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山原文
吏役滄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禿誰使,鄉人語其由。
一狙山上鳴,一狙從之游。
相匹乃生子,子眾孫還稠。
山中草木盛,根實始易求,攀挽上極高,屈曲亦窮幽。
眾狙各豐肥,山乃盡侵牟。
攘爭取一飽,豈暇議藏收。
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
稍稍受咋齧,一毛不得留。
狙雖巧過人,不善操耡耰。
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似偷。
嗟此海山中,四顧無所投。
生生未雲已,歲晚將安謀。
詩詞問答
問:禿山的作者是誰?答:王安石
問:禿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公出航行在大海,望見海中有座小一,一暫時拋錨停舟。
我真弄不明白是什麼人把一弄得如此)禿,本地人詳細告訴我其中根由。
當年有隻雄猴在一上鳴叫,又有隻雌猴跟隨它嬉遊。
二猴交合生子,子多孫輩更稠。
一中草木繁盛,吃的不用發愁。
群猴攀登拉扯,直上一頂,也曾曲折出入於一林深幽。
個個吃得肥胖,一卻被侵奪摧殘不休。
它們你爭我搶以求一飽,哪裡顧得上收藏保留!
大猴子已感到難過,小猴子也已發愁。
一漸漸被啃嚼一盡,)禿禿一毛不留。
猴子雖然機巧過人,卻不會手持農具耕田種收。
它們喜歡吃的是果實穀類,只知把現成的東西享受。
可嘆這一處在茫茫大海,四面是水,無處可投。
猴子們生殖沒個窮盡,將來怎么善後?
注釋
1.禿一:)禿禿的一,沒有草木樹林。
2.吏役:因公出外。
3.滄海:大海。
4.瞻:看見。
5.鄉人:當地的人。
6.狙:猴子。
7.相匹:指男女相配。
8.根實:植物的根和果實。
9.侵牟(móu):侵奪。
10.攘(rǎng)爭:爭奪。
11.藏收:收藏保留。
12.稍稍:漸漸。
13.咋齧(zǎ niè):啃嚼。
14.鋤耰(yōu):農具。
15.偷:苟且。
16.生生:繁殖不停。
17.雲已:休止。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寓言詩。唐柳宗元曾作過一篇《憎王孫文》,對別名王孫的猴子大加撻伐,說它們“竊取人食,皆知自實其嗛。山之小草木,必凌挫折挽,使之瘁然後已。故王孫之居山恆蒿然”。王安石這首詩,很可能是受了柳宗元的啟發。
詩寫得明白如話,說自己在海上看見一座光禿禿的山,一打聽,原來山上住著一大群猴子,只知摧殘,不知愛惜,更不知收藏播種,卻越生越多,以致山上草木都被吃光弄死,生活沒有了著落。是寓言詩,自然有它的寓意。王安石沒有像白居易寫新樂府那樣,直接說明自己作詩意圖、所諷刺的對象,後世便自己去尋求解釋。金性堯先生《宋詩三百首》解釋說:“這是一首寓言詩,從首句吏役說開,諷諭大小官吏不顧公家的積累,巧取豪奪,終於使國庫一毛不留,成為禿山。”這是從傳統的諷刺統治階級荒淫無恥論上展開,不失為一種合理的解釋。讀這首詩,至少還可以從中悟出兩點啟發與教訓:其一,人們必須愛護自然資源,注意培育與發展,不能任意摧殘,如同詩里的猴子一樣,攀援窮幽,日益侵牟,最終弄得山上一毛不長,受害的還是自己;其二,人們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自然資源有限,而“生生未雲已”、“子眾孫還稠”,終將坐吃山空,到後來噬臍莫及。
從藝術上來說,這首詩在王安石的作品中算不上好詩;從思想上來說,它能引起人們在多方面儆戒,是很可貴的。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 思其人,至其鄉;其處在,其人亡。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九》
- 雨暗殘燈棋散後,酒醒孤枕雁來初。
-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 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戴聖《禮記·祭義》
- 逞奸謀事,事難必其穩重,可惜他徒自壞心。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五一則》
- 俯瞰黃河小,高懸白雪清。胡秉正《詠賀蘭山》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葉紹翁《遊園不值》
-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史青《應詔賦得除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