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魯見狄博通原文
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游江東。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是無長風。
詩詞問答
問:東魯見狄博通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東魯見狄博通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東魯見狄博通是什麼體裁?答:七古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東魯見狄博通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去年我們相別,有人傳話說您游江東去了。
又說您掛帆東海,直渡滄溟,一路上平安無事,風平浪靜。
注釋
東魯:魯郡之別稱,唐屬河南道,即今山東兗州市。如魯國、魯中等。
狄博通:戶部郎中光濟之孫,李白的好友。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是梁國公狄仁傑的孫子。
江東:長江流至蕪湖,呈南北走向,江以東為遼東,即今安徽、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區。
掛席:掛風帆。
滄海:此指東海。
卻來:返回之意。
“謂言”:這兩句意為:本說渡海,而今返回,當是無長風之故。
詩文賞析
“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游江東”運用鋪敘手法,講述詩人與久別重逢的友人狄博通的親切慰問,突顯出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別我向何處”、“傳道游江東”為李問狄答,增加了詩人與朋友間的相思離別之苦。詩詞新穎別致、平淡無奇,又給人以信增親切之感,似是客套之話而實為肺腑之言。
“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是無長風”緊扣上文,拉近朋友之間的距離,字裡間處處充溢著詩人對友人狄博通的關愛之情,噓寒問暖,無微不至,抒寫了詩人對友人狄博通的深切懷念和重逢的喜悅之情。“度滄海”能表達李白凌雲之志,“長風”,則形容在大浪襲來時的情景,飄逸灑脫,無拘無束,豪情萬丈。詩人運用“長風破浪”的意象來表達自己高遠的志向,這恰恰是突顯出詩人所追求的人生氣質。比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
全詩四句二十八字,廖廖數句就刻畫出詩人與久別重逢友人狄博通的深厚友情,深深地印在了讀者的心上,足見李白清新脫俗的詩風。此詩語言通俗易懂、言簡意賅、信口成章,借用“掛席”、“度”、“滄海”、“長風”等有巨大氣勢的事物和表現大起大落的動詞,使得詩意具有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氣勢,生動詼諧地描寫了友人狄博通“掛席度滄海”、“游江東”的形象,亦似是喻已,側面襯托出詩人不滿足於“孤臣孽子”的現狀,嚮往著“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凌雲壯志、沖天豪情,表達了詩人剛正不阿的高尚品格,想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
此詩字裡間處處充溢著詩人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體現了李白與友人狄博通之間相互關心的真摯友誼,抒寫出詩人見到從江東歸來的好友狄博通的欣喜心情。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弗愛弗利,親子叛父。劉安及其門客《淮南子·繆稱訓》
-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劉向《說苑·雜言》
- 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曹植《贈徐幹詩》
- 箴者,針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針石也。劉勰《文心雕龍·銘箴》
- 量大禍不在,機深禍亦深。佚名《增廣賢文·下集》
-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乾愁不倚李清照《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
-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 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 萬頃風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蘇軾《浣溪沙·萬頃風濤不記蘇》
- 恨入空帷鸞影獨,淚凝雙臉渚蓮光,薄情年少悔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