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州畫像記

作者:蘇洵 朝代:宋代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

至和元年秋,蜀人傳言有寇至,邊軍夜呼,野無居人,謠言流聞,京師震驚。方命擇帥,天子曰:“毋養亂,毋助變。眾言朋興,朕志自定。外亂不作,變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競,惟朕一二大吏。孰為能處茲文武之間,其命往撫朕師?”乃推曰:張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親辭,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歸屯軍,撤守備,使謂郡縣:“寇來在吾,無爾勞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慶如他日,遂以無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於淨眾寺,公不能禁。

眉陽蘇洵言於眾曰:“未亂,易治也;既亂,易治也;有亂之萌,無亂之形,是謂將亂,將亂難治,不可以有亂急,亦不可以無亂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墜於地。惟爾張公,安坐於其旁,顏色不變,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無矜容。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爾張公。爾繄以生,惟爾父母。且公嘗為我言‘民無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變,於是待之以待盜賊之意,而繩之以繩盜賊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於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賴之身,而棄之於盜賊,故每每大亂。夫約之以禮,驅之以法,惟蜀人為易。至於急之而生變,雖齊、魯亦然。吾以齊、魯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齊、魯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於法律之外,以威劫齊民,吾不忍為也。’嗚呼!愛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見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蘇洵又曰:“公之恩在爾心,爾死在爾子孫,其功業在史官,無以像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則何事於斯?雖然,於我心有不釋焉。今夫平居聞一善,必問其人之姓名與其鄉里之所在,以至於其長短大小美惡之狀,甚者或詰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見其為人。而史官亦書之於其傳,意使天下之人,思之於心,則存之於目;存之於目,故其思之於心也固。由此觀之,像亦不為無助。”蘇洵無以詰,遂為之記。

公,南京人,為人慷慨有大節,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屬。系之以詩曰:天子在祚,歲在甲午。西人傳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謀夫如雲。天子曰嘻,命我張公。公來自東,旗纛舒舒。西人聚觀,於巷於塗。謂公暨暨,公來於於。公謂西人“安爾室家,無敢或訛。訛言不祥,往即爾常。春而條桑,秋爾滌場。”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駢駢。公宴其僚,伐鼓淵淵。西人來觀,祝公萬年。有女娟娟,閨闥閒閒。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來,期汝棄捐。禾麻芃芃,倉庾崇崇。嗟我婦子,樂此歲豐。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歸,公敢不承?作堂嚴嚴,有廡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纓。西人相告,無敢逸荒。公歸京師,公像在堂。

詩詞問答

問:張益州畫像記的作者是誰?答:蘇洵
問:張益州畫像記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張益州畫像記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宋仁宗至和元年的秋天,有謠言從四川一帶傳過來,說是敵人要侵犯邊界,駐邊軍士夜裡都惶恐不堪,老百姓基本上逃跑了。謠言四起,震動了京城。皇上正準備選派、任命禦敵的將帥,天子說:“別造成大的禍亂,也不要促成事變。雖然現在謠言很猖狂,但我已經打定主意了,外患是不會造成大災難的,事變是在內部引起來的。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也不可以付諸武力解決。只需要派一兩個大臣前去就能處理好的。誰能夠處理好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去帶領軍隊?”於是眾人推薦說:“張方平恰好是合適的人選。”天子贊同道:“好!”張公卻藉口要奉養父母拒絕前去,但是皇上沒有批准他的請求,於是他就出發前去了。
  十一月才到達蜀地。就在他上任的當天,就下命令讓駐軍回去,並解散守備人員,他還派人對郡縣長官說:“敵寇由我來對付,你們就不必勞心了。”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還和以前一樣慶賀新春,一直都沒有什麼敵寇前來入侵。很快到了第三年的正月里,百姓私下裡商量在淨眾寺里擺放張公的像,張公沒有阻止住百姓的這一行動。
  眉陽人蘇洵告訴百姓說道:“沒有發生禍亂,還是很容易控制的;禍亂已經發生了,也還是容易治理;可是已經出現了禍亂的苗子,但是還沒表現出禍亂,這種情況叫做將要發生禍亂,禍亂馬上要發生但是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是最難治理的。因為我們不可以出現了禍亂的苗子就急著去做,又不能因為禍亂還沒出現就放鬆警惕了。現在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勢,正好像是器物現在已經傾斜,可是還沒有倒地的情形。只有你們的張公,還能穩穩地坐定,面色不改,慢慢地站起來扶正器皿。扶正之後,他又慢慢地坐下,沒有一點驕傲的神色。為天子管理百姓,他能做到孜孜不倦,這就是你們的張公。你們因為張公的智慧得到了生存,他就是你們的再生父母。還有,張公曾對我說:‘老百姓的性情是可以改變的,只是要看官吏怎么對待他們。眾人傳言說,蜀地人小亂不斷。上司於是就用對待盜賊的辦法來對待這裡的老百姓,對他們用管束盜賊的刑法來約束他們。那些百姓本來就已經很害怕了,現在還用殘酷的刑法對待,這樣百姓才狠下心來拋棄父母妻兒,不顧性命,變成了盜賊,所以大亂常常發生。要是對他們施以禮儀教化的話,按照法律來差使他們,這裡的人就變成最容易管理的了。要是把他們逼急了導致變亂發生,那么即使是齊魯的百姓也會叛亂的。我用對待齊魯百姓的方法來對待他們,那么蜀人也會認為自己是齊魯有教化的人了。假如任意胡來不按法律來辦事,一味靠武力來威脅平民,我是不會幹的。’啊!愛惜蜀人是多么真誠啊,對待蜀人是多么厚道啊,在張公之前,我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大家聽了,一齊重新行禮說:“是。”
  蘇洵又說:“張公的恩情,一定要記在心裡;即使你們死了,也要讓你們的子孫記在心裡。他的豐功偉績,已經在史官的史冊上有記錄了,不需要再畫像了。況且張公不想這樣做,那又怎么辦呢?”眾人都說:“張公不會理會這些事的。就是這樣,我們的心裡很是過意不去的。就是在平時聽說有人做件好事,還要問那人的姓名和他的住處,還有那人的身形、年齡大小、面容等基本情況呢;還有一些人,還要問到他的生平愛好,是為了更好地推測他的人品。這些人也是史官寫入他的傳記里的,主要是想讓天下人不僅記在心裡,還要時刻出現在眼前。音容在人們的眼睛中時常閃現,所以才會記得更加久遠啊。因此,畫像也還是有一定意義的。”蘇洵聽了,無言以對,就為他們寫了這篇畫像記。
  張公出生於南京,為人很高潔,有高尚的節操,很有雅量,聲明傳播於天下。國家有重大事情,都可以託付給他的。在文章的末尾我作一首詩,內容如下:大宋天子坐龍廷,甲午之年日月新。忽然蜀人謠言起,邊關敵寇將興兵。朝廷良將紛如雨,文臣謀士多如雲。天子讚嘆說聲嘻,命我張公遠出征。張公方平來東方,西風獵獵大旗揚。蜀人圍觀睹風采,人山人海滿街巷。齊道張公真堅毅,神色鎮靜又安詳。張公開口諭蜀人:“各自還家且安頓,謠言莫傳自安寧。謠言不祥且勿聽,回去照常作營生。春日動手修桑枝,秋天穀場要掃清。”蜀人磕頭拜張公,稱他就像父與兄。公在蜀國園林居,草木繁茂郁蔥蔥。宴請文官與武將,擊鼓作樂咚咚響。蜀人慶賀來觀望,共祝公壽萬年長。姑娘佳麗美嬋娟,幽嫻貞靜閨房間。幼兒哇哇向人啼,牙牙學語已能言。當初張公不來蜀,你輩早已填溝壑。如今莊稼多茂盛,糧倉高聳堆滿谷。可感我們婦與子,歡歡喜喜慶豐足。張公本是朝中臣,天子左右得力人。天子下詔命返駕,張公豈敢不允承。修起殿堂好莊嚴,又有廊房又有庭。公像掛在正當中,朝服冠帶宛如真。蜀人紛紛來稟告,不敢放蕩做懶人。張公放心回京城,像掛殿堂傳美名。

注釋
張益州:宋朝南京人,字安道,官益州刺史。
傳言:相互謠傳。
以親辭:用養老的理由推辭官職。
欹(qī):傾斜。
油然:謙和謹慎的樣子。
繄:是的意思,為助詞。
屬:有所託付。
暨暨:果敢的樣子。
于于:自足的樣子。
條:修理。
駢駢:茂盛的樣子。
淵淵:象聲詞,敲鼓的聲音。
娟娟:美好。
閒閒:悠閒的樣子。
哇哇:孩子的哭聲。
芃芃(pénɡpénɡ):美貌盛。
倉庾:放谷的地方。
崇崇:高峻的樣子。
廡(wǔ):堂下的周屋。

標籤:古文觀止敘事寫人抒情

詩詞推薦

  • 蜀道難

    李白唐代〕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
  • 答武陵田太守

    王昌齡唐代〕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鄉子·洪邁被拘留

    太學諸生宋代〕洪邁被拘留,稽首垂哀告敵仇。一日忍飢猶不耐,堪羞!蘇武爭禁十九秋。厥父既無謀,厥子安能解國憂。萬里歸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集賢賓·小樓深巷狂游遍

    柳永宋代〕小樓深巷狂游遍,羅綺成叢。就中堪人屬意,最是蟲蟲。有畫難描雅態,無花可比芳容。幾回飲散良宵永,鴛衾暖
  • 山店(一作王建詩)

    盧綸唐代〕登登山路行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風動葉聲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雲。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

    秦觀宋代〕蟲聲泣露驚秋枕,羅幃淚濕鴛鴦錦。獨臥玉肌涼,殘更與恨長。陰風翻翠幔,雨澀燈花暗。畢竟不成眠,鴉啼金井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水口行舟

    朱熹宋代〕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蓬看?依舊青山綠水多。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相見歡·小鬟衫著輕羅

    周稚廉〔清代〕小鬟衫著輕羅,發如螺,睡起釵偏髻倒喚娘梳。心上事,春前景,悶中過,打疊閒情別緒教鸚哥。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縣令挽纖

    孫樵唐代〕何易於,不詳何所人及何所以進。為益昌令。縣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與賓屬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纖,易
  • 勤政樓西老柳

    白居易唐代〕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開元一株柳,長慶二年春。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訴衷情·眉意

    歐陽修宋代〕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李白唐代〕廓落青雲心,結交黃金盡。富貴翻相忘,令人忽自曬。蹭蹬鬢毛斑,盛時難再還。巨源咄石生,何事馬蹄間?綠蘿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新嫁娘詞

    王建唐代〕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永遇樂(次稼軒北固樓詞韻)

    姜夔宋代〕雲隔迷樓,苔封很石,人向何處?數騎秋煙,一篙寒汐,千古空來去。使君心在,蒼崖綠嶂,苦被北門留住。有尊
  • 御街行

    范仲淹宋代〕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1]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 悲歌行

    李白唐代〕悲來乎,悲來乎。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悲來不吟還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君有數斗酒,我有三尺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歸嵩山作

    王維唐代〕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初春

    徐燦清代〕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簾宛轉為誰垂,金衣飛上櫻桃樹。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瓜洲渡口

    李好古宋代〕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亂絮飛錢迎馬首。也學玉關榆柳。面前直控金山。極知形勝東南。更願諸公著意,休教忘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 魯山山行

    梅堯臣宋代〕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_張益州畫像記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