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送王昌齡之嶺南》
全文: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峴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
土毛無縞紵,鄉味有槎頭。
已抱沈痼疾,更貽魑魅憂。
數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
意氣今何在,相思望鬥牛。
參考注釋
沈痼
亦作“ 沉錮 ”。亦作“沉痼”。亦作“沉錮”。1.積久難治的病。 漢 劉楨 《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余嬰沉痼疾,竄身清 漳 濱。”《南齊書·褚淵傳》:“叨職未久,首歲便嬰疾篤,爾來沉痼,頻經危殆,彌深憂震。” 明 孟稱舜 《桃花人面》第五出:“想當初只為一杯水兒害得這十分沉錮,咱如今也不願做一個並塚鴛鴦、連理樹枝、比目游魚。” 清 戴名世 《潘木崖先生詩序》:“小子退自思,不幸遭憂患,有膏肓沉痼之疾。”
(2).用以比喻積久難改的陋習積弊。 宋 范成大 《初入大峨》詩:“煙霞沉痼不須醫,此去真同汗漫期。” 明 張居正 《答劉凝齋書》:“武弁遊民,私買賊級,乃 廣 中沉錮之病。”
魑魅
(1).古謂能害人的山澤之神怪。亦泛指鬼怪。《漢書·王莽傳中》:“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 顏師古 註:“魑,山神也。魅,老物精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捎魑魅,斮獝狂。” 薛綜 註:“魑魅,山澤之神。”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須藏怪須懾。” 清 唐孫華 《時世公子行》:“生獰面目驕橫色,如睹魑魅逢山臊。”
(2).常喻指壞人或邪*惡勢力。 明 徐復祚 《投梭記·獲醜》:“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奮。” 廬隱 《或人的悲哀》:“他們不用鏡子,照他們魑魅的怪狀。”
(3).指荒涼、邊遠的地區。語本《左傳·文公十八年》:“投諸四裔,以御螭魅。” 宋 蘇軾 《到常州謝表》之一:“已分沒身,寄殘骸於魑魅;敢期擇地,收暮景於桑榆。”參見“ 螭魅 ”。
孟浩然名句,送王昌齡之嶺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