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作者:佚名 朝代:南北朝

敕勒歌原文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詩詞問答

問:敕勒歌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敕勒歌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問:敕勒歌是什麼體裁?答:樂府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草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與草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譯文二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陰山腳下。
天空北氈制的圓頂草帳篷,籠罩著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於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注釋
《敕勒歌》:敕勒(chì 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一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帶稱為敕勒川。
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穹廬(qióng 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籠蓋四野(yǎ):籠蓋,另有版本作“籠罩”(洪邁《容齋隨筆》卷一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蒼蒼:青色。蒼,青。天蒼蒼:天藍藍的。
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見(xiàn):同“現”,顯露。

詩文賞析


南北朝民歌具有顯著的差異,前者輕艷綺麗.委婉 * ,一如江南少女,多情而溫柔;後者粗獷雄放,剛勁有力,恰似塞北健兒,勇悍率真,豪爽坦直。若用西洋美學概念來表示,前者屬於“優美”的類型,後者則更具“崇高”的傾向。這種審美趣味上的差異,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我們不妨從《敕勒歌》來作些分析,這對理解《敕勒歌)本身也是有意義的。
敕勒是古代中國北部的少數民族部落,它的後裔融入了今天的 * 爾族.這首詩就是敕勒人當日所唱的牧歌。不過,北朝時敕勒族活動的地域不在今天的新疆,而是在內蒙古大草原上。
前四句是對他們的生活環境的詠唱。“敕勒川”,不知是今天的哪一條河流,而且即使在當時,也未必是一個固定的專名,恐怕只是泛指敕勒人聚居地區的河川罷了。陰山,又名大青山,座落在內蒙古高原上,西起河套,東接內興安嶺,綿亘千里。敕勒人歌唱起他們所生活的土地時,就以這樣一座氣勢磅礴、雄偉無比的大山為背景。就具體的地理位置而言,這樣說未免有些含糊,但作為詩的形象,一開始就呈現出強大的氣勢和力量。接下去,詩人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蒼茫遼闊的圖卷: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滿眼青綠,無邊無際地延伸開去,只有那同樣遼闊的天宇,如同氈帳一般從四面低垂下來,罩住浩瀚的草原。如此風光,使人心胸開張,情緒酣暢。
在江南,山嶺起伏,河流曲折,植被豐富多彩,景觀充滿細部的變化,人的注意力,也就容易被一山一水,甚至一草一木所吸引,形成細膩的審美感受,關注於色彩與線條的微妙韻味。而在北方,特別是在大草原上,自然景觀是單純的,色彩和線條也沒有多少變化。由於缺乏可供細細觀賞的東西,於是抬眼就望到天際,開口就是粗豪的調子。
這裡面還有一種不易察覺的因素在起作用。草原上的人,是沒有土地私有觀念的。他們逐水草而居,天地之間,凡可放牧的地方,都可以視為自己的家。即使,由於習慣,由於不同的種族分別占有了各自的疆域,他們的活動也有一定範圍,這範圍也決不像農業地區、尤其是江南地區人們日常活動的範圍那么狹小:一座村莊、幾所房屋、若干畝土地。在視界裡,牧民的“家”仍舊是無邊無際的。這種生活.培養了草原上人們自由豪放的性格,也培養了壯麗的美感。他們不會像江南人那樣,歌唱小小荷塘里嬌艷的蓮花,村頭路旁婀娜的柳絲;在他們的感覺中,敕勒人共同擁有著望不到盡頭的大山,望不到盡頭的河流,望不到盡頭的草原,而天恰似“穹廬”(現在所說的蒙古包),籠蓋著他們共同的“家”,他們便謳歌這樣的“家”。
“天蒼蒼,野茫茫”,仍然以渾渾浩浩的筆調寫景,但這已經是為下一句作背景了。“風吹草低見牛羊”是畫龍點睛的一筆,我們看到在蒼蒼茫茫的天地之間,風吹拂著豐茂的草原。時而在這裡,時而在那裡,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畫面開闊無比,而又充滿動感,瀰漫著活力。詩沒有寫人,但讀者不會不意識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們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們,才能給蒼茫大地帶來蓬勃生機,帶來美的意蘊。在詩中,我們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壯闊,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們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性格。那是未被農業社會文明所馴服、所軟化的充滿原始活力的人性。
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人不斷得到新的東西,也不斷失去原有的東西。因而,就像成年人經常回顧童年的歡樂,生活在發達的文明中的人們,常常會羨慕原始文明的情調。《敕勒歌》在重視詩的精美的中國文人中,也受到熱烈的讚美,原因就在於此吧?前不久,電影《紅高梁》大放異彩,歌壇“西北風”勁吹不息,也是類似的現象。但是,當江南人嚮往草原的壯闊的時候,草原上的人們又何嘗不嚮往江南的溫媚?人類的生活極其豐富,美感也同樣是豐富的。最可厭的態度,就是在各種不同的藝術風格之間,隨意拿一種來否定另一種。
《敕勒歌》是牧人的歌唱,而我們如今只能閱讀它的歌辭而無法欣賞它
的曲調,實在遺憾。一個著名的傳說也許可以稍微彌補這一遺憾:據說,在公元646年,統治中國北部的東魏和西魏兩個政權之間爆發一場大戰,東魏喪師數萬。軍心渙散,主帥高歡為安定軍心,在宴會上命大將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這個故事令人想像:《敕勒歌》的歌聲,該是多么雄壯豪放?又據史書記載,這首歌辭原是鮮卑語,很早就譯成了漢語。但斛律金是敕勒族人,他應該會用敕勒語唱。大約因為東魏貴族多為鮮卑人,他才用鮮卑語演唱。也就是說,這首古老的歌辭,是經過了兩重翻譯的。那么,最初的歌辭又是什麼樣的?真是令人神往.
(賀聖逮)

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遊牧民族的生活。

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最後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一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裡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全詩寥寥二十餘字,就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

這首詩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宋詩人黃庭堅說這首民歌的作者“倉卒之間,語奇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山谷題跋》卷七)。因為作者對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點,不必用力雕飾,藝術效果就很好。

標籤:古詩三百首讚美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詩詞推薦

  • 豐樂亭遊春·其三

    歐陽修宋代〕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汾沮洳

    佚名先秦〕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
  • 寄蜀中薛濤校書

    王建唐代〕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於今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初夏遊張園

    戴復古宋代〕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棫樸

    佚名先秦〕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趣之。濟濟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涇舟,烝徒楫之。
  •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賀知章唐代〕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酒

    蘇軾宋代〕我觀文忠公,四子皆超越。仲也珠徑寸,照夜光如月。好詩真脫兔,下筆先落鶻。知音如周郎,議論亦英發。文章
  • 聞鷓鴣

    尤侗清代〕鷓鴣聲里夕陽西,陌上征人首盡低。遍地關山行不得,為誰辛苦盡情啼?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鄉村四月

    翁卷宋代〕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絕句

    王庭筠元代〕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核舟記

    魏學洢〔明代〕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
  • 遊子吟

    孟郊唐代〕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歸園田居 其一

    陶淵明魏晉〕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方宅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相鼠

    佚名先秦〕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李延年歌

    李延年兩漢〕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獨坐敬亭山

    李白唐代〕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張衡傳

    范曄兩漢〕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
  • 上邪

    佚名兩漢〕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二

    姜夔宋代〕美人台上昔歡娛,今日空台望五湖。殘雪未融青草死,苦無麋鹿過姑蘇。
  •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

    盧綸唐代〕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
敕勒歌原文_敕勒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