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城早秋原文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詩詞問答
問:軍城早秋的作者是誰?答:嚴武
問:軍城早秋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軍城早秋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嚴武軍城早秋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昨夜蕭瑟的秋風吹入關塞,極目遠望,只見寒雲低壓,月色清冷滿照西山。
一再催促手下勇猛的將士追擊敵人,不要讓敵人一兵一馬從戰場上逃回。
注釋
漢關:漢朝的關塞,這裡指唐朝軍隊駐守的關塞。
朔雲邊月:指邊境上的雲和月。月:一作“雪”。朔:北方。邊:邊境。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的岷山,是當時控制吐蕃內侵的要地。
更催:再次催促。飛將:西漢名將李廣被匈奴稱為“飛將軍”,這裡泛指嚴武部下作戰勇猛的將領。驕虜:指唐朝時入侵的吐蕃軍隊。
莫遣:不要讓。
沙場:戰場。
詩文賞析
《軍城早秋》載於《全唐詩》卷二六一。下面是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其鈞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這首《軍城早秋》,一方面使讀者看到嚴武作為鎮守一方的主將的才略和武功,另一方面也表現了這位統兵主將的詞章文采,能文善武,無怪杜甫稱其為“出群”之才。
詩的第一句“昨夜秋風入漢關”,看上去是寫景,其實是頗有寓意的。我國西北和北部的少數民族的統治武裝,常於秋高馬肥的季節向內地進犯。“秋風入漢關”就意味著邊境上的緊張時刻又來臨了。“昨夜”二字,緊扣詩題“早秋”,如此及時地了解“秋風”,正反映了嚴武作為邊關主將對時局的密切關注,對敵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著寫詩人聽到秋風的反映,這個反映是很有個性的,他立即注視西山,表現了主將的警覺、敏感,也暗示了他對時局所關注的具體內容。西山,寒雲低壓,月色清冷,再加上一個“滿”字,就把那陰沉肅穆的氣氛寫得更為濃重,這氣氛正似風雲突變的前兆,大戰前的沉默。“眼中形勢胸中策”(宗澤《早發》),這是一切將領用兵作戰的基本規律。所以詩的前兩句既然寫出了戰雲密布的“眼中形勢”,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詩中略去這一部分內容,正表現了嚴武是用兵的行家。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更催”二字暗示戰事已按主將部署勝利展開。兩句一氣而下,筆意酣暢,字字千鈞,既顯示出戰場上勢如破竹的氣勢,也表現了主將剛毅果斷的氣魄和勝利在握的神情,而整個戰鬥的結果也自然寓於其中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王夫之《董齋詩話》)。
如果把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內容放在一起來看,就會發現中間有著很大的跳躍。了解戰爭的人都知道,一個閉目塞聽、對敵情一無所知的主將,是斷然不會打勝仗的,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戰前主將對敵情的敏感和了解的程度。詩的一、二句景中有情,顯示出主將準確地掌握了時機和敵情,這就意味著已經居於主動地位,取得了主動權,取得了克敵制勝的先決條件,這一切正預示著戰爭的順利,因而,勝利也就成了人們意料中的結果,所以讀到三、四句非但沒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種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滿足。這首詩寫得開闔跳躍,氣概雄壯,乾淨利落,表現出地道的統帥本色。
詩的思想感情、語言風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個性特徵。這不是一般詩人所能寫得出的。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識時務者為俊傑,昧先幾者非明哲。程登吉《幼學瓊林·卷三·人事》
-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 血染紅箋,淚題錦句。西湖豈憶相思苦。劉將孫《踏莎行·閒遊》
- 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張炎《解連環·孤雁》
-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
-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及後人《韓非子·五蠹》
-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 建官惟賢,位事惟能。佚名《尚書·周書·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