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有懷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早寒有懷原文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詩詞問答

問:早寒有懷的作者是誰?答:孟浩然
問:早寒有懷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早寒有懷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孟浩然早寒有懷書法欣賞

孟浩然早寒有懷書法作品欣賞
早寒有懷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樹葉飄落大雁飛向南方,北風蕭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就在彎曲的襄水邊,遠隔楚地天地雲海茫茫。

思鄉的眼淚在異鄉流盡,遙看天邊的歸來孤帆。

風煙迷離渡口又在何處,茫茫江水在夕陽下蕩漾。

韻譯
草木枯黃凋零了,陣陣鴻雁飛向南,
北風呼嘯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鄉是那鹿行山,茅廬就在襄水灣,
遙望遠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雲端。
思鄉眼淚已流盡,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遠方在天際,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問一問,迷路渡口在哪邊?
暮色蒼茫無所見,只見江海水漫漫。

注釋

木落:樹木的葉子落下來。雁南度:大雁南飛。南:一作“初”。

襄(xiāng)水曲(qū):在漢水的轉彎處。襄水,漢水流經襄陽(今屬湖北)境內的一段。曲,江水曲折轉彎處,即河灣。襄:一作“湘”,又作“江”。曲:一作“上”。

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陽,襄陽則當襄水之曲,故云。

遙隔句:指鄉思遙隔雲端。楚:襄陽古屬楚國。

楚雲端:長江中游一帶雲的盡頭。云:一作“山”。

鄉淚客中盡:思鄉眼淚已流盡,客旅生活無比辛酸。

孤:一作“歸”。

天際:天邊。一作“天外”。

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迷津句:《論語·微子》有記孔子命子路向長沮、桀溺問津,卻為兩人譏諷事。這裡是慨嘆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

平海:寬廣平靜的江水,指水面平闊。古時間亦稱江為海。

漫漫:水廣大貌。

詩文賞析

【評析】:

這是一首懷鄉思歸的抒情詩。以興開首,借鴻雁南飛,引起客居思歸之情。中間寫望見孤帆遠去,想到自己無法偕同的悵惘,最後寫欲歸不得的鬱積。全詩情感是複雜的。詩人既羨慕田園生活,有意歸隱,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鴻圖。這種矛盾,就構成了詩的內容。(劉建勛)

【簡析】:

這首詩表達了自己的願望未能實現的彷徨。結句亦可解釋為世路茫茫,望而興嘆。

這是一首抒情詩。根據詩的內容看,大約是作者漫遊長江下游時的作品。當時正是秋季,天卻相當寒冷。睹物傷情,不免想到故鄉,引起了思鄉之淚。再加以當時作者奔走於長江下游各地,既為隱士,而又想求官;既羨慕田園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因而此詩流露的感情是相當複雜的。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這兩句是寫景。作者捕捉了當時帶有典型性的事物,點明季節。木葉漸脫,北雁南飛,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單說秋,還不能表現出“寒”,作者又以“北風”呼嘯來渲染,自然使人覺得寒冷,這就點出了題目中的“早寒”。

落木蕭蕭,鴻雁南翔,北風呼嘯,天氣寒冷,作者活畫出一幅深秋景象。處身於這種環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緒,所謂“悲落葉於勁秋”(陸機《文賦》),是有一定道理的。何況遠離故土,思想處於矛盾之中的作者呢!
這是一種“興”起的手法,詩很自然地進入第二聯。作者面對眼前景物,思鄉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襄水”,亦即“襄河”。漢水在襄陽一帶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遙隔”兩字,不僅表明了遠,而且表明了兩地隔絕,不能歸去。這個“隔”字,已透露出思鄉之情。作者家住襄陽,古屬楚國,故詩中稱“楚雲端”,既能表現出地勢之高(與長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現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鄉的情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看來句意平淡,但細細咀嚼,是很能體味到作者鍊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如果說第二聯只是透露一些思鄉的訊息,帶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點明;那么第三聯的“鄉淚客中盡”,不僅點明了鄉思,而且把這種感情一泄無餘了。不僅自己這樣思鄉,而且家人也在想望著自己的歸去,遙望著“天際”的“歸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託之詞,然而使思鄉的感情,抒發得更為強烈了。

“迷津欲有問”,是用《論語·微子》孔子使子路問津的典故。長沮、桀溺是隱者,而孔子則是積極想從政的人。長沮、桀溺不說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諷孔子棲棲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見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嘆。雙方是隱居與從政的衝突。而孟浩然本為襄陽隱士,如今卻奔走於東南各地(最後還到長安應進士舉),卻是把隱居與從政的矛盾集於一身,而這種矛盾又無法解決,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結。滔滔江水,與海相平,漫漫無邊,加以天色陰暗,已至黃昏。這種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本詩二、三兩聯都是自然成對,毫無斧鑿痕跡。第二聯兩句都是指襄陽的地位,信手拈來,就地成對,極為自然。第三聯“鄉淚”是情,“歸帆”是景,以情對景,扣合自然,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感情。最後又以景作結,把思歸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緒都寄寓在這迷茫的黃昏江景中了。(李景白)

標籤:抒情思鄉

詩詞推薦

  • 清平樂·春風依舊

    趙令畤宋代〕春風依舊。著意隨堤柳。搓得蛾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去年紫陌青門。今霄雨魄雲魂。斷送一生憔悴,只銷幾
  • 臨平泊舟

    黃庚元代〕客舟系纜柳陰旁,湖影侵篷夜氣涼。 萬頃波光搖月碎,一天風露藕花香。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春興

    武元衡唐代〕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香夢,夢逐春風到洛城。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初入淮河四絕句·其三

    楊萬里宋代〕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籌邊樓

    薛濤唐代〕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黃金縷

    秦覯宋代〕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輕敲,唱
  • 宮中題

    李昂唐代〕輦路生秋草,上林花滿枝。憑高何限意,無復侍臣知。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七哀詩

    王粲魏晉〕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岡有餘映,岩阿增重陰。狐狸馳赴穴,飛鳥翔故林。流波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東征賦

    班昭〔兩漢〕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乎東征。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遂去故而就
  • 九日寄秦覯

    陳師道宋代〕疾風回雨水明霞,沙步叢祠欲莫鴉。九日清樽欺白髮,十年為客負黃花。登高懷遠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淮海
  • 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蘇軾宋代〕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和坡公韻

    趙善括宋代〕一雨連春,東湖漲、蒲萄新綠。湖上路,柳濃花艷,綠圍紅簇。塵世難逢開口笑,人生待足何時足。況南州高士是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

    戴叔倫唐代〕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少年游·楓林紅透晚煙青

    蔣捷宋代〕楓林紅透晚煙青,客思滿鷗汀。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只把平生,閒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李白唐代〕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長歌行

    陸游宋代〕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猶當出作李西平,手梟逆賊清舊京。金印煌煌未入手,白髮種種來無情。成都
  • 嘆花 / 悵詩

    杜牧唐代〕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摸魚兒(高愛山隱居)

    張炎宋代〕愛吾廬、傍湖千頃,蒼茫一片清潤。晴嵐暖翠融融處,花影倒窺天鏡。沙浦迥。看野水涵波,隔柳橫孤艇。眠鷗未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醉起言志

    李白唐代〕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感之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
  •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宋代〕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
早寒有懷原文_早寒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