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第三十一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欲論吾國之士,與之治國,敢問何如取之邪?”孔
子對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不亦鮮
乎!”哀公曰:“然則夫章甫、絇屨、紳帶而搢笏者,此賢乎?”孔子對曰:
“不必然。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於食葷;斬衰、菅屨、杖而啜
粥者,志不在於酒肉。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
者,雖有,不亦鮮乎!”哀公曰:“善!”
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哀公曰:
“敢問何如斯可謂庸人矣?”孔子對曰:“所謂庸人者,口不能道善言,心不知
色色;不知選賢人善士托其身焉以為己憂,勤行不知所務,止立不知所定;日選
擇於物,不知所貴;從物如流,不知所歸;五鑿為正,心從而壞:如此,則可謂
庸人矣。”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士矣?”孔子對曰:“所謂士者,雖
不能盡道術,必有率也;雖不能遍美善,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多,務審其所知;
言不務多,務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故知既已知之矣,言既已謂之
矣,行既已由之矣,則若性命肌膚之不可易也。故富貴不足以益也,卑賤不足以
損也。如此,則可謂士矣。”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之君子矣?”孔子
對曰:“所謂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明通而辭不爭,
故猶然如將可及者,君子也。”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賢人矣?”孔子
對曰:“所謂賢人者,行中規繩而不傷於本,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富有天
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如此,則可謂賢人矣。”哀公曰:“善!敢問
何如斯可謂大聖矣?”孔子對曰:“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
乎萬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變化遂成萬物也;情性者,所以理然不取捨也。
是故其事大辨乎天地,明察乎日月,總要萬物於風雨,繆繆肫肫,其事不可循,
若天之嗣,其事不可識,百姓淺然不識其鄰。若此,則可謂大聖矣。”哀公曰:
“善!”
魯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不對。三問,不對。哀公曰:“寡人問舜冠於子,
何以不言也?”孔子對曰:“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其政好生而惡殺焉,
是以鳳在列樹,麟在郊野,烏鵲之巢可俯而窺也。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
也。”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
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問,
聖君之問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無所聞之也。”孔子曰:
“君入廟門而右,登自胙階,仰視榱棟,俯見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
哀,則哀將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櫛冠,平明而聽朝,一物不應,亂之端也,君
以此思憂,則憂將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聽朝,日昃而退,諸侯之子孫必有在君
之末庭者,君以思勞,則勞將焉而不至矣?君出魯之四門以望魯四郊,亡國之虛
則必有數蓋焉,君以此思懼,則懼將焉而不至矣?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紳、委、章甫,有益於仁乎?”孔子蹴然曰:“君號
然也!資衰、苴杖者不聽樂,非耳不能聞也,服使然也。黼衣、黻裳者不茹葷,
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且丘聞之:好肆不守折,長者不為市。竊其有益與其
無益,君其知之矣。”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請問取人?”孔子對曰:“無取健,無取詌,無取
口啍。健,貪也;詌,亂也;口啍,誕也。故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
求良焉,士信愨而後求知能焉。士不信愨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
爾也。語曰:‘桓公用其賊,文公用其盜。’故明主任計不信怒,暗主信怒不任
計。計勝怒則強,怒勝計則亡。”定公問於顏淵曰:“東野畢之善馭乎?”顏淵
對曰:“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失。”定公不悅,入謂左右曰:“君子固讒人
乎!”三日而校來謁,曰:“東野畢之馬失。兩驂列,兩服入廄。”定公越席而
起曰:“趨駕召顏淵!”顏淵至,定公曰:“前日寡人問吾子,吾子曰:‘東野
畢之馭,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失。’不識吾子何以知之?”顏淵對曰:“臣
以政知之。昔舜巧於使民而造父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舜無
失民,造父無失馬也。今東野畢之馭,上車執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
矣;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猶求馬不已,是以知之也。”定公曰:“善!可得
少進乎?”顏淵對曰:“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自古及今,
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
子對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不亦鮮
乎!”哀公曰:“然則夫章甫、絇屨、紳帶而搢笏者,此賢乎?”孔子對曰:
“不必然。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於食葷;斬衰、菅屨、杖而啜
粥者,志不在於酒肉。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
者,雖有,不亦鮮乎!”哀公曰:“善!”
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哀公曰:
“敢問何如斯可謂庸人矣?”孔子對曰:“所謂庸人者,口不能道善言,心不知
色色;不知選賢人善士托其身焉以為己憂,勤行不知所務,止立不知所定;日選
擇於物,不知所貴;從物如流,不知所歸;五鑿為正,心從而壞:如此,則可謂
庸人矣。”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士矣?”孔子對曰:“所謂士者,雖
不能盡道術,必有率也;雖不能遍美善,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多,務審其所知;
言不務多,務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故知既已知之矣,言既已謂之
矣,行既已由之矣,則若性命肌膚之不可易也。故富貴不足以益也,卑賤不足以
損也。如此,則可謂士矣。”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之君子矣?”孔子
對曰:“所謂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明通而辭不爭,
故猶然如將可及者,君子也。”哀公曰:“善!敢問何如斯可謂賢人矣?”孔子
對曰:“所謂賢人者,行中規繩而不傷於本,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富有天
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如此,則可謂賢人矣。”哀公曰:“善!敢問
何如斯可謂大聖矣?”孔子對曰:“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
乎萬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變化遂成萬物也;情性者,所以理然不取捨也。
是故其事大辨乎天地,明察乎日月,總要萬物於風雨,繆繆肫肫,其事不可循,
若天之嗣,其事不可識,百姓淺然不識其鄰。若此,則可謂大聖矣。”哀公曰:
“善!”
魯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不對。三問,不對。哀公曰:“寡人問舜冠於子,
何以不言也?”孔子對曰:“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其政好生而惡殺焉,
是以鳳在列樹,麟在郊野,烏鵲之巢可俯而窺也。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
也。”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
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問,
聖君之問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無所聞之也。”孔子曰:
“君入廟門而右,登自胙階,仰視榱棟,俯見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
哀,則哀將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櫛冠,平明而聽朝,一物不應,亂之端也,君
以此思憂,則憂將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聽朝,日昃而退,諸侯之子孫必有在君
之末庭者,君以思勞,則勞將焉而不至矣?君出魯之四門以望魯四郊,亡國之虛
則必有數蓋焉,君以此思懼,則懼將焉而不至矣?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紳、委、章甫,有益於仁乎?”孔子蹴然曰:“君號
然也!資衰、苴杖者不聽樂,非耳不能聞也,服使然也。黼衣、黻裳者不茹葷,
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且丘聞之:好肆不守折,長者不為市。竊其有益與其
無益,君其知之矣。”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請問取人?”孔子對曰:“無取健,無取詌,無取
口啍。健,貪也;詌,亂也;口啍,誕也。故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
求良焉,士信愨而後求知能焉。士不信愨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
爾也。語曰:‘桓公用其賊,文公用其盜。’故明主任計不信怒,暗主信怒不任
計。計勝怒則強,怒勝計則亡。”定公問於顏淵曰:“東野畢之善馭乎?”顏淵
對曰:“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失。”定公不悅,入謂左右曰:“君子固讒人
乎!”三日而校來謁,曰:“東野畢之馬失。兩驂列,兩服入廄。”定公越席而
起曰:“趨駕召顏淵!”顏淵至,定公曰:“前日寡人問吾子,吾子曰:‘東野
畢之馭,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失。’不識吾子何以知之?”顏淵對曰:“臣
以政知之。昔舜巧於使民而造父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舜無
失民,造父無失馬也。今東野畢之馭,上車執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
矣;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猶求馬不已,是以知之也。”定公曰:“善!可得
少進乎?”顏淵對曰:“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自古及今,
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
0
猜你喜歡
白痴(三)-第三部-06
《白痴》 &卷七十四 史部三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地理類存目三 △《吳興掌外篇 忤時第十三
《史通》 孝和皇帝時,韋、武弄權,母媼預政卷三十四 書
《柳宗元集》 ○與太學諸生喜詣闕留陽城司業書(卷一百八十六 表二十六
《清史稿》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 (表略卷十 本紀第十
《元史》 ◎世祖七 十五年春正月辛卯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西遊記》 卻說那國王倚著龍床,淚如泉湧,只附錄
《柳宗元集》 ○舊唐書本傳(劉昫) 柳宗問神卷第五
《揚子法言》 或問“神”。曰:“心。”“請問之卷二十 越語上
《國語》 越王句踐棲於會稽之上,乃號令於三59章 進戰
《百戰奇略》【解析】本篇以《進戰》為題,旨在闡述在何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三國演義》 卻說曹操大破呂布於定陶,布乃收集卷一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七
《新唐書》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周二裴劉趙王第十九卷 崔衙內白鷂招妖(古本作《定山之怪》,又雲《新羅白鷂》)
《警世通言》 早退春朝寵貴妃,諫章爭敢傍丹墀。卷十二 志第二
《新唐書》 ◎禮樂二 六曰進熟。皇帝既卷四 議辯
《柳宗元集》 ○晉文公問守原議(唐自德宗懲艾懲卷二十四 序
《柳宗元集》 ○送從兄偁罷選歸江淮詩序(史傳《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與舊刻《王公子奮志記》不同)
《警世通言》 公子初年柳陌游,玉堂一見便綢繆;卷三百二十二 列傳第二百十
《明史》 ◎外國三 ○日本 日白痴(三)-第三部-09
《白痴》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