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郡城送明卿之江西原文
青楓颯颯雨淒淒,秋色遙看入楚迷。誰向孤舟憐逐客?白雲相送大江西。
詩詞問答
問:於郡城送明卿之江西的作者是誰?答:李攀龍
問:於郡城送明卿之江西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李攀龍於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陣陣寒風,綿綿細雨將江邊青楓吹打得颯颯作響。遙看水天相接處的楚天,雨中秋色,一片迷濛。
有誰會到這孤舟上可憐被放逐的你呢,只有白雲一路相伴,送你到大江以西。
注釋
郡城:指濟南府(今山東濟南市)。明卿:吳國倫的字,興國(今江西興國縣)人,“後七子”之一。
颯颯(sà):風雨聲。青楓颯颯:指吳將往之地。
楚:指江西,古為南楚。
憐,憐惜,這裡有同情的意思。
逐客:指貶逐出京的官員,此謂吳國倫。
白云:這裡是說自己心隨白雲送吳遠赴江西貶所,表示對吳的同情。
詩文賞析
“青楓颯颯雨淒淒,秋色遙看入楚迷。”陣陣寒風,綿綿細雨,將江邊青楓吹打得颯颯作響。遙看水天相接處的楚天,雨中秋色,一片迷濛。首句從時節、送別地點及風聲雨景,層層渲染一種愁情,烘托出一個特定的場景。秋天本來就是令人傷感的季節,“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離別的地點、環境也令人消魂。《楚辭·招魂》曰:“湛湛江水兮上有風。”唐人張繼《楓橋夜泊》也寫道:“江楓漁火對愁眠。”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有句云:“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青楓”,除了暗示分別、在江邊外,還透露出一股飄泊的愁情,而此時之秋風秋雨更是愁煞人也。由此可見,第一句“青楓颯颯雨淒淒”,只七個字,實融進了古人不少意境,有豐富含蘊,它自然而委婉地映襯出一對好友離別時低徊悱惻、依依不捨的感情。
第二句“秋色遙看入楚迷”,寫得更有味了。此句循著上句意脈,將那悠悠愁思形象化地向縱深推進一層。這裡的“楚”,指友人貶謫地江西。“迷”字用得極妙,既是當時現場景色的真實描寫,點染出淒淒秋雨 * 有的迷濛景色,又暗示離人前途的渺茫,自然界的風雨常使人聯想到政治風雨,詩人對好友今後的命運怎能不擔憂呢?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雲相送大江西。”當然,作為一個“逐客”,比一般浪跡天涯的遊子有更多的寂寞感和孤獨感。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平日接近的親友都疏遠了。現在獨自乘著西行的船,漂泊異地他鄉,成了天地一孤舟了。詩人對此怎不感嘆,於是發問道:如今有誰同情他,又有誰來送行呢?詩人站在江邊,望著友人的“孤舟”漸行遠。忽然好像發現了什麼,啊,原來那孤帆遠影上空,飄浮著一朵白雲!多情的白雲啊,您代我相送明卿兄一直到大江的西岸吧!“白雲相送大江西”這句詩,堪稱神來之筆。它是飽含著惜別之情的抒情筆法,又使人想像到當時詩人目送孤舟遠去之景。筆意灑脫,與上句“孤舟逐客”聯繫起來,又傳出一種淒涼之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脫脫《宋史·列傳·卷一百一十七》
-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運算元·詠梅》
-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老子《老子·道經·第二十八章》
- 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
-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題北榭碑》
-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 郎到斷橋須有路,儂住處,柳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