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十七則)

○張文潛論詩
前輩議論,有出於率然不致思而於理近礙者。張文潛云:“《詩》三百篇,
雖雲婦人、女子、小夫、賤隸所為,要之非深於文章者不能作,如‘七月在野’
至‘入我床下’,於七月已下,皆不道破,直至十月方言蟋蟀,非深於文章者能
為之邪?”予謂三百篇固有所謂女婦小賤所為,若周公、召康公、穆公、衛武公、
芮伯、凡伯、尹吉甫,仍叔、家父、蘇公、宋襄公、秦康公、史克、公子素,其
姓氏明見於大序,可一概論之乎?且“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
本自言農民出入之時耳,鄭康成始併入下句,皆指為蟋蟀,正已不然,今直稱此
五句為深於文章者,豈其餘不能過此乎?以是論《詩》,隘矣。
○漢祖三詐
漢高祖用韓信為大將,而三以詐臨之:信既定趙,高祖自成皋度河,晨自稱
漢使馳入信壁,信未起,即其臥,奪其印符,麾召諸將易置之。項羽死,則又襲
奪其軍。卒之偽游雲夢而縛信。夫以豁達大度開基之主,所行乃如是,信之終於
謀逆,蓋有以啟之矣。
○有心避禍
有心於避禍,不若無心於任運,然有不可一概論者。董卓盜執國柄,築塢於
眉阝,積穀為三十年儲,自云:“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殊不知一敗則掃地,
豈容老於塢耶?公孫瓚據幽州,築京於易地,以鐵為門,樓櫓千重,積穀三百萬
斛,以為足以待天下之變,殊不知梯衝舞於樓上,城豈可保邪?曹爽為司馬懿所
奏,桓范勸使舉兵,爽不從,曰:“我不失作富家翁。”不知誅滅在旦暮耳,富
可復得邪?張華相晉,當賈后之難不能退,少子以中台星坼,勸其遜位,華不從,
曰:“天道玄遠,不如靜以待之。”竟為趙王倫所害。方事勢不容發,而欲以靜
待,又可蚩也。他人無足言,華博物有識,亦暗於幾事如此哉!
○蹇解之險
《蹇》卦《艮》下《坎》上,見險而止,故諸爻皆有蹇難之辭。獨六二重言
蹇蹇,說者以為六二與九五為正應,如臣之事君,當以身任國家之責,雖蹇之又
蹇,亦匪躬以濟之,此解釋文義之旨也。若尋繹爻畫,則有說焉。蓋外卦一《坎》,
諸爻所同,而自六二推之,上承九三、liu6*四,又為《坎》體,是一卦之中已有二
《坎》也,故重言之。《解》卦《坎》下《震》上,動而免乎險矣。六三將出險,
乃有負乘致寇之咎,豈非上承九四、六五又為《坎》乎?坎為輿為盜,既獲出險,
而復蹈焉,宜其可醜而致戎也,是皆中爻之義雲。
○士之處世
士之處世,視富貴利祿,當如優伶之為參軍,方其據幾正坐,噫嗚訶棰,群
優拱而聽命,戲罷則亦已矣。見紛華盛麗,當如老人之撫節物,以上元、清明言
之,方少年壯盛,晝夜出遊,若恐不暇,燈收花暮,輒悵然移日不能忘,老人則
不然,未嘗置欣戚於匈中也。睹金珠珍玩,當如小兒之弄戲劇,方雜然前陳,疑
若可悅,即委之以去,了無戀想。遭橫逆機阱,當如醉人之受罵辱,耳無所聞,
目無所見,酒醒之後,所以為我者自若也,何所加損哉?
○張全義治洛
唐洛陽經黃巢之亂,城無居人,縣邑荒圯,僅能築三小城,又遭李罕之爭奪,
但遺余堵而已。張全義招懷理葺,復為壯藩,《五代史》於《全義傳》書之甚略,
《資治通鑑》雖稍詳,亦不能盡。輒采張文定公所著《搢紳舊聞記》,芟取其要
而載於此:“厥今荊襄淮沔創痍之餘,綿地數千里,長民之官,用守邊保障之勞,
超階擢職,不知幾何人?其真能仿佛全義所為者,吾未見其人也,豈局於文法譏
議,有所制而不得騁乎?全義始至洛,於麾下百人中,選可使者十八人,命之曰屯
將,人給一旗一榜。於舊十八縣中,令招農戶自耕種,流民漸歸。又選可使者十
八人,命之曰屯副,民之來者綏撫之,除sha6*人者死,余但加杖,無重刑,無租稅,
歸者漸眾。又選諳書計者十八人,命之曰屯判官,不一二年,每屯戶至數千。於
農隙時,選丁夫教以弓矢槍劍,為坐作進退之法。行之一二年,得丁夫二萬餘人,
有盜賊即時擒捕。關市之賦,迨於無籍,刑寬事簡,遠近趨之如市,五年之內,
號為富庶,於是奏每縣除令簿主之。喜民力耕織者,知某家蠶麥善,必至其家,
悉召老幼親慰勞之,賜以酒食茶彩,遺之布衫裙褲,喜動顏色。見稼田中無草者,
必下馬觀之,召田主賜衣服,若禾下有草,耕地不熟,則集眾決責之。或訴以闕
牛,則召責其鄰伍曰:‘此少人牛,何不眾助?’自是民以耕桑為務,家家有蓄
積,水旱無飢人,在洛四十餘年,至今廟食。”嗚呼!今之君子,其亦肯以全義
之心施諸人乎?
○博古圖
政和、宣和間,朝廷置書局以數十計,其荒陋而可笑者莫若《博古圖》。予
比得漢匜,因取一冊讀之,發書捧腹之餘,聊識數事於此。父癸匜之銘曰“爵方
父癸”。則為之說曰:“周之君臣,其有癸號者,惟齊之四世有癸公,癸公之子
曰哀公,然則作是器也,其在哀公之時歟?故銘曰‘父癸’者此也。”夫以十乾
為號,及稱父甲、父丁、父癸之類,夏商皆然,編圖者固知之矣,獨於此器表為
周物,且以為癸公之子稱其父,其可笑一也。
周義母匜之銘曰“仲姞義母作”。則為之說曰:“晉文公杜祁讓逼姞而
已次之,趙孟雲‘母義子貴’,正謂杜祁,則所謂仲姞者自名也,義母者襄公
謂杜祁也。”夫周世姞姓女多矣,安知此為逼姞,杜祁但讓之在上,豈可便
為母哉?既言仲姞自名,又以為襄公為杜祁所作,然則為誰之物哉?其可笑二
也。
漢注水匜之銘曰“始建國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則為之說曰:“漢初始元
年十二月改為建國,此言元年正月者,當是明年也。”案《漢書》王莽以初始元
年十二月癸酉朔日竊即真位,遂以其日為始建國元年正月,安有明年卻稱元年之
理?其可笑三也。
楚姬盤之銘曰“齊侯作楚姬寶盤”。則為之說曰:“楚與齊從親,在齊湣王
之時,所謂齊侯,則湣王也。周末諸侯自王,而稱侯以銘器,尚知止乎禮義也。”
夫齊、楚之為國,各數百年,豈必當湣王時從親乎?且湣王在齊諸王中最為驕暴,
嘗稱東帝,豈有肯自稱侯之理?其可笑四也。
漢梁山穀之銘曰“梁山銅造”。則為之說曰:“梁山銅者,紀其所貢之地,
梁孝王依山鼓鑄,為國之富,則銅有自來矣。”夫即山鑄錢,乃吳王濞耳,梁山
自是山名,屬馮翊夏陽縣,於梁國何預焉?其可笑五也。觀此數說,他可知矣。
○士大夫論利害
士大夫論利害,固當先陳其所以利之實,然於利之中而有小害存焉,亦當科
別其故,使人主擇而處之,乃合母隱勿欺之誼。趙充國征先零,欲罷騎兵而屯田,
宣帝恐虜聞兵罷,且攻擾田者。充國曰:“虜小寇盜,時sha6*人民,其原未可卒禁。
誠令兵出而虜絕不為寇,則出兵可也。即今同是,而釋坐勝之道,非所以視蠻夷
也。”班勇乞復置西域校尉,議者難曰:“班將能保北虜不為邊害乎?”勇曰:
“今置州牧以禁盜賊,若州牧能保盜賊不起者,臣亦願以要斬保匈奴之不為邊害
也。今通西域,則虜埶必弱,為患微矣。若埶歸北虜,則中國之費不止十億。置
之誠便。”此二人論事,可謂極盡利害之要,足以為法也。
○舒元輿文
舒元輿,唐中葉文士也,今其遺文所存者才二十四篇。既以甘露之禍死,文
宗因觀牡丹,摘其賦中桀句曰:“向者如迓,背者如訣。拆者如語,含者如咽。
俯者如怨,仰者如悅。”為之泣下。予最愛其《玉箸篆志》論李斯、李陽冰之書,
其詞曰:“斯去千年,冰生唐時,冰復去矣,後來者誰!後千年有人,誰能待之?
後千年無人,篆止於斯!嗚呼主人,為吾寶之!”此銘有不可名言之妙,而世或
鮮知之。
○絕唱不可和
韋應物在滁州,以酒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詩曰:“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厎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樽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其為高妙超詣,固不容誇說,而結尾兩句,非復語言思索可到。東坡在惠州,依
其韻作詩寄羅浮鄧道士曰:“一杯羅浮春,遠餉採薇客。遙知獨酌罷,醉臥松下
石。幽人不可見,清嘯聞月夕。聊戲庵中人,空飛本無跡。”劉夢得“山圍故國
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之句,白樂天以為後之詩人,無復措詞。坡公仿之曰:
“山圍故國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坡公天才,出語驚世,如追和陶詩,真
與之齊驅,獨此二者,比之韋、劉為不侔,豈非絕唱寡和,理自應爾邪?
○贈典輕重
國朝未改官制以前,從官丞、郎、直學士以降,身沒大氐無贈典,唯尚書、
學士有之,然亦甚薄,余襄公、王素自工書得刑書,蔡君謨自端明、禮侍得吏侍
耳。元豐以後,待制以上皆有四官之恩,後遂以為常典,而致仕又遷一秩。梁揚
祖終寶文學士、宣奉大夫,既以致仕轉光祿,遂贈特進、龍圖學士,蓋以為銀青、
金紫、特進只三官,故增其職,是從左丞得僕射也。節度使舊制贈侍中或太尉,
官制行,多贈開府。秦檜創立檢校少保之例,以贈王德、葉夢得、張澄,近歲王
彥遂用之,實無所益也。元祐中,王岩叟終於朝奉郎、端明殿學士,以嘗簽書樞
密院,故超贈正議大夫。楊願終於朝奉郎、資政殿學士,但贈朝請大夫,以執政
而贈郎秩,輕重為不侔,皆掌固之失也。
○揚之水
《左傳》所載列國人語言書訊,其辭旨如出一手。說者遂以為皆左氏所作,
予疑其不必然,乃若潤色整齊,則有之矣。試以《詩》證之:《揚之水》三篇,
一《周詩》,一《鄭詩》,一《晉詩》,其二篇皆曰“不流束薪”,“不流束楚”。
《邶》之《谷風》曰“習習谷風,以陰以雨”,《雅》之《谷風》曰“習習谷風,
維風及雨”。“在南山之陽”,“在南山之下”,“在南山之側”;“在浚之郊”,
“在浚之都”,“在浚之城”;“在河之滸”,“在河之漘”,“在河之涘”;
“山有樞,隰有榆”,“山有苞亻樂,隰有六駁”,“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言秣其馬”,“言采其虻”,“言觀其旂”,“言醿其弓。”皆雜出於諸詩,
而興致一也。蓋先王之澤未遠,天下書同文,師無異道,人無異習,出口成言,
皆止乎禮義,是以不謀而同爾。
○李陵詩
《文選》編李陵、蘇武詩凡七篇,人多疑“俯觀江、漢流”之語,以為蘇武
在長安所作,何為乃及江、漢?東坡雲“皆後人所擬也”。予觀李詩云:“獨有
盈觴酒,與子結綢繆。”“盈”字正惠帝諱,漢法觸諱者有罪,不應陵敢用之,
益知坡公之言為可信也。
○大曲伊涼
今樂府所傳大曲,皆出於唐,而以州名者五,伊、涼、熙、石、渭也。涼州
今轉為梁州,唐人已多誤用,其實從西涼府來也。凡此諸曲,唯《伊》《涼》最
著,唐詩詞稱之極多,聊紀十數聯以資談助。如“老去將何散旅愁?新教小玉唱
《伊州》”,“求守管弦聲款逐,側商調里唱《伊州》”,“細蟬金雁皆零落,
一曲《伊州》淚萬行”,“公子邀歡月滿樓,雙成揭調唱《伊州》”,“賺殺唱
歌樓上女,《伊州》誤作《石州》聲”,“胡部笙歌西部頭,梨園弟子和《涼州》,
“唱得《涼州》意外聲,舊人空數米嘉榮”,《霓裳》奏罷唱《梁州》,紅袖斜
翻翠黛愁”,“行人夜上西城宿,聽唱《涼州》雙管逐”,“丞相新裁別離曲,
聲聲飛出舊《梁州》”,“只愁拍盡《涼州》杖,畫出風雷是撥聲”,“一曲
《涼州》今不清,邊風蕭颯動江城”,“滿眼由來是舊人,那堪更奏《梁州》曲”,
“昨夜蕃軍報國讎,沙州都護破梁州”,“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皆王建、張祐、劉禹錫、王昌齡、高駢、溫庭筠、張籍諸人詩也。
○元次山元子
元次山有《文編》十卷,李商隱作序,今九江所刻是也。又有《元子》十卷,
李紓作序,予家有之,凡一百五篇,其十四篇已見於《文編》余者大氐澶漫矯亢。
而弟八卷中所載{宀昏}方國二十國事最為譎誕,其略云:方國之惣,盡身皆方,
其俗惡圓。設有問者,曰:“汝心圓”,則兩手破胸露心,曰:“此心圓耶?”
圓國則反之。言國之惣,三口三舌。相乳國之惣,口以下直為一竅。無手國足便
於手。無足國膚行如風。其說頗近《山海經》,固已不韙,至云:惡國之惣,男
長大則殺父,女長大則殺母。忍國之惣,父母見子,如臣見君。無鼻之國,兄弟
相逢則相害。觸國之惣,子孫長大則殺之。如此之類,皆悖理害教,於事無補,
次山《中興頌》與日月爭光,若此書,不作可也,惜哉!
○次山謝表
元次山為道州刺史,作《春陵行》,其序云:“州舊四萬餘戶,經賊以來,
不滿四千,太半不勝賦稅。到官未五十日,承諸使徵求符牒二百餘封,皆曰‘失
期限者罪至貶削’。於戲!若悉應其命,則州縣破亂,刺史欲焉逃罪?若不應命,
又即獲罪戾。吾將靜以安人,待罪而已。其辭甚苦,大略云:“州小經亂亡,遺
人實困疲。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木皮。出言氣欲絕,意速行步遲。追呼尚不忍,
況乃鞭撲之。郵亭傳急符,來往跡相追。更無寬大恩,但有迫催期。欲令鬻兒女,
言發恐亂隨。奈何重驅逐,不使存活為?安人天子命,符節我所持。逋緩違詔令,
蒙責固所宜。”又《賊退示官吏》一篇,言賊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蓋蒙其傷憐
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征斂。其詩云:“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是以陷鄰境,
此州獨見全。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今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二詩憂民
慘切如此。故杜老以為:“今盜賊未息,知民疾苦,得結輩十數公,落落參錯天
下為邦伯,天下少安,立可待矣。”遂有“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之句。
今《次山集》中,載其《謝上表》兩通,其一云:“今日刺史,若無武略,
以制bao6*亂;若無文才,以救疲弊;若不清廉,以身率下;若不變通,以救時須,
則亂將作矣。臣料今日州縣堪徵稅者無幾,已破敗者實多,百姓戀墳墓者蓋少,
思流亡者乃眾,則刺史宜精選謹擇以委任之固不可拘限官次,得之貨賄出之權門
者也。”其二云:“今四方兵革未寧,賦斂未息,百姓流亡轉甚,官吏侵刻日多,
實不合使凶庸貪猥之徒,凡弱下愚之類,以貨賂權勢,而為州縣長官。”觀次山
表語,但因謝上而能極論民窮吏惡,勸天子以精擇長吏,有謝表以來,未之見也。
世人以杜老褒激之故,或稍誦其詩,以《中興頌》故誦其文,不聞有稱其表者,
予是以備錄之,以風后之君子。次山臨道州,歲在癸卯,唐代宗初元廣德也。
○光武仁君
漢光武雖以征伐定天下,而其心未嘗不以仁恩招懷為本。隗囂受官爵而復叛,
賜詔告之曰:“若束手自詣,保無他也。”公孫述據蜀,大軍征之垂滅矣,猶下
詔喻之曰:“勿以來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時自詣,則家族全,詔書手記不可
數得,朕不食言。”遣馮異西征,戒以平定安集為急。怒吳漢殺降,責以失斬將
弔民之義,可謂仁君矣。蕭銑舉荊楚降唐,而高祖怒其逐鹿之對,誅之於市,其
隘如此,《新史》猶以高祖為聖,豈理也哉?
卷十四(十七則)_容齋隨筆原文_國學 子部0

猜你喜歡

卷十四(十七則)_容齋隨筆原文_國學 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