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慶壽冊寶
壽皇聖孝,冠絕古今,承顏兩宮,以天下養,一時盛事,莫大於慶壽之典,
今摭錄大略於此。淳熙三年,光堯聖壽七十,預於舊歲冬至加上兩宮尊號,立春
日行慶壽禮。至十三年,太上八十,正月元日再舉慶典,其日文武百僚,集大慶
殿,各服朝服,用法駕五百三十四人,大樂四十八人,(宋廷佐刻本云:“大樂
四十八架正樂一百八十八人。”)架樂正樂工一百八十八人,及列儀仗鼓吹於殿
門外。上服通天冠,絳紗袍,執大圭,恭行冊寶之禮。鼓吹振作,禮儀使已下,
皆導從,上乘輦從至德壽宮,俟太上升御座,宮駕樂作,皇帝北向再拜,奏起居,
致詞曰:“臣某稽首言,伏惟(聖號)太上皇帝陛下,壽同天永,德與日新。典
冊楊徽,華夷賴慶。”左相宣答曰:“(聖號)太上皇帝聖旨,皇帝迎陽展采,
鏤牒榮親,何幸吾身屢觀盛事。”次皇太子以下稱賀致詞,宣答訖,並再拜舞蹈,
禮畢,次詣太上皇后殿,行禮如前。候解嚴訖,皇帝入宮,進奉禮物,行家人禮,
御宴極歡。自皇帝以至群臣禁衛吏卒,往來皆簪花。後三日,百官拜表稱賀於文
德殿,四方萬姓,不遠千里,快睹盛事。都民垂白之老,喜極有至泣下者。楊誠
齋詩云:“長樂宮前望翠華,玉皇來賀太皇家。**仍飛雪,錯認東風轉柳
花。”“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任斯庵詩云:“金爵觚稜曉日開,三朝喜氣一時回。聖人先御紅鸞扇,天子龍輿
萬騎來。”“霜曉君王出問安,寶香隨輦護朝寒。五雲深處三宮宴,九奏聲中二
聖歡。”
○四孟駕出
先期禁衛所閣門牒臨安府約束居民,不許登高及衩袒觀看。男子並令衫帶,
婦人裙背。仍先一日封閉樓門(大禮則倍此數),取責知委,不許容著來歷不明
之人。殿步三司,分撥統制將官軍兵六千二百人擺齪諸巷。至日五鼓,地分頭項
沿門驅逐雜人外,儀衛節次如後:
地分約攔
諸廂約欄
緝捕使臣
都轄官約攔
軍器庫從物
內藏庫從物
御酒庫從物
御廚從物
祗候庫從物
騏驥院御馬(兩行)
御藥院藥架
引從舍人(兩行)
諸司庫務官(兩行)
搜視行宮司
行宮殿門
控攏親從(二百十五人)
前驅親從(兩行各二十一人)
贊喝舍人(兩行各八人)
天武(兩行各八人居內)
都下親從(兩行各八人居內)
駕頭(閣門祗候乘騎棒駕)
引駕主首(兩行各五人○宋刻“引駕主首”作“引主駕首”)
閣門提點(兩行)
御史台知班(兩行)
尚書省錄事
密院副承旨
珠子御座
御馬院馬(喝咎座御○宋刻“院馬御馬,喝御座。”○“咎”字似誤)
閣門簿書(兩行)
宣贊舍人(兩行)
茶酒班
環衛官
帶御器械
攔前等
輦官人員
逍遙輦(輦官十六人)
御輦院官
閣門承受(兩行)
御燎子頭籠
翰林司官
御絲鞋所
御服所
御座馬(兩行十匹)
馬院總管
御軍器庫
睿思殿庫
閣門庫(宋刻“閣子庫”)
閣門覺察官(兩行)
長入祗候(兩行各二十六人)
茶酒班殿侍(各二十一人)
茶酒班殿侍(各二十人○宋刻“三十一人”)
快行親從(各三十二人)
擊鞭(兩行各七人○宋刻“擊鞭”作“系鞭”)
殿前指揮使(兩行各二十一人居外○宋刻“三十一人”)
茶酒班殿侍(兩行各六人執從物居內)
編排禁衛行子(三十人於內往來編排○宋刻“三十一人”)
等子人員十將(兩行各四人居外)
御龍直(共八十二人執從物居內)
知閣門事(乘馬行圍子內)
步帥(乘馬行圍子內)
親從方圍子(兩行各一百四十人)
圍子兩邊各四重
第一重(內殿直已下兩邊各一百人)
第二重(崇政殿圍子兩邊各一百人)
第三重(御龍直兩邊各一百人)
第四重(崇政殿圍子兩邊各一百人)
水手並覷捕等子(兩邊各五人○宋刻“覷”誤“戲”)
攔前崇政殿親從(十七人)
殿帥(乘騎行圍內中道)
主管禁軍所內官等子(內官 兩邊各二十五人居外○宋刻“禁軍”作“禁衛”)
中道(第二日並恭謝。教坊樂人迎駕,念致語口號等,並教坊樂部於此排立)
快行親從(兩行各三十人○宋刻“行”作“邊”)
麈斧拂子
水晶骨朵
香球(二人○宋刻作“香球二”,連文大字,無“人”字)
打燭快行(兩行駕回不用)
編排官(二人)
執燭籠親從(兩行各七十四人到眾安橋去燭駕回先行○宋刻“燭籠”作“燈
籠”)
行門(兩行各十二人)
當食官
聽宣官
輦官人員
平輦(輦官十六人)
黃羅御傘(二)
黃羅御扇(二)
挾輦御藥
帶插外御帶
帶插閣下官
閣門覺察舍人
攔後圍子
挾輦指揮使(各二十一人)
輦後樂(東西兩邊共三十六人第一日不作○宋刻云:“東西兩班各三十六人”)
天武(兩行各八人居外)
都下親從(兩行各八人)
扇稂
挾輦內殿直(各二十二人)
宰臣
使相
執政
宰執後約攔親從(二十二人○宋刻“二十二人”上有“各”字)
從駕臣僚分東西兩班(東班系尚書侍郎兩制等官,西班系正位宗室遙郡○宋
刻“位”作“任”)
閣門覺察宣贊舍人
侍從後約攔親從(各二十二人)
車駕所經,諸司百官(宋刻雲“諸百官司”)皆結彩門迎駕起居。俟駕頭將
至,知班行門喝:“班到排立”;次喝:“躬身拜,再拜;”(駕回不拜值雨免
拜)班首奏聖躬萬福,喝唱(宋刻“唱喏”)直身立。(齪巷軍兵則呼萬歲)
○大禮(南郊、明堂)
三歲一郊,預於元日降詔,以冬至有事於南郊,或用次年元日行事。(明堂
止於半年前降詔,用是歲季秋上辛日)先於五六月內擇日命司漕(宋刻“司”作
“帥”)及修內司修飾郊壇,及絞縛青城齋殿等屋,凡數百間,悉覆以葦席,護
以青布,並差官兵修築泥路,自太廟至泰禋門,又自嘉會門至麗正門,計九里三
百二十步,(明堂止自太廟至麗正門)皆以潮沙填築,其平如席,以便五輅之往
來。每隊各有歌頭,以彩旗為號,唱和杵歌等曲,以相兩街,居民各以彩段錢酒
為犒。又命象院教象前導朱旗,以二金三鼓為節,各有袱頭紫衣蠻奴乘之,手執
短,旋轉跪起,悉如人意。市井因競市繪塑小象,以饋遺四方。又以車五乘,
壓之以鐵,多至萬斤,與輅輕重適等,以觀疾徐傾側之勢。至前一月進呈,謂之
“閃試”。及駕出前一日,縛大彩屋於太廟前,置輅其中,許都人觀瞻。先自前
一月以來,次第按試習儀,殆無虛日。郊前十日,執事陪祀等官,並受誓戒於尚
書省。(宗室赴太廟受誓戒)前三日,百官奏請皇帝致齋於大慶殿。是日上服通
天冠,絳紗袍,綪結佩,升高座,侍中奏請降座,就齋室。次日,車駕詣景靈
宮,服袞冕行禮。(儀從並同四孟)禮畢駕回,就赴太廟齋殿宿齋。是夕四鼓,
上服袞冕,詣祖宗諸室行朝饗之禮。是夜,鹵簿儀仗軍兵於御路兩旁分列,間以
糝盆賁燭,自太廟直至郊壇泰禋門,輝映如晝。宰執親王,貴家巨室,列幕櫛比,
皆不遠千里,不憚重費,預定於數月之前,而至期猶有為有力所奪者。珠翠錦繡,
絢爛於二十裡間,雖寸地不容閒也。歌舞游遨,工藝百物,輻輳爭售,通宵駢闐,
至五鼓則槊先驅,所至皆滅燈火,蓋請道祓除之義。黎明,上御玉輅,從以四
輅,(金、象、革、木)導以馴象,千官百司,法駕儀仗,錦繡雜遝,蓋十倍孟
饗之數,聲容文物,不可遲述。次第出嘉會門至青城宿齋。(明堂則逕入麗正門
齋殿齋宿)四壁皆三衙諸軍,周廬坐甲,軍幕旌旗,布列前後,傳呼唱號,列燭
互巡,往來如織。行宮至暮則嚴更警場,(太廟齋宿亦然○宋刻誤“警惕”)鼓
角轟振。又有衛士十餘隊,每隊十餘人,互喝雲“是與不是?”眾應曰:“是。”
又喝云:“是甚人?”眾應曰:“殿前都指揮使某人。”謂之“喝攔”。(宋刻
作“探”)至三鼓,執事陪祀官併入,就黃壇排立,萬燈輝耀,燦若列星。凡齪
燈皆自為志號,謂如捧俎官(宋刻無“謂”字)則畫一人為捧俎之狀等類。蓋燈
多,不容不以此辨認,亦有好奇可笑者。用丑時一刻行事,至期,上服通天冠,
絳紗袍,乘輦至大次,禮部侍郎奉中嚴外辨,禮儀使奏請皇帝行事。上服袞冕,
步至小次,升自午階。天步所臨,皆藉以黃羅,謂之“黃道”。中貴一人,以大
金合貯片腦迎前撒之。禮儀使前導,殿中監進大圭。至版位,禮直官奏:“有司
謹具,請行事”。(宮架樂作。自此上進止皆樂作)時坰壇內外,凡數萬眾,皆
肅然無嘩。天風時送珮環韶濩之音,真如九天吹下也。太社令升煙燔牲旨首。
(宋刻無“旨”字)上先詣昊天位,次皇地祇,次祖宗位,奠玉,祭酒,讀冊,
文武二舞,次亞終獻,禮畢。(宋刻禮畢上有“行”字)上詣飲福位,受爵,飲
福酒。(登歌樂作)禮直官喝“賜胙”,次“送神”,次“望燎”訖,禮儀使奏
禮畢。上還大次,更衣,乘輦還齋官,百僚追班,賀禮成於端誠殿。黎明,上乘
大安輦,從以五輅進發。教坊排立,奏念致語口號訖,樂作,諸軍隊伍,亦次第
鼓吹振作,千乘萬騎,如雲奔潮湧,四方萬姓,如鱗次蟻聚,迤邐入麗正門。教
坊排立,再奏致語口號,舞畢,降輦小憩,以俟辨嚴,登門肆赦,弁陽老人有詩
云:“黃道宮羅瑞腦香,袞龍升降佩鏘鏘。大安輦奏乾安曲,萬點明星簇紫皇。”
又曰:“萬騎雲從簇錦圍,內官排辦馬如飛。(宋刻“辦”作“立”)九重閶闔
開清曉,太母登樓望駕歸。”李鶴田詩云:“嚴更頻報夜何其,萬甲聲傳遠近隨。
梔子燈前紅炯炯,大安輦上赴壇時。”
郊壇,天盤至地高三丈二尺四寸,通七十二級,分四成,上廣七丈,共十二
階,分三十六龕,舞階闊一丈,主上升降由此階,其餘各闊五尺。
圓壇之上,止設昊天上帝,皇地祇二神位,及太祖、太宗配。三十六龕共祀
五帝、太乙、感生、北極、北斗,及分祀眾星三百六十位。
儀仗用六千八百八十九人,自太廟排列至青城。
玉輅下祗應人共三百二十一人。
呵喝人員二人。
教馬官二人。
挾捧輪將軍四人。
推輪車子官健八人。
駕士班直二百三十二人。
千牛衛將軍二員。
抱太常龍旗官六員。
職掌五人。
專知官一名。
手分一名。
庫子八人。
裝掛匠二人。
諸作工匠十五人。
蓋覆儀鸞司十一人。
監官三員。
金、象、革、木輅,每輅下一百五十六人。
玉輅青飾。
金輅黃飾。
象輅紅飾。
革輅淺色飾。
木輅黑飾。(輅下人冠服並不依輅色)
玉輅前儀仗騎導:
騎導官 左壁文臣 右壁武臣
六軍儀仗官兵二千二百三十二人。
左右諸衛將軍(宋刻無“衛”字。)十三員(中道五員左右八員)
金吾街仗司:
執槊八十人。
攝將軍人員。
仗下監門二十六員。
鼓吹五百八十三人。
異駕樂人三百三十人。
○登門肆赦
其日,駕自文德殿,詣麗正門御樓,教坊作樂迎導,參軍色念致語,雜劇色
念口號。至御幄降輦,門下閣門進“中嚴外辨”牌訖,御藥喝唱“捲簾”,(宋
刻無“唱”字)上出幄,臨軒門下。鳴鞭,宮架奏曲,簾卷扇開,樂止,撞右五
鍾。黃傘才出,門下宰臣以下兩拜,分班立。門上中書令稱:“有敕,立金雞門
下。”侍郎應喏,宣奉敕立金雞。雞竿一起,門上仙鶴童子捧赦書降下,閣按置
案上,太常寺擊鼓,鼓止,捧案至樓前中心。知,閣稱:“宣付三省”,參政跪
受,捧制書中出班跪奏,請付外施行。門上中書令承旨宣曰:“制可。”門下參
政稱:“宣付三省。”遂以制書授宰臣跪受訖,閣門提點開拆,授宣赦。舍人捧
詣宣制位,起居舍人一員摘句讀。舍人稱:“有制”。宰臣以下再拜。俟讀至
“鹹赦除之”,獄級奏脫枷訖,罪囚應喏,三呼萬歲,歌呼而出。候宣赦訖,門
上舍人贊,樞密及中書令曲賀兩拜,門下宣制舍人捧赦制書授宰臣,(宋刻無
“赦”字)宰臣授刑部尚書,尚書授刑房錄事訖,歸班兩拜,致詞,三舞蹈,三
叩頭。知閣稱:“有制。”宰臣已下再拜。知閣宣答云:“若時大慶,與卿等同
之。”又拜舞如前。門上中書令奏禮畢,扇合,宮架樂作,簾降,樂止,撞左五
鍾。門下禮部郎中奏解嚴,上還幄次,門下鳴鞭,舍人喝:“奉敕放仗。”宰臣
已下再拜退。次宣勞將士訖,乘輦歸內,至南宮門教坊迎架,念致語口號如前。
至文德殿降輦,舞畢退。弁陽翁詩云:“換輦登門卷御簾,侍中承制舍人宣。風
書乍脫金雞口,一派歡聲下九天。”
金雞竿,長五丈五尺,四面各百戲,一人緣索而上,謂之“搶金雞”。先到
者得利物,呼萬歲。(纈羅襖子一領,絹匹,銀碗一隻重三兩)
諸州進奏院各有遞鋪腰鈴黃旗者數人,俟宣赦訖,即先發太平州、萬州、壽
春府,取“太平萬壽”之語。以次俱發鈴聲,滿道都人競觀。
樓下排立次第:
青龍bai6*虎旗各一
信旗二
方扇二
方圓板版二
扮四
劍二
將軍二
僧眾(居左)
道眾(居右)
玉輅(居中)
太常宮架樂
宣赦台
招拜紅旗
擊鼓(宋刻系鼓)
三院罪囚獄級(居左)
御馬六匹(居右)
宣制位(居中)
橫門
快行
承旨
三省官已下
○恭謝
太禮後,擇日禮恭謝禮。第一日駕出,如四孟儀,詣景靈宮天興殿聖祖前行
恭謝禮,次詣中殿祖宗神御前行禮,還齋殿進膳訖,引宰臣以下賜茶,茶畢奏事
訖還內。第二日上乘輦,自後殿門出,教坊都管已下於祥曦殿南迎駕起居,參軍
色念致語,雜劇色念口號,樂作,駕後樂東西班則於和寧門外排立後從作樂。將
至太已宮,道士率眾執威儀於萬壽觀前,入圍子內迎駕起居作法事,前導入太乙
宮門降輦,候班齊,詣靈休殿參神,次詣五福、十神太乙,次詣申佑殿(本命)
北辰殿、通真殿(佑聖)、順福殿(太后本命)、延壽殿(南極)、火壽殿,禮
畢,宣宰臣以下合赴坐宮並簪花,對御賜宴。上服袱頭,紅上蓋,玉束帶,不簪
花。教坊樂作,前三盞用盤盞,後二盞屈卮。御筵畢,百官侍衛吏卒等並賜簪花
從駕,縷翠滴金,各競華麗,望之如錦繡。衙前樂都管已下三百人,自新椿橋西
中道排立迎架,念致語、口號如前。樂動《滿路花》,至殿門起《壽同天》曲破,
舞畢退。姜白石有詩云:“六軍文武浩如雲,花簇頭冠樣樣新,惟有至尊渾不戴,
盡將春色賜群臣。”“萬數簪花滿御街,聖人先自景靈回。不知後面花多少,但
見紅雲冉冉來。”(是日皇后及內中車馬先還。宮中呼後為“聖人”)
○聖節
其日候宰執奏事訖,追班,上坐垂拱殿,先引樞密院並管軍官上壽,(東京
分為二日今只並為一日)禮畢,再坐紫宸殿,上公已下分立,候奏班齊,上公詣
御茶床前,躬進御酒,跪致詞云:“文武百僚臣(某)等稽首言:天基令節,
(聖節名逐朝換)臣等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下殿再拜。樞密宣答云:
“得公等壽酒,與公等內外同慶。”又再拜,教坊樂作,接盞訖,跪起舞蹈如儀。
閣門官喝:“不該赴坐官先退。”樞密喝群臣升殿,閣門分引上公已下合赴坐官
升殿。第一盞宣視盞,送御酒,歌板色,唱《祝堯齡》,賜百官酒,觱篥起,舞
三台,(後並準此)供進內鹹豉。第二盞賜御酒,歌板起中腔,供進雜爆。第三
盞歌板唱踏歌,供進肉鮮,候內官起茶床,樞密跪奏禮畢,群臣降階,舞蹈拜退。
此上壽儀大略也。若錫宴節次,大率如《夢華》所載,茲不贅書。今偶得理宗朝
禁中壽筵樂次,因列於此,庶可想見承平之盛觀也。
天聖基節排當樂次(正月五日)
樂奏夾鍾宮,觱篥起《萬壽永無疆》引子,王恩。
上壽第一盞,觱篥起《聖壽齊天樂慢》,周潤。
第二盞,笛起《帝壽昌慢》,潘俊。
第三盞,笙起《昇平樂慢》,侯璋。
第四盞,方響起《萬方寧慢》,余勝。
第五盞,觱篥起《永遇樂慢》,楊茂。
第六盞,笛起《壽南山慢》,盧寧。
第七盞,笙起《戀春光慢》,任榮祖。
第八盞,觱篥起《賞仙花慢》,王榮顯。
第九盞,方響起《碧牡丹慢》,鼓先。
第十盞,笛起《上苑春慢》,胡寧。
第十一盞,笙起《慶壽樂慢》,侯璋。
第十二盞,觱篥起《柳初新慢》,劉昌。
第十三盞,諸部合《萬壽無疆薄媚》曲破。
初坐樂奏夷則宮,觱篥起《上林春》引子,王榮顯。
第一盞,觱篥起《萬歲梁州》曲破,齊汝賢。
舞頭豪俊邁。
舞尾范宗茂。
第二盞,觱篥起《聖壽永》歌曲子,陸恩顯。
琵琶起《捧瑤卮慢》,王榮祖。
第三盞,唱《延壽長》歌曲子,李文慶。
嵇琴起《花梢月慢》,李松。
第四盞,玉軸琵琶獨彈正黃宮《福壽永康》,寧逾達。
拍,王良卿。
觱篥起《慶壽新》,周潤。
進彈子(宋刻“譚子”)笛哨,潘俊。
杖鼓,朱堯卿。
拍,王良卿。
進念致語等,時和。
伏以華樞紀節,瑤墀先五日之春,玉曆發祥,聖世啟千齡之運。歡騰薄海,
慶溢大廷,恭惟
皇帝陛下,睿哲如堯,儉勤邁禹,躬行德化,躋民壽域之中,治洽泰和,措
世春台之上。
皇后殿下,道符坤順,位儷乾剛,宮闈資陰教之修,海宇仰母儀之正。有德
者必壽,八十個甲子環周;申命其用休,億萬載皇圖鞏固。(臣)等生逢華旦,
叨預伶官,輒采聲詩,恭陳口號:
上聖天生自有真 千齡寶運紀休辰
貫樞瑞彩昭璇角 滿室紅光裊翠麟
黃閣清夷瑤莢曉 未央閒暇玉卮春
箕疇五福鹹敷斂 皇極躬持錫庶民
曰遲鸞旆,喜聆舜樂之和,天近鵷墀,宜進《齊諧》之伎。上奉天顏。吳師
賢已下,上進小雜劇:
雜劇,吳師賢已下,做《君聖臣賢爨》,斷送《萬歲聲》。
第五盞,笙獨吹,小石角《長生寶宴樂》,侯璋。
拍,張亨。
笛起《降聖樂慢》,盧寧。
雜劇,周朝清已下,做《三京下書》,斷送《繞池游》。
第六盞,箏獨彈,高雙調《聚仙歡》,陳儀。
拍謝用。
方響起《堯階樂慢》,劉民和。
聖花,金寶。
第七盞,玉方響獨打,道調宮《聖壽永》,余勝。
拍,王良卿。
箏起《出牆花慢》,吳宣。
雜手藝,《祝壽進香仙人》,起喜。
第八盞,《萬壽祝天基》斷隊。
第九盞,簫起,《縷金蟬慢》,傅昌寧。
笙起《托嬌鶯慢》,任榮祖。
第十盞,諸部合,《齊天樂》曲破。
再坐第一盞,觱篥起《慶芳春慢》,楊茂。
笛起《延壽曲慢》,(宋刻無“曲”字)潘俊。
第二盞,箏起《月中仙慢》,侯端。
嵇琴起《壽爐香慢》,李松。
第三盞,觱篥起《慶簫韶慢》,王榮祖。
笙起《月明對花燈慢》,任榮祖。
第四盞,琵琶獨彈,高雙調《會郡仙》。
方響起《玉京春慢》,余勝。
雜劇,何晏喜已下,做《楊飯》,斷送《四時歡》。
第五盞,諸部合,《老人星降黃龍》曲破。
第六盞,觱篥獨吹,商角調《筵前保壽樂》。
雜劇,時和已下,做《四偌少年游》,斷送《賀時豐》。
第七盞,鼓笛曲,《拜舞六么》。
弄傀儡,《踢架兒》,盧逢春。
第八盞,簫獨吹,雙聲調《玉簫聲》。
第九盞,諸部合,無射宮《碎錦梁州歌頭》大曲。
雜手藝,《永團圓》,趙喜。
第十盞,笛獨吹,高平調《慶千秋》。
第十一盞,琵琶,獨彈,大呂調《壽齊天》。
撮弄,《壽果放生》,姚潤。
第十二盞,諸部合,《萬壽興隆樂》法曲。
第十三盞,方響獨打,高宮《惜春》。
傀儡舞,鮑老。
第十四盞,箏琶方響合纏,《令神曲》。
第十五盞,諸部合,夷則羽《六么》。
巧百戲,趙喜。
第十六盞,管下獨吹,舞射商《柳初新》。(宋刻“春”)
第十七盞,鼓板。
舞綰,《壽星》,姚潤。
第十八盞,諸部合,《梅花伊州》。
第十九盞,笙獨吹,正平調《壽長春》。
傀儡,《群仙會》。盧逢春。
第二十盞,觱篥起,《萬花新》曲破。
祗應人:
都管:
周朝清、陸恩顯
雜劇色:
吳師賢 趙恩 王太一 朱旺
時和 金寶 俞慶 何晏喜
沈定 吳國賢 王壽 趙寧
胡寧 鄭喜 陸壽
歌板色:
李文慶
拍板色:
王良卿 張亨 謝用
簫色:
傅昌寧 朱明復 李允信
箏色:
陳儀 豪輔文 吳宣 豪俊賢
徐祖顯 張廣
琵琶色:
王榮祖 俞達 豪俊民 豪俊邁 段繼祖
嵇琴色:
李松 侯端 孫民顯
笙色:
侯 璋 葉茂青 任榮祖 董 茂
張 瑾 潘 寶 姚 拱 范 椿
孫 昌 莫 正 周 珍 馬 棒
姚舜臣 陳 保
觱篥色:
齊汝賢 周 潤 楊 茂 王 恩
王榮顯 姜師賢 劉 昌 楊 彬
王 福 杜 明 喻 祥 周忠恕
夏 福 徐 珏 周 喜 聞 澄
沈 壽 丁 預 鄭 亨 周 佐
楊 瑾 沈 康 鄭 聰 莫 壽
潘顯祖 時 潤 胡 佾 周 信
李 圭 李 潤 史 顯 金 壽
笛色:
楊德茂 潘 俊 盧 寧 彭 俊
賀 昌 賀 壽 胡師文 壽 椿
姚 寶 張茂祖 崔 興 朱 珍
張茂才 金 貴 潘顯祖 沈 壽
周 興 李大用 董大有 金 明
趙 喜 莫 及 張 春 葉 茂
胡 寧 任 顯 張 椿 孫 寧
彭 進 李 榮 全 寧 金彥恭
董 喜 王 佑 來 亨 王 喜
顧 和 顧 松 金 顯 董 寧
杜 松 李 樁 張 椿 何 福
管思齊 朱 喜 花 椿 李拱辰
方響色:
余 勝 彭 先 劉民和 黃 桂
姜大亨 張 榮
杖鼓色:
朱堯卿 馮 喜 時 忠 施 榮
朱拱辰 周 忠 李 顯 姚 寶
葉 茂 李榮祖
大鼓色:
王 喜 鄧 珍 王 宣 顧 榮
舞旋色:
范宗茂
內中上教:
張明 倪春 潘恩 石琇
張琳
弄傀儡:盧逢春等六人。
雜手藝:姚潤等九人。
女廝撲:張椿等十人。
築球軍:陸寶等二十四人。
百戲:沈慶等六十四人。
百禽鳴:胡福等二人。
壽皇聖孝,冠絕古今,承顏兩宮,以天下養,一時盛事,莫大於慶壽之典,
今摭錄大略於此。淳熙三年,光堯聖壽七十,預於舊歲冬至加上兩宮尊號,立春
日行慶壽禮。至十三年,太上八十,正月元日再舉慶典,其日文武百僚,集大慶
殿,各服朝服,用法駕五百三十四人,大樂四十八人,(宋廷佐刻本云:“大樂
四十八架正樂一百八十八人。”)架樂正樂工一百八十八人,及列儀仗鼓吹於殿
門外。上服通天冠,絳紗袍,執大圭,恭行冊寶之禮。鼓吹振作,禮儀使已下,
皆導從,上乘輦從至德壽宮,俟太上升御座,宮駕樂作,皇帝北向再拜,奏起居,
致詞曰:“臣某稽首言,伏惟(聖號)太上皇帝陛下,壽同天永,德與日新。典
冊楊徽,華夷賴慶。”左相宣答曰:“(聖號)太上皇帝聖旨,皇帝迎陽展采,
鏤牒榮親,何幸吾身屢觀盛事。”次皇太子以下稱賀致詞,宣答訖,並再拜舞蹈,
禮畢,次詣太上皇后殿,行禮如前。候解嚴訖,皇帝入宮,進奉禮物,行家人禮,
御宴極歡。自皇帝以至群臣禁衛吏卒,往來皆簪花。後三日,百官拜表稱賀於文
德殿,四方萬姓,不遠千里,快睹盛事。都民垂白之老,喜極有至泣下者。楊誠
齋詩云:“長樂宮前望翠華,玉皇來賀太皇家。**仍飛雪,錯認東風轉柳
花。”“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任斯庵詩云:“金爵觚稜曉日開,三朝喜氣一時回。聖人先御紅鸞扇,天子龍輿
萬騎來。”“霜曉君王出問安,寶香隨輦護朝寒。五雲深處三宮宴,九奏聲中二
聖歡。”
○四孟駕出
先期禁衛所閣門牒臨安府約束居民,不許登高及衩袒觀看。男子並令衫帶,
婦人裙背。仍先一日封閉樓門(大禮則倍此數),取責知委,不許容著來歷不明
之人。殿步三司,分撥統制將官軍兵六千二百人擺齪諸巷。至日五鼓,地分頭項
沿門驅逐雜人外,儀衛節次如後:
地分約攔
諸廂約欄
緝捕使臣
都轄官約攔
軍器庫從物
內藏庫從物
御酒庫從物
御廚從物
祗候庫從物
騏驥院御馬(兩行)
御藥院藥架
引從舍人(兩行)
諸司庫務官(兩行)
搜視行宮司
行宮殿門
控攏親從(二百十五人)
前驅親從(兩行各二十一人)
贊喝舍人(兩行各八人)
天武(兩行各八人居內)
都下親從(兩行各八人居內)
駕頭(閣門祗候乘騎棒駕)
引駕主首(兩行各五人○宋刻“引駕主首”作“引主駕首”)
閣門提點(兩行)
御史台知班(兩行)
尚書省錄事
密院副承旨
珠子御座
御馬院馬(喝咎座御○宋刻“院馬御馬,喝御座。”○“咎”字似誤)
閣門簿書(兩行)
宣贊舍人(兩行)
茶酒班
環衛官
帶御器械
攔前等
輦官人員
逍遙輦(輦官十六人)
御輦院官
閣門承受(兩行)
御燎子頭籠
翰林司官
御絲鞋所
御服所
御座馬(兩行十匹)
馬院總管
御軍器庫
睿思殿庫
閣門庫(宋刻“閣子庫”)
閣門覺察官(兩行)
長入祗候(兩行各二十六人)
茶酒班殿侍(各二十一人)
茶酒班殿侍(各二十人○宋刻“三十一人”)
快行親從(各三十二人)
擊鞭(兩行各七人○宋刻“擊鞭”作“系鞭”)
殿前指揮使(兩行各二十一人居外○宋刻“三十一人”)
茶酒班殿侍(兩行各六人執從物居內)
編排禁衛行子(三十人於內往來編排○宋刻“三十一人”)
等子人員十將(兩行各四人居外)
御龍直(共八十二人執從物居內)
知閣門事(乘馬行圍子內)
步帥(乘馬行圍子內)
親從方圍子(兩行各一百四十人)
圍子兩邊各四重
第一重(內殿直已下兩邊各一百人)
第二重(崇政殿圍子兩邊各一百人)
第三重(御龍直兩邊各一百人)
第四重(崇政殿圍子兩邊各一百人)
水手並覷捕等子(兩邊各五人○宋刻“覷”誤“戲”)
攔前崇政殿親從(十七人)
殿帥(乘騎行圍內中道)
主管禁軍所內官等子(內官 兩邊各二十五人居外○宋刻“禁軍”作“禁衛”)
中道(第二日並恭謝。教坊樂人迎駕,念致語口號等,並教坊樂部於此排立)
快行親從(兩行各三十人○宋刻“行”作“邊”)
麈斧拂子
水晶骨朵
香球(二人○宋刻作“香球二”,連文大字,無“人”字)
打燭快行(兩行駕回不用)
編排官(二人)
執燭籠親從(兩行各七十四人到眾安橋去燭駕回先行○宋刻“燭籠”作“燈
籠”)
行門(兩行各十二人)
當食官
聽宣官
輦官人員
平輦(輦官十六人)
黃羅御傘(二)
黃羅御扇(二)
挾輦御藥
帶插外御帶
帶插閣下官
閣門覺察舍人
攔後圍子
挾輦指揮使(各二十一人)
輦後樂(東西兩邊共三十六人第一日不作○宋刻云:“東西兩班各三十六人”)
天武(兩行各八人居外)
都下親從(兩行各八人)
扇稂
挾輦內殿直(各二十二人)
宰臣
使相
執政
宰執後約攔親從(二十二人○宋刻“二十二人”上有“各”字)
從駕臣僚分東西兩班(東班系尚書侍郎兩制等官,西班系正位宗室遙郡○宋
刻“位”作“任”)
閣門覺察宣贊舍人
侍從後約攔親從(各二十二人)
車駕所經,諸司百官(宋刻雲“諸百官司”)皆結彩門迎駕起居。俟駕頭將
至,知班行門喝:“班到排立”;次喝:“躬身拜,再拜;”(駕回不拜值雨免
拜)班首奏聖躬萬福,喝唱(宋刻“唱喏”)直身立。(齪巷軍兵則呼萬歲)
○大禮(南郊、明堂)
三歲一郊,預於元日降詔,以冬至有事於南郊,或用次年元日行事。(明堂
止於半年前降詔,用是歲季秋上辛日)先於五六月內擇日命司漕(宋刻“司”作
“帥”)及修內司修飾郊壇,及絞縛青城齋殿等屋,凡數百間,悉覆以葦席,護
以青布,並差官兵修築泥路,自太廟至泰禋門,又自嘉會門至麗正門,計九里三
百二十步,(明堂止自太廟至麗正門)皆以潮沙填築,其平如席,以便五輅之往
來。每隊各有歌頭,以彩旗為號,唱和杵歌等曲,以相兩街,居民各以彩段錢酒
為犒。又命象院教象前導朱旗,以二金三鼓為節,各有袱頭紫衣蠻奴乘之,手執
短,旋轉跪起,悉如人意。市井因競市繪塑小象,以饋遺四方。又以車五乘,
壓之以鐵,多至萬斤,與輅輕重適等,以觀疾徐傾側之勢。至前一月進呈,謂之
“閃試”。及駕出前一日,縛大彩屋於太廟前,置輅其中,許都人觀瞻。先自前
一月以來,次第按試習儀,殆無虛日。郊前十日,執事陪祀等官,並受誓戒於尚
書省。(宗室赴太廟受誓戒)前三日,百官奏請皇帝致齋於大慶殿。是日上服通
天冠,絳紗袍,綪結佩,升高座,侍中奏請降座,就齋室。次日,車駕詣景靈
宮,服袞冕行禮。(儀從並同四孟)禮畢駕回,就赴太廟齋殿宿齋。是夕四鼓,
上服袞冕,詣祖宗諸室行朝饗之禮。是夜,鹵簿儀仗軍兵於御路兩旁分列,間以
糝盆賁燭,自太廟直至郊壇泰禋門,輝映如晝。宰執親王,貴家巨室,列幕櫛比,
皆不遠千里,不憚重費,預定於數月之前,而至期猶有為有力所奪者。珠翠錦繡,
絢爛於二十裡間,雖寸地不容閒也。歌舞游遨,工藝百物,輻輳爭售,通宵駢闐,
至五鼓則槊先驅,所至皆滅燈火,蓋請道祓除之義。黎明,上御玉輅,從以四
輅,(金、象、革、木)導以馴象,千官百司,法駕儀仗,錦繡雜遝,蓋十倍孟
饗之數,聲容文物,不可遲述。次第出嘉會門至青城宿齋。(明堂則逕入麗正門
齋殿齋宿)四壁皆三衙諸軍,周廬坐甲,軍幕旌旗,布列前後,傳呼唱號,列燭
互巡,往來如織。行宮至暮則嚴更警場,(太廟齋宿亦然○宋刻誤“警惕”)鼓
角轟振。又有衛士十餘隊,每隊十餘人,互喝雲“是與不是?”眾應曰:“是。”
又喝云:“是甚人?”眾應曰:“殿前都指揮使某人。”謂之“喝攔”。(宋刻
作“探”)至三鼓,執事陪祀官併入,就黃壇排立,萬燈輝耀,燦若列星。凡齪
燈皆自為志號,謂如捧俎官(宋刻無“謂”字)則畫一人為捧俎之狀等類。蓋燈
多,不容不以此辨認,亦有好奇可笑者。用丑時一刻行事,至期,上服通天冠,
絳紗袍,乘輦至大次,禮部侍郎奉中嚴外辨,禮儀使奏請皇帝行事。上服袞冕,
步至小次,升自午階。天步所臨,皆藉以黃羅,謂之“黃道”。中貴一人,以大
金合貯片腦迎前撒之。禮儀使前導,殿中監進大圭。至版位,禮直官奏:“有司
謹具,請行事”。(宮架樂作。自此上進止皆樂作)時坰壇內外,凡數萬眾,皆
肅然無嘩。天風時送珮環韶濩之音,真如九天吹下也。太社令升煙燔牲旨首。
(宋刻無“旨”字)上先詣昊天位,次皇地祇,次祖宗位,奠玉,祭酒,讀冊,
文武二舞,次亞終獻,禮畢。(宋刻禮畢上有“行”字)上詣飲福位,受爵,飲
福酒。(登歌樂作)禮直官喝“賜胙”,次“送神”,次“望燎”訖,禮儀使奏
禮畢。上還大次,更衣,乘輦還齋官,百僚追班,賀禮成於端誠殿。黎明,上乘
大安輦,從以五輅進發。教坊排立,奏念致語口號訖,樂作,諸軍隊伍,亦次第
鼓吹振作,千乘萬騎,如雲奔潮湧,四方萬姓,如鱗次蟻聚,迤邐入麗正門。教
坊排立,再奏致語口號,舞畢,降輦小憩,以俟辨嚴,登門肆赦,弁陽老人有詩
云:“黃道宮羅瑞腦香,袞龍升降佩鏘鏘。大安輦奏乾安曲,萬點明星簇紫皇。”
又曰:“萬騎雲從簇錦圍,內官排辦馬如飛。(宋刻“辦”作“立”)九重閶闔
開清曉,太母登樓望駕歸。”李鶴田詩云:“嚴更頻報夜何其,萬甲聲傳遠近隨。
梔子燈前紅炯炯,大安輦上赴壇時。”
郊壇,天盤至地高三丈二尺四寸,通七十二級,分四成,上廣七丈,共十二
階,分三十六龕,舞階闊一丈,主上升降由此階,其餘各闊五尺。
圓壇之上,止設昊天上帝,皇地祇二神位,及太祖、太宗配。三十六龕共祀
五帝、太乙、感生、北極、北斗,及分祀眾星三百六十位。
儀仗用六千八百八十九人,自太廟排列至青城。
玉輅下祗應人共三百二十一人。
呵喝人員二人。
教馬官二人。
挾捧輪將軍四人。
推輪車子官健八人。
駕士班直二百三十二人。
千牛衛將軍二員。
抱太常龍旗官六員。
職掌五人。
專知官一名。
手分一名。
庫子八人。
裝掛匠二人。
諸作工匠十五人。
蓋覆儀鸞司十一人。
監官三員。
金、象、革、木輅,每輅下一百五十六人。
玉輅青飾。
金輅黃飾。
象輅紅飾。
革輅淺色飾。
木輅黑飾。(輅下人冠服並不依輅色)
玉輅前儀仗騎導:
騎導官 左壁文臣 右壁武臣
六軍儀仗官兵二千二百三十二人。
左右諸衛將軍(宋刻無“衛”字。)十三員(中道五員左右八員)
金吾街仗司:
執槊八十人。
攝將軍人員。
仗下監門二十六員。
鼓吹五百八十三人。
異駕樂人三百三十人。
○登門肆赦
其日,駕自文德殿,詣麗正門御樓,教坊作樂迎導,參軍色念致語,雜劇色
念口號。至御幄降輦,門下閣門進“中嚴外辨”牌訖,御藥喝唱“捲簾”,(宋
刻無“唱”字)上出幄,臨軒門下。鳴鞭,宮架奏曲,簾卷扇開,樂止,撞右五
鍾。黃傘才出,門下宰臣以下兩拜,分班立。門上中書令稱:“有敕,立金雞門
下。”侍郎應喏,宣奉敕立金雞。雞竿一起,門上仙鶴童子捧赦書降下,閣按置
案上,太常寺擊鼓,鼓止,捧案至樓前中心。知,閣稱:“宣付三省”,參政跪
受,捧制書中出班跪奏,請付外施行。門上中書令承旨宣曰:“制可。”門下參
政稱:“宣付三省。”遂以制書授宰臣跪受訖,閣門提點開拆,授宣赦。舍人捧
詣宣制位,起居舍人一員摘句讀。舍人稱:“有制”。宰臣以下再拜。俟讀至
“鹹赦除之”,獄級奏脫枷訖,罪囚應喏,三呼萬歲,歌呼而出。候宣赦訖,門
上舍人贊,樞密及中書令曲賀兩拜,門下宣制舍人捧赦制書授宰臣,(宋刻無
“赦”字)宰臣授刑部尚書,尚書授刑房錄事訖,歸班兩拜,致詞,三舞蹈,三
叩頭。知閣稱:“有制。”宰臣已下再拜。知閣宣答云:“若時大慶,與卿等同
之。”又拜舞如前。門上中書令奏禮畢,扇合,宮架樂作,簾降,樂止,撞左五
鍾。門下禮部郎中奏解嚴,上還幄次,門下鳴鞭,舍人喝:“奉敕放仗。”宰臣
已下再拜退。次宣勞將士訖,乘輦歸內,至南宮門教坊迎架,念致語口號如前。
至文德殿降輦,舞畢退。弁陽翁詩云:“換輦登門卷御簾,侍中承制舍人宣。風
書乍脫金雞口,一派歡聲下九天。”
金雞竿,長五丈五尺,四面各百戲,一人緣索而上,謂之“搶金雞”。先到
者得利物,呼萬歲。(纈羅襖子一領,絹匹,銀碗一隻重三兩)
諸州進奏院各有遞鋪腰鈴黃旗者數人,俟宣赦訖,即先發太平州、萬州、壽
春府,取“太平萬壽”之語。以次俱發鈴聲,滿道都人競觀。
樓下排立次第:
青龍bai6*虎旗各一
信旗二
方扇二
方圓板版二
扮四
劍二
將軍二
僧眾(居左)
道眾(居右)
玉輅(居中)
太常宮架樂
宣赦台
招拜紅旗
擊鼓(宋刻系鼓)
三院罪囚獄級(居左)
御馬六匹(居右)
宣制位(居中)
橫門
快行
承旨
三省官已下
○恭謝
太禮後,擇日禮恭謝禮。第一日駕出,如四孟儀,詣景靈宮天興殿聖祖前行
恭謝禮,次詣中殿祖宗神御前行禮,還齋殿進膳訖,引宰臣以下賜茶,茶畢奏事
訖還內。第二日上乘輦,自後殿門出,教坊都管已下於祥曦殿南迎駕起居,參軍
色念致語,雜劇色念口號,樂作,駕後樂東西班則於和寧門外排立後從作樂。將
至太已宮,道士率眾執威儀於萬壽觀前,入圍子內迎駕起居作法事,前導入太乙
宮門降輦,候班齊,詣靈休殿參神,次詣五福、十神太乙,次詣申佑殿(本命)
北辰殿、通真殿(佑聖)、順福殿(太后本命)、延壽殿(南極)、火壽殿,禮
畢,宣宰臣以下合赴坐宮並簪花,對御賜宴。上服袱頭,紅上蓋,玉束帶,不簪
花。教坊樂作,前三盞用盤盞,後二盞屈卮。御筵畢,百官侍衛吏卒等並賜簪花
從駕,縷翠滴金,各競華麗,望之如錦繡。衙前樂都管已下三百人,自新椿橋西
中道排立迎架,念致語、口號如前。樂動《滿路花》,至殿門起《壽同天》曲破,
舞畢退。姜白石有詩云:“六軍文武浩如雲,花簇頭冠樣樣新,惟有至尊渾不戴,
盡將春色賜群臣。”“萬數簪花滿御街,聖人先自景靈回。不知後面花多少,但
見紅雲冉冉來。”(是日皇后及內中車馬先還。宮中呼後為“聖人”)
○聖節
其日候宰執奏事訖,追班,上坐垂拱殿,先引樞密院並管軍官上壽,(東京
分為二日今只並為一日)禮畢,再坐紫宸殿,上公已下分立,候奏班齊,上公詣
御茶床前,躬進御酒,跪致詞云:“文武百僚臣(某)等稽首言:天基令節,
(聖節名逐朝換)臣等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下殿再拜。樞密宣答云:
“得公等壽酒,與公等內外同慶。”又再拜,教坊樂作,接盞訖,跪起舞蹈如儀。
閣門官喝:“不該赴坐官先退。”樞密喝群臣升殿,閣門分引上公已下合赴坐官
升殿。第一盞宣視盞,送御酒,歌板色,唱《祝堯齡》,賜百官酒,觱篥起,舞
三台,(後並準此)供進內鹹豉。第二盞賜御酒,歌板起中腔,供進雜爆。第三
盞歌板唱踏歌,供進肉鮮,候內官起茶床,樞密跪奏禮畢,群臣降階,舞蹈拜退。
此上壽儀大略也。若錫宴節次,大率如《夢華》所載,茲不贅書。今偶得理宗朝
禁中壽筵樂次,因列於此,庶可想見承平之盛觀也。
天聖基節排當樂次(正月五日)
樂奏夾鍾宮,觱篥起《萬壽永無疆》引子,王恩。
上壽第一盞,觱篥起《聖壽齊天樂慢》,周潤。
第二盞,笛起《帝壽昌慢》,潘俊。
第三盞,笙起《昇平樂慢》,侯璋。
第四盞,方響起《萬方寧慢》,余勝。
第五盞,觱篥起《永遇樂慢》,楊茂。
第六盞,笛起《壽南山慢》,盧寧。
第七盞,笙起《戀春光慢》,任榮祖。
第八盞,觱篥起《賞仙花慢》,王榮顯。
第九盞,方響起《碧牡丹慢》,鼓先。
第十盞,笛起《上苑春慢》,胡寧。
第十一盞,笙起《慶壽樂慢》,侯璋。
第十二盞,觱篥起《柳初新慢》,劉昌。
第十三盞,諸部合《萬壽無疆薄媚》曲破。
初坐樂奏夷則宮,觱篥起《上林春》引子,王榮顯。
第一盞,觱篥起《萬歲梁州》曲破,齊汝賢。
舞頭豪俊邁。
舞尾范宗茂。
第二盞,觱篥起《聖壽永》歌曲子,陸恩顯。
琵琶起《捧瑤卮慢》,王榮祖。
第三盞,唱《延壽長》歌曲子,李文慶。
嵇琴起《花梢月慢》,李松。
第四盞,玉軸琵琶獨彈正黃宮《福壽永康》,寧逾達。
拍,王良卿。
觱篥起《慶壽新》,周潤。
進彈子(宋刻“譚子”)笛哨,潘俊。
杖鼓,朱堯卿。
拍,王良卿。
進念致語等,時和。
伏以華樞紀節,瑤墀先五日之春,玉曆發祥,聖世啟千齡之運。歡騰薄海,
慶溢大廷,恭惟
皇帝陛下,睿哲如堯,儉勤邁禹,躬行德化,躋民壽域之中,治洽泰和,措
世春台之上。
皇后殿下,道符坤順,位儷乾剛,宮闈資陰教之修,海宇仰母儀之正。有德
者必壽,八十個甲子環周;申命其用休,億萬載皇圖鞏固。(臣)等生逢華旦,
叨預伶官,輒采聲詩,恭陳口號:
上聖天生自有真 千齡寶運紀休辰
貫樞瑞彩昭璇角 滿室紅光裊翠麟
黃閣清夷瑤莢曉 未央閒暇玉卮春
箕疇五福鹹敷斂 皇極躬持錫庶民
曰遲鸞旆,喜聆舜樂之和,天近鵷墀,宜進《齊諧》之伎。上奉天顏。吳師
賢已下,上進小雜劇:
雜劇,吳師賢已下,做《君聖臣賢爨》,斷送《萬歲聲》。
第五盞,笙獨吹,小石角《長生寶宴樂》,侯璋。
拍,張亨。
笛起《降聖樂慢》,盧寧。
雜劇,周朝清已下,做《三京下書》,斷送《繞池游》。
第六盞,箏獨彈,高雙調《聚仙歡》,陳儀。
拍謝用。
方響起《堯階樂慢》,劉民和。
聖花,金寶。
第七盞,玉方響獨打,道調宮《聖壽永》,余勝。
拍,王良卿。
箏起《出牆花慢》,吳宣。
雜手藝,《祝壽進香仙人》,起喜。
第八盞,《萬壽祝天基》斷隊。
第九盞,簫起,《縷金蟬慢》,傅昌寧。
笙起《托嬌鶯慢》,任榮祖。
第十盞,諸部合,《齊天樂》曲破。
再坐第一盞,觱篥起《慶芳春慢》,楊茂。
笛起《延壽曲慢》,(宋刻無“曲”字)潘俊。
第二盞,箏起《月中仙慢》,侯端。
嵇琴起《壽爐香慢》,李松。
第三盞,觱篥起《慶簫韶慢》,王榮祖。
笙起《月明對花燈慢》,任榮祖。
第四盞,琵琶獨彈,高雙調《會郡仙》。
方響起《玉京春慢》,余勝。
雜劇,何晏喜已下,做《楊飯》,斷送《四時歡》。
第五盞,諸部合,《老人星降黃龍》曲破。
第六盞,觱篥獨吹,商角調《筵前保壽樂》。
雜劇,時和已下,做《四偌少年游》,斷送《賀時豐》。
第七盞,鼓笛曲,《拜舞六么》。
弄傀儡,《踢架兒》,盧逢春。
第八盞,簫獨吹,雙聲調《玉簫聲》。
第九盞,諸部合,無射宮《碎錦梁州歌頭》大曲。
雜手藝,《永團圓》,趙喜。
第十盞,笛獨吹,高平調《慶千秋》。
第十一盞,琵琶,獨彈,大呂調《壽齊天》。
撮弄,《壽果放生》,姚潤。
第十二盞,諸部合,《萬壽興隆樂》法曲。
第十三盞,方響獨打,高宮《惜春》。
傀儡舞,鮑老。
第十四盞,箏琶方響合纏,《令神曲》。
第十五盞,諸部合,夷則羽《六么》。
巧百戲,趙喜。
第十六盞,管下獨吹,舞射商《柳初新》。(宋刻“春”)
第十七盞,鼓板。
舞綰,《壽星》,姚潤。
第十八盞,諸部合,《梅花伊州》。
第十九盞,笙獨吹,正平調《壽長春》。
傀儡,《群仙會》。盧逢春。
第二十盞,觱篥起,《萬花新》曲破。
祗應人:
都管:
周朝清、陸恩顯
雜劇色:
吳師賢 趙恩 王太一 朱旺
時和 金寶 俞慶 何晏喜
沈定 吳國賢 王壽 趙寧
胡寧 鄭喜 陸壽
歌板色:
李文慶
拍板色:
王良卿 張亨 謝用
簫色:
傅昌寧 朱明復 李允信
箏色:
陳儀 豪輔文 吳宣 豪俊賢
徐祖顯 張廣
琵琶色:
王榮祖 俞達 豪俊民 豪俊邁 段繼祖
嵇琴色:
李松 侯端 孫民顯
笙色:
侯 璋 葉茂青 任榮祖 董 茂
張 瑾 潘 寶 姚 拱 范 椿
孫 昌 莫 正 周 珍 馬 棒
姚舜臣 陳 保
觱篥色:
齊汝賢 周 潤 楊 茂 王 恩
王榮顯 姜師賢 劉 昌 楊 彬
王 福 杜 明 喻 祥 周忠恕
夏 福 徐 珏 周 喜 聞 澄
沈 壽 丁 預 鄭 亨 周 佐
楊 瑾 沈 康 鄭 聰 莫 壽
潘顯祖 時 潤 胡 佾 周 信
李 圭 李 潤 史 顯 金 壽
笛色:
楊德茂 潘 俊 盧 寧 彭 俊
賀 昌 賀 壽 胡師文 壽 椿
姚 寶 張茂祖 崔 興 朱 珍
張茂才 金 貴 潘顯祖 沈 壽
周 興 李大用 董大有 金 明
趙 喜 莫 及 張 春 葉 茂
胡 寧 任 顯 張 椿 孫 寧
彭 進 李 榮 全 寧 金彥恭
董 喜 王 佑 來 亨 王 喜
顧 和 顧 松 金 顯 董 寧
杜 松 李 樁 張 椿 何 福
管思齊 朱 喜 花 椿 李拱辰
方響色:
余 勝 彭 先 劉民和 黃 桂
姜大亨 張 榮
杖鼓色:
朱堯卿 馮 喜 時 忠 施 榮
朱拱辰 周 忠 李 顯 姚 寶
葉 茂 李榮祖
大鼓色:
王 喜 鄧 珍 王 宣 顧 榮
舞旋色:
范宗茂
內中上教:
張明 倪春 潘恩 石琇
張琳
弄傀儡:盧逢春等六人。
雜手藝:姚潤等九人。
女廝撲:張椿等十人。
築球軍:陸寶等二十四人。
百戲:沈慶等六十四人。
百禽鳴:胡福等二人。
0
猜你喜歡
說唐三傳-第25回-竇一虎盜鈸受苦-秦漢奉命救師兄
《說唐全傳》 前言不表.單講竇一虎回歸自己營中,結卷四十二 經部四十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國小類三 △《廣韻》·五不希榮達,不畏權勢
《菜根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下)-第二部-第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保第六十九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
《水滸傳》 詩曰: 神龍失勢滯飛升,得卷一百二
《蘇軾集》 ◎志林五十五條·祭祀 ○八卷九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金史》 ○移剌履 張萬公 蒲察通卷四百六十七 列傳第二百二十六
《宋史》 ◎宦者二 ○楊守珍 韓守補遺 尚書解十首
《蘇軾集》 【乃言底可績】 巧言令色,卷六十二(唐書) 列傳十四
《舊五代史》 孟方立,(《歐陽史》雲邢州人,《卷十二 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後漢書》 王昌一名郎,趙國邯鄲人也。素為卜卷五十九 張衡列傳第四十九
《後漢書》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世為著卷一百九 志第十四
《魏書》 ◎樂五 氣質初分,聲形立矣第三十四回議禮樂名流訪友 備弓旌天子招賢
《儒林外史》&n08章 武議
《尉繚子》凡兵,不攻無過之城,不殺無罪之人。夫殺人慈悲之心,生生之機
《菜根譚》傲慢與偏見(下)-第46章
《傲慢與偏見》 伊第六病室-17
《第六病室》 天卷一百五十三 志一百二十八
《清史稿》 ◎邦交一 中國古重邦交。有富者多憂,貴者多險
《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