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黃河六韻原文
雨霽物熙春,風恬波靜淪。
綵棚叩靈瀆,畫舫發通津。
惠濟瞻前見,慈寧奉四巡。
安瀾一川喜,彼岸片時臻。
天意昭恩佑,人情愜愛親。
自維何以荅,勤政與仁民。
詩詞問答
問:渡黃河六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渡黃河六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渡黃河六韻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五
2. 渡河時有司於北岸具?棚為躬祀河神之所瓣香展敬始登舟徑渡
參考注釋
熙春
(1) 明媚的春天
(2) 同“熙春茶”
恬波
(1).平息波瀾。 晉 王嘉 《拾遺記·軒轅黃帝》:“變乘桴以造舟楫,水物為之祥踴,滄海為之恬波。”
(2).喻使局勢平靜。《晉書·劉弘傳論》:“一州清晏,恬波於沸水之中;百城安堵,靜祲於稽天之際。”《宋書·孝武帝紀》:“今息警夷嶂,恬波 河 渚,棧山航海,鄉風慕義。”
畫舫
裝飾華麗的遊船
通津
(1).四通八達之津渡。《梁書·武帝紀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靈一上人》詩:“ 西陵 遇風處,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後山家始見桃花》詩:“閒宜臨淺水,暖欲傍通津。”
(2).喻顯要的職位。 晉 陶潛 《詠三良》:“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 唐 司空圖 《榜下》詩:“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將文字競通津。”
惠濟
寺廟名。取“施恩於民,普渡眾生”義
額曰“惠濟”。——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安瀾
(1).水波平靜。比喻太平。《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李善 註:“瀾,水波也,安瀾,以喻太平。”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帥閫賓賢》:“用之將帥,必能扶弱鼎於安瀾;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於袵席。” 清 梁清標 《送張伯珩同年按蜀》詩:“按部諸侯爭負弩,洗兵 三峽 見安瀾。”福州評話《老漁翁殲敵記》:“紅旗飄飄河山壯麗,漁鄉繁盛海國安瀾。”
(2).謂使河流安穩不泛濫。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將來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專主安瀾,漕專主海運而後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築土壩,保固隄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
一川
(1).一條河流。《漢書·溝洫志》:“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贛水》:“ 豫章水 出 贛縣 西南而北入 江 ,蓋控引眾流,總成一川。”
(2).一片平川;滿地。多用於形容自然景色。 唐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詩之一:“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 宋 賀鑄 《青玉案》詞:“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元 趙顯宏 《滿庭芳·耕》曲:“耕田看書,一川禾黍,四壁桑榆, * 也有歡娛處,莫説其餘。”
彼岸
(1) 另一邊,對岸
大西洋彼岸
(2) 比喻所追求和嚮往的一種境界
到達理想的彼岸
(3) 佛教。認為脫離塵世煩惱、取得正果之處
片時
一會兒
天意
(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說新語·自新》
(2) 情面;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3) 恩惠,情誼
做個人情
(4) 贈品、禮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了。——《紅樓夢》
愛親
(1).愛昵親屬。《國語·晉語一》:“自 桓叔 以來,孰能愛親,唯無親,故能兼 翼 。”
(2).指受愛昵的親屬。《漢書·文三王傳贊》:“ 梁孝王 雖以愛親故,王膏腴之地,然會 漢 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殖其貨財,廣其宮室車服。” 顏師古 註:“太后愛子而帝親弟,故曰愛親。”
(3).愛父母、尊長。《孝經·天子》:“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4).敬愛親近。 宋 歐陽修 《永春縣令歐君墓表》:“乾德之人,初未識學者,見此三人,皆尊禮而愛親之。”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勤政
勤勞於政事。 晉 成公綏 《賢明頌》:“王用勤政,萬國以虔。” 清 葉廷琯 《吹網錄·三河縣遼碑》:“是時 耶律氏 國勢已衰,而縣令猶知勤政愛民。”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世祖畫牛》:“ 章皇 勤政之暇,尤善繪事。”
仁民
將仁愛和仁義施之於人。《孟子·盡心上》:“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清 曾國藩 《答劉孟容書》:“親親與民殊,仁民與物殊,鄉鄰與同室殊。”
標籤: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