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近無李白訊息)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原文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詩詞問答

問:不見(近無李白訊息)的作者是誰?答:杜甫
問: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不見(近無李白訊息)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杜甫不見(近無李白訊息)書法欣賞

杜甫不見(近無李白訊息)書法作品欣賞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沒有見到李白已經好久,他佯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殺了他,只有我憐惜他是個人才。
文思敏捷下筆成詩千首,飄零無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讀書的舊居,頭髮花白了就應該歸來。

注釋
“李生”句:李生,指李白。杜甫與李白天寶四載(745年)在山東兗州分手後,一直未能見面,至此已有十六年。
佯(yáng)狂:故作顛狂。李白常佯狂縱酒,來表示對污濁世俗的不滿。
“世人”句: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獲罪,系獄潯陽,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認為他有叛逆之罪,該殺。
憐才:愛才。
匡山:指四川彰明縣(今江油縣)境內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讀書於此。
“頭白”句:李白此時已經61歲。杜甫這時在成都,李白如返回匡山,久別的老友就可以相見了,故云歸來。

詩文賞析


  這首詩寫於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詩用質樸的語言,表現了對摯友的深情。
  開頭一句,突兀陡起,好象蓄積於內心的感情一下子迸發出來了。“不見”二字置於句首,表達了渴望見到李白的強烈願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強調思念時間之長。杜甫和李白自天寶四載(745)在兗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沒有見面了。
  緊接著第二句,詩人便流露出對李白懷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憐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滿現實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時的接輿。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並常常吟詩縱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羈的態度來抒發欲濟世而不得的悲憤心情。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人卻不得不“佯狂”,這實在是一個大悲劇。“佯狂”雖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卻深深地理解和體諒李白的苦衷。“真可”兩字修飾“哀”,生動地傳達出詩人無限嘆惋和同情的心事。
  這種感情在頷聯中得到進一步展現。這兩句用了一個“反對”,產生了強烈對比的藝術效果。“世人”指統治集團中的人,永王璘一案,李白被牽連,這些人就叫嚷要將“亂臣賊子”李白處以極刑。這裡“皆欲殺”和“獨憐才”,突出表現了杜甫與“世人”態度的對立。“憐”承上“哀”而來,“憐才”不僅是指文學才能,也包含著對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一詩,以蘇武、黃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賈誼、孔子之典來寫他政治抱負不能實現的悲劇。而這種悲劇也同樣存在於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不也是“世人”的不公嗎?“憐才”也是憐己。共同的遭遇使兩位摯友的心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了,這就是杜甫深切哀憐的根本原因。
  頸聯宕開一筆,兩句詩是對李白一生的絕妙概括,勾勒出一個詩酒飄零的浪漫詩人的形象。杜甫想像李白在飄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許能澆其塊壘,慰其憂愁。這一聯仍然意在寫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層地抒發了懷念摯友的綿綿情思。
  深情的懷念最後化為熱切的呼喚:“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詩意承上“飄零”而來,杜甫為李白的命運擔憂,希望他葉落歸根,終老故里,聲聲呼喚表達了對老友的深長情意。“匡山”,指綿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時讀書於此,這時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歸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開頭慨嘆“不見”,結尾渴望相見,首尾呼應,全詩渾然一體。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飾。律詩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結合,胡應麟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如五言律體,前起後結,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詩藪》)杜甫往往打破這種傳統寫法,“通篇一字不粘帶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這首詩就是用的傾訴心曲的寫法,不裝點景物,感情深厚,同樣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採用這種寫法必然要吸收口語、散文的成分入詩,首先是剝落華藻,語言質樸自然,如本詩語言看似平常,卻寫出了對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過散文化使精工整飭的律體變得靈活多姿,便於傳情達意,如本詩用虛字轉折詩意,使對偶不切等。這種律詩改變了傳統的妃青儷白、四平八穩的老調,增強了律詩的表現力。
(黃寶華)

詩詞推薦

  • 唐兒歌(杜豳公之子)

    李賀唐代〕頭玉磽磽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光踏半臂。東家
  • 贈別從甥高五

    李白唐代〕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璵璠。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能成吾宅相,不減魏陽元。自顧寡籌略,功名安所存。五木
  • 汴京紀事二十首 其七

    劉子翬宋代〕空嗟覆鼎誤前朝,骨朽人間罵未銷。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風楊柳太師橋。
  • 金字經·樵隱

    馬致遠元代〕擔挑山頭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隱去來。柴,買臣安在哉?空岩外,老了棟樑材。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原文_不見(近無李白訊息)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越女採蓮秋水畔

    歐陽修宋代〕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鸂鶒灘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
  • 種樹郭橐駝傳

    柳宗元唐代〕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
  • 題明王打球圖

    晁說之宋代〕閶闔千門萬戶開,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齡已去韓休死,無復明朝諫疏來。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原文_不見(近無李白訊息)的賞析_古詩文
  • 小星

    佚名先秦〕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
  • 俠客行(一作齊梁體)

    溫庭筠唐代〕欲出鴻都門,陰雲蔽城闕。寶劍黯如水,微紅濕餘血。白馬夜頻嘶,三更霸陵雪。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原文_不見(近無李白訊息)的賞析_古詩文
  • 廣宣上人頻見過

    韓愈唐代〕三百六旬長擾擾,不衝風雨即塵埃。久慚朝士無裨補,空愧高僧數往來。學道窮年何所得,吟詩竟日未能回。天寒
  • 六么令·綠陰春盡

    晏幾道宋代〕綠陰春盡,飛絮繞香閣。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一寸狂心未說,已向橫波覺。畫簾遮幣。新翻曲妙,暗許閒
  • 牧童 / 令牧童答鍾弱翁

    呂岩宋代〕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原文_不見(近無李白訊息)的賞析_古詩文
  • 雪中偶題

    鄭谷唐代〕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原文_不見(近無李白訊息)的賞析_古詩文
  • 神童莊有恭

    佚名〔〕粵中莊有恭,幼有神童之譽。家鄰鎮粵將軍署,時為放風箏之戲,適落於將軍署之內宅,莊直入索取。諸役以其幼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原文_不見(近無李白訊息)的賞析_古詩文
  • 大叔于田

    佚名先秦〕叔于田,乘乘馬。執轡如組,兩驂如舞。叔在藪,火烈具舉。袒裼暴虎,獻於公所。將叔勿狃,戒其傷女。叔于田
  • 爭臣論

    韓愈唐代〕或問諫議大夫陽城於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於人也。行古人之道,居於晉之鄙。晉之鄙人
  • 菩薩蠻(夏景回文)

    蘇軾宋代〕火雲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雲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閒照晚妝殘。殘妝晚照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原文_不見(近無李白訊息)的賞析_古詩文
  • 魏公子列傳

    司馬遷兩漢〕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
  • 胡無人行

    吳筠唐代〕劍頭利如芒,恆持照眼光。鐵騎追驍虜,金羈討黠羌。高秋 * 月,胡地早風霜。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原文_不見(近無李白訊息)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遷鶯·清明節

    薛昭蘊唐代〕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馬驕泥軟錦連乾,香袖半籠鞭。花色融,人竟賞,儘是繡鞍朱鞅。日斜無計更留連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原文_不見(近無李白訊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