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佚名的《王昭君變文·其六》
全文:
昭君昨夜子時亡,突厥今朝發使忙。
三邊走馬傳胡命,萬里飛書奏漢王。
單于是日親臨哭,莫舍須臾守看喪。
解劍脫除天子服,披頭還著庶人裳。
衙官坐位刀剺面,九姓行哀截耳璫。
□□□□□□□,架上羅衣不重香。
可惜未央宮裡女,嫁來胡地碎紅妝。
首領盡如雲雨集,異口皆言鬥戰場。
寒風入帳聲猶苦,曉日臨行哭未央。
昔日同眠夜即短,如今獨寢覺天長。
何期遠遠離京兆,不憶冥冥臥朔方。
早知死若埋沙里,悔不教君還帝鄉。
參考注釋
衙官
(1).刺史的屬官。《新唐書·百官志四下》:“刺史領使,則置副使、推官、衙官、州衙推、軍衙推。”
(2).泛指下屬小官。 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 張文潛 云:‘調鼎當年終有實,論花天下更無香。’此雖未及 東坡 高妙,然猶可使 和靖 作衙官。” 清 趙翼 《翰林苑有土地祠相傳祀韓昌黎》詩:“ 屈 宋 詎稱衙官職, 欒 郤 翻充皂隸戶。”參見“ 衙官屈宋 ”。
坐位
(1) 供人坐的地方(多用於公共場所)
(2) 指椅子、凳子等可以坐的東西
給我搬個坐位兒來
剺面
以刀劃面。古代 匈奴 、 回鶻 等族遇大憂大喪,則劃面以表示悲戚。亦用以表示誠心和決心。《東觀漢記·耿秉傳》:“ 南單于 舉國發喪,剺面流血。” 唐 杜甫 《哀王孫》詩:“ 花門 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 章炳麟 《社會通詮商兌》:“雖於主權之既復,而猶當剺面事刃,尋仇無已,以效 河湟 羌 族之所為乎?”
九姓
(1).指 唐 時 回紇 所分的九個部落: 藥羅葛 胡咄葛 咄羅勿 貊歌息訖 阿勿嘀 葛薩 斛嗢素 藥勿葛 奚耶勿 。《舊唐書·回紇傳》:“ 上元 元年九月己丑, 迴紇 九姓可汗使大臣 俱陸莫達乾 等入朝奉表起居。”《剪燈餘話·江廟泥神記》:“九姓羌夷來部落,諸蕃巢穴入提封。”
(2). 唐 代 鐵勒 族分出 回紇 、 仆固 、 渾拔野古 、 同羅 、 思結 、 契苾 、 阿布思 和 骨崙屋骨 ,共九個部落,史稱九姓 鐵勒 ,簡稱九姓。《舊唐書·北狄傳·鐵勒》:“﹝ 李勣 ﹞率九姓 鐵勒 二萬騎至於 天山 。”
(3).指 隋 唐 時 中亞細亞 的 昭武 九姓。為 月氏 之後,始居 祁連山 北的 昭武城 (今 甘肅 高台縣 ),後為 突厥 所破,遷於 中亞 的 蔥嶺 一帶,其支庶分王各地,為 康 、 安 、 曹 、 石 、 米 、 何 、 火尋 、 戊地 、 史 ,世稱九姓,亦稱 昭武九姓國 。見《新唐書·西域傳下·康》。
耳璫
(1).婦女的耳飾。《後漢書·輿服志下》:“珥,耳璫垂珠也。”《敦煌變文集·王昭君變文》:“衙官坐位刀離面,九姓行哀截耳璫。”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女飾》:“耳飾在婦人,大曰環,小曰耳塞;在女曰墜,古之所謂耳璫也。”
(2).卷耳、蒼耳子的別名。 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上:“卷耳……葉清白色,似胡荽,白華,細莖,蔓生,可煮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正如婦人耳中璫,今或謂之耳璫草。”《詩·周南·卷耳》 唐 孔穎達 疏:“卷耳草,四月中生子,如婦人耳中璫,今或謂之耳璫。”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枲耳》。
佚名名句,王昭君變文·其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