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藍玉傳》原文及翻譯

明史

原文:

藍玉,定遠人。開平王常遇春婦弟也。初隸遇春帳下,臨敵勇敢,所向皆捷。遇春稱於太祖。
二十年,以征虜左副將軍從大將軍馮勝征納哈出,次通州。聞元兵有屯慶州者,玉乘大雪,帥輕騎襲破之,殺平章果來,禽其子不蘭溪還。會大軍進至金山,納哈出遣使詣大將軍營納欸,玉往受降。納哈出以數百騎至,玉大喜,飲以酒。納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之,曰:“請服此而飲。”納哈出不肯服,玉亦不飲。爭讓久之,納哈出覆酒於地,顧其下咄咄語,將脫去。鄭國公常茂在坐,直前砍傷之,都督耿忠擁以見勝。其眾驚潰,遣降將觀童諭降之。還至亦迷河,悉降其餘眾。會馮勝有罪,收大將軍印,命玉行總兵官事,尋即軍中拜玉為大將軍,移屯薊州。
時順帝孫脫古思帖木兒嗣立,擾塞上。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帥師十五萬征之。出大寧,至慶州,諜知元主在捕魚兒海,問道兼程,進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不見敵,欲引還。定遠侯王弼曰:“吾輩提十餘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復命?”玉曰:“然。”令軍士穴地而爨,毋見煙火。乘夜至海南,敵營尚在海東北八十餘里。玉令弼為前鋒,疾馳薄其營。敵謂我軍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設備。又大風揚沙,晝晦。軍行,敵無所覺。猝至前,大驚。迎戰,敗之。殺太尉蠻子等,降其眾。
玉長身赤面,饒勇略,有大將才。中山、開平既沒數總大軍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驕蹇自恣多蓄莊奴乘勢暴橫。嘗占東昌民田,御史按問,玉怒,逐御史。北征還,夜扣喜峰關,關吏不時納,縱兵毀關入。帝聞之不樂。初,帝欲封玉梁國公,以過改為涼,仍鐫其過於券。玉猶不悛,侍宴語傲慢。在軍擅黜陟將校,進止自專,帝數譙讓。西征還,命為太子太傅。玉不樂居宋、潁兩公下,曰:“我不堪太師耶!”比奏事,多不聽,益怏怏。
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珊告玉謀反,下吏鞫訊。獄具,族誅之。
(《明史•卷一三二》)

譯文/翻譯:

藍玉是定遠人,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當初隸屬於常遇春的帳下,對敵作戰勇敢,常戰常勝。常遇春多次在太祖面前稱讚他。
二十年,藍玉以征虜左副將軍的身份跟著大將軍馮勝征討納哈出,在通州駐紮。聽說有元兵駐紮在慶州,藍玉趁著大雪,帶領輕騎兵襲擊攻破元軍,殺了平章事果來,生擒果來的兒子不蘭溪回來。適逢大軍進發至金山,納哈出派遣使者到馮勝的軍營投降,藍玉前往接受投降。納哈出率領幾百騎兵到達軍營,藍玉非常高興,設酒宴招待他。納哈出斟滿酒杯敬藍玉酒,藍玉脫下自己的漢服給納哈出穿,說:“請穿上這件衣服再喝灑。”納哈出不肯穿,藍玉也就不喝酒。爭執持續了很長時間.納哈出把酒倒在地上,看著他的部下很氣憤地嚷叫,將要離去。鄭國公常茂在席間,徑直上前,砍傷納哈出,都督耿忠架著(納哈出)去見馮勝。納哈出的手下驚懼混亂,(馮勝)派元軍投降的將領觀童去規勸他們投降。明軍回師至亦迷河,招降了納哈出剩餘的部隊。適逢馮勝有罪,太祖收去了他的大將軍印,命令藍玉行使總兵官的職務,不久在軍中授藍玉為大將軍,藍玉移兵駐紮到薊州。
當時元順帝的孫子脫古思帖木兒繼承帝位,侵擾邊塞。二十一年三月,太祖命令藍玉率領十五萬火軍去征討。軍隊出了大寧,來到慶州,藍玉通過諜報得知元帝在捕魚兒海,就從小路日夜兼程,進軍至百眼井。離捕魚兒海還有四十里,沒有見到敵軍,藍玉想要領兵回去。定遠侯王弼說:“我們率領十萬多士兵,進入漠北腹地,一無所得,匆忙率兵回去,將用什麼來回復皇上的詔命?”藍玉說:“對!”命令將士們在地下挖洞做飯,不要露出炊煙和火光。又趁著夜晚來到捕魚兒海南邊,敵人的軍營還在捕魚兒海東北八十多里的地方。藍玉命令王弼做前鋒,快速進軍,迫近敵營。敵軍認為明軍缺乏水源和糧草,不能深入進擊,就沒有防備。加上當時起了大風,捲起黃沙,白天亦昏暗無光。大軍前行,敵人沒有發覺,明軍突然到達元軍營前,元軍大驚,匆忙迎戰,明軍大敗元軍。殺了太尉蠻子等人,招降了他手下的士兵。
藍玉身材高大,滿面紅光,富於勇氣和謀略,有大將的才華。中山、開平王死後,藍玉屢次統帥大軍作戰,多次立功。太祖待他十分優厚。藍玉漸漸地驕傲自滿,畜養了很多莊奴,這些人都仗著藍玉的威勢暴虐兇橫。藍玉曾經搶占了東昌的民田,御史查究追問此事,藍玉發怒,趕走了御史。藍玉北征元軍回來時,半夜敲擊喜峰關關門,關吏沒有及時開門接納,藍玉縱容士兵打破關門長驅直入。太祖聽說這件事很不高興。先前,太祖想封藍玉為梁國公,因他犯錯改封涼地,還把他的過錯刻在鐵券上。藍玉仍然不知悔改,在侍奉皇上的宴會上出語傲慢。藍玉在軍中擅自罷免和提拔軍官,獨斷專行,皇帝多次責備他。他西征回朝,太祖讓他做太子太傅。藍玉對位居宋、潁兩公之下感到不高興,說:“難道我不能勝任太師一職嗎?”等到他入朝上奏.太祖往往不聽他的,他更加不高興。
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珊告發藍玉謀反,把藍玉交給獄吏審訊。案件審理結束後,
族滅藍玉。
《明史·藍玉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明史·藍玉傳》原文及翻譯0
《明史·藍玉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