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耒的《龜山祭淮詞二首迎神》
全文:
木梟梟兮蒼山巔,回洑重深兮其下九淵。
東風歌兮春水舞,庭肅肅兮神來下。
神來下兮翠帷舉,谷冥冥兮春山雨。
雨三休兮神三燕,游雲高兮見極蒲,安我舟楫兮君不怒。
水濱之人兮苦思君,菖蒲生兮楊柳春。
解君旗兮醉君御,聊樂一日兮莫予棄。
參考注釋
梟梟
象聲詞。呼喊聲。 漢 王充 《論衡·論死》:“聲色俱通,並稟於天,青青之色,猶梟梟之聲也。死物之色不能復青,獨為死人之聲能復自言,惑也。”
山巔
亦作“ 山顛 ”。山頂。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仰視山顛,肅何千千。”《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卒矣” 漢 鄭玄 箋:“卒者崔巍也。謂山巔之末也。” 唐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之四:“ 赤甲 白鹽 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 魯迅 《集外集拾遺·懷舊》:“山顛喬木雖略負日腳,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氣。” 蕭乾 《初冬過三峽》:“過 瞿塘峽 ,山巔積雪跟雲絮幾乎羼在一起。”
回洑
逆流迴旋貌。 唐 楊炯 《從弟去溢墓志銘》:“波瀾汩起,迴洑萬里。”
重深
(1).幽深;深邃。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西廂踟躕以閒宴,東序重深而奧祕。” 三國 魏 曹植 《離思賦》:“水重深而魚悅,林修茂而鳥喜。” 明 何景明 《白菊賦》:“迺若閒舘重深,高幕虛涼,簷蕭蕭以下月,庭藹藹而降霜。”
(2).謂困難或險阻多而大。《文選·張載<擬四愁詩>》:“願因流波超重深,終然莫致增詠吟。” 呂延濟 註:“重深阻險,喻讒佞也。” 唐 張九齡 《感遇》詩之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九淵
(1).深淵。語出《莊子·列禦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漢 賈誼 《吊屈原文》:“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 晉 葛洪 《抱朴子·清鑒》:“掇懷珠之蚌於九淵之底,指含光之珍於積石之中。” 清 唐甄 《潛書·抑尊》:“於斯之時,雖有善鳴者,不得聞於九天;雖有善燭者,不得照於九淵。”
(2).古樂歌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 唐 賈公彥 疏:“ 少昊 之樂曰《九淵》。”按,其辭早失傳, 唐 元結 曾採用其名補作樂歌。
張耒名句,龜山祭淮詞二首迎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