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李敬業傳》原文及翻譯

新唐書

原文:

李敬業,英國公勤孫也。少從勣征伐,有智勇名。歷太僕少卿,襲英國公,為眉州刺史。嗣聖元年,坐贓,貶柳州司馬。客揚州,失職怏怏。
時武后①既廢中宗為廬陵王,又立睿宗,實亦囚之。諸武擅命,唐子孫誅戮,天下憤之。敬業等乘人怨,謀起兵,先諭其黨監察御史薛璋,求使揚州。及至,令雍人韋超告揚州長史陳敬之反,璋乃收系之。敬業即矯詔殺敬之,自稱州司馬,且言奉密詔募兵,討高州②叛酋。即開府庫,釋繫囚、役工數百人,授甲,斬錄事參軍孫處行以徇。乃自領揚州大都督,前盩厔尉魏思溫為軍師。旬日,兵十餘萬。傳檄州縣,疏武氏過惡,復廬陵王天子位。楚州司馬李崇福率所部三縣應之。
武后遣左玉鈐衛大將軍李孝逸兵三十萬往擊之,敬業問計于思溫,對曰:“公既以太后幽縶天子,宜身自將兵直趨洛陽。山東、韓、魏知公勤王,附者必眾,天下指日定矣!”璋曰:“不然。金陵負江,其地足以為固。且王氣尚在,宜先並常、潤為霸基,然後鼓行而北。”思溫曰:“鄭、汴、徐、亳士皆豪傑,不願武后居上,蒸麥為飯,以待我師。奈何欲守金陵,投死地乎?”敬業不從,自引兵擊潤州,下之。思溫嘆曰:“今敬業不知掃地度淮,率山東士先襲東都,吾知無能為也!”
武后又使黑齒常之將江南兵為孝逸援,進擊。後軍總管蘇孝祥率奇兵五千夜度擊敬業,孝祥死,兵溺者過半,孝逸軍退守石樑。有鳥群噪敬業營上,監軍御史魏真宰曰:“賊其敗乎!風順獲乾,火攻之利也。”固請戰,遂度溪擊之。敬業置陣久,士疲,皆顧望不正列,孝逸乘風縱火逼其軍,軍稍卻。敬業麾精兵居前,弱者在後,陣亂不能制,乃敗,斬七千餘級。敬業輕騎遁江都,悉焚其圖籍,攜妻子奔潤州,潛蒜山下,將入海逃高麗,抵海陵,阻風遺山江中,其將王那相斬之,凡二十五首,傳東都,皆夷其家。中宗反正,詔還勣官封屬籍,葺完塋冢焉。
(節選自《新唐書》)
注釋:①武后:武則天。②高州:在今廣東省。

譯文/翻譯:

李敬業,是英國公李勤的孫子。年少時跟從李勣征戰,有智勇雙全的名聲。任太僕少卿,襲爵位英國公,做眉州刺史。嗣聖元年,犯了貪贓罪,被貶官任柳州司馬。客居在揚州,不滿於他的職務,怏怏不樂。
當時武后已經廢除中宗帝位作了廬陵王,又立了睿宗,實際也是囚禁他。各位武姓官員專權,唐姓子孫被殺戮,天下人為止憤怒。李敬業等人趁著民怨,謀反起兵,首先告訴他的黨羽監察御史薛璋,請求到揚州任職,等到到了,就讓雍人韋超上告揚州長史陳敬之zao6*反,薛璋就逮捕囚禁了他。李敬業就假託皇帝詔書殺了陳敬之,自己做了州司馬,並且說自己是奉皇帝密令招募士兵,討伐高州叛賊首領。就打開府庫,釋放囚徒、雜役幾百人,授予甲冑,斬殺錄事參軍孫處行來示眾。於是就自己兼任揚州大都督,先前的盩厔尉魏思溫做軍師。十天,兵力達十多萬。到各州縣傳布檄文,條陳武則天的罪惡,恢復廬陵王天子之位。楚州司馬李崇福率領所統帥的三個縣呼應他。
武則天派遣左玉鈐衛大將軍李孝逸率兵三十萬前往攻打李敬業,李敬業向魏思溫詢問計謀,魏思溫回答說:“您既然認為是太后囚禁天子,就應該親自率兵直搗洛陽。山東、韓、魏各國知道您是起兵救援君王,歸附的人一定很多,天下很快就能平定。”薛璋說:“不能這樣做。金陵依賴長江,那的地方足夠堅固,而且王氣還在,應該先占領常州、潤州作為稱霸的基業,之後再大張聲勢的向北進軍。”思溫曰說:“鄭州、汴州、徐州、亳州的士人都是豪傑,不希望武則天在上位,準備好了飯食,等待我們的軍隊。為什麼要據守金陵,置身死地呢?” 李敬業沒有聽從,親自率兵攻打潤州,攻下了它。思溫感嘆道:“如今李敬業不知道完全地度過淮河,率領崤山以東的士兵先襲擊東都洛陽,我知道他不能做什麼了!”
武則天又派遣黑齒常之率領江南士兵作李孝逸的後援,進攻李敬業。後軍總管蘇孝祥率領五千名奇兵連夜渡水攻打李敬業,蘇孝祥戰死,溺水而死的士兵超過一半,蘇孝祥的部隊退守石樑。有鳥群在李敬業軍營上空聒噪,監軍御史魏真宰說:“賊人大概要失敗了吧!順風天氣乾燥,這是用火攻打的好時機呀。”堅決請求出戰,於是渡過溪水攻打賊軍,李敬業打仗時間久了,士兵疲憊,都左顧右看不成行列,孝逸趁著風勢放火逼近李敬業的軍隊,軍隊漸漸後退。李敬業部下精兵在前面,衰弱的士兵在後面,行陣混亂不能控制,於是大敗,斬殺了七千多人。李敬業騎馬逃到江都,全部焚毀地圖兵籍,帶著妻子孩子逃奔潤州,藏在蒜山下,將要從海上逃往高麗,抵達海陵,被大風阻擋在遺山江中,他的大將王那相斬殺了他,總共二十五人的首級,傳送到東都,把他們全家都殺盡了。中宗回復帝位,下詔書回復李勣官職封地戶籍,修葺完善墳墓。
《新唐書·李敬業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新唐書·李敬業傳》原文及翻譯0
《新唐書·李敬業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