺得很奇怪,就連您所喜愛的法國詩人梅里美在他的《弦琴集》(梅里美的詩集《弦琴集》又名《伊利里詩歌選集》,出版於一八二七年,作者偽稱這是一個叫伊.瑪格拉諾維奇的人所蒐集的伊利里民歌.伊利里在巴爾幹半島,靠近南斯拉夫.歌德在下文中所說的客觀態度,指不流露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里也用了令人恐怖的題材,走上超浪漫主義的道路.
歌德回答說,梅里美處理這類題材的方式卻和他的同輩詩人所用的完全不同.你提到的那些詩里固然用了不少可怕的題材,例如墳場.深夜裡的巷道.鬼魂和吸血鬼之類,不過這類可怕的題材並不觸及詩人的內心生活,他無寧是用一種遠距離的客觀立場和諷刺態度來處理它們的.他是以藝術家的身份進行工作的.他覺得偶爾試一試這種玩藝兒也很有趣.我已說過,他完全拋開了私人的內心生活,甚至也拋開了法國人的身份,使人們在初讀《弦琴集》時竟以為那些詩歌真是伊利里地方的民歌.他不費大力,故弄玄虛,就獲得了成功.
歌德接著說,梅里美確實是個人物!一般說來,對題材作客觀處理,需要比人們所想像到的更大的魄力和才能.拜倫就是一個例子.他儘管個性很強,有時卻有把自己完全拋開的魄力;例如在他的一些劇本里,特別是在《瑪利諾.法列羅》(《瑪利諾.法列羅》一劇寫十四世紀威尼斯行政長官陰謀推翻憲法,失敗後被判處死刑的故事.)里.人們讀這部劇本,毫不覺得它是拜倫甚至是一個英國人寫的,仿佛置身於威尼斯和情節發生的時代.劇中人物完全按照各自的性格和所處情境,說出自己的話,絲毫不流露詩人的主觀思想情感.作詩的正確方法本來就應該如此,但是這番話對於做得太過分的法國青年浪漫派作家們卻不適用.我所讀到的他們的作品,無論是詩.小說,還是戲劇,都帶著作者個人的色彩,使我忘記不了作者是巴黎人,是法國人.就連在處理外國題材時,他們還是使讀者感到自己置身於巴黎和法國,完全困在目前局面下的一切願望.希求.衝突和醞釀里.
我試探地問了一句:貝朗瑞(參看一八二七年一月四日和二十九日以及同年五月四日關於貝朗瑞的多次談話.)是不是也只表達出偉大的法國首都的局面和他自己的內心生活?
歌德回答說,在這方面貝朗瑞也是個人物,他的描繪和他的內心生活都是有價值的.在他身上可以看出一個重要性格的內容意蘊.他是一個資稟頂好的人,堅定地依靠自己,全靠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和自己總是諧和的.他從來不問'什麼才合時宜?什麼才產生效果?怎樣才會討人喜歡?別人在乾什麼?,之類問題,然後相機行事.他總是按照本性獨行其是,不操心去揣摩民眾期待什麼,或這派那派期待什麼.在某些危機時期,他固然也傾聽人民的心情.願望和需要,不過這樣做只是堅定了他依靠自己的信心,因為他的內心活動和人民的內心活動總是一致的.他從來不說違心的話.
0
猜你喜歡
卷二 梁惠王下
《孟子》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復活(下)-第三部-23
《復活》 &卷二百七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新唐書》 ◎宦者上 唐制:內侍省官有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
《陳書》 ◎沈眾 袁泌 劉仲威 陸山第三十四回 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
《水滸傳》 詩曰: 妙藥難醫冤業病,橫安娜_卡列寧娜(上)-第4部-05
《安娜·卡列尼娜》 在卷九十一
《蘇軾集》 ◎祭文四十一首 【祭歐陽文卷二十七 本紀第二十七
《元史》 ◎英宗一 英宗睿聖文孝皇帝卷一百九十四 表三十四
《清史稿》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 (表略泰鴻第十 卷中
《鶡冠子》泰一者,執大同之制,調泰鴻之氣,正神明之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
《西遊記》 話說唐三藏固住元陽,出離了煙花苦卷十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
《史記》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竇太沉船-第46章
《沉船》 哈九懷 匡機
《楚辭》 極運兮不中,來將屈兮困窮?卷六十六 列傳第五十四
《魏書》 ◎李崇 崔亮 李崇,字繼卷一百三十一 志第八十四
《宋史》 ◎樂六 光宗受禪,崇上壽皇卷七十三 易九
《朱子語類》 ◎困 "困卦難理會,不可曉。易中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陳書》 ◎沈君理 王瑒 陸繕卷八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金史》 ◎紇石烈良弼 完顏守道(本名習說唐後傳-第18回-大王莊薛仁貴落魄-憐勇士柳金花贈衣
《說唐全傳》 詩曰:&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