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裴忌傳》原文及翻譯

陳書

原文:

裴忌,字無畏,河東聞喜人也。祖髦,梁中散大夫。父之平,倜儻有志略,召補文德主帥,以功封費縣侯。
忌少聰敏,有識量,頗涉史傳,為當時所稱。解褐梁豫章王法曹參軍。侯景之亂,忌招集勇力,隨高祖征討,累功為寧遠將軍。及高祖誅王僧辯,僧辯弟僧智舉兵據吳郡,高祖遣黃他率眾攻之,僧智出兵於西昌門拒戰;他與相持,不能克。高祖謂忌曰:“三吳奧壤,舊稱饒沃,雖凶荒之餘,猶為殷盛,而今賊徒扇聚,天下搖心,非公無以定之,宜善思其策。”忌乃勒部下精兵,輕行倍道,自錢塘直趣吳郡,夜至城下,鼓譟薄之。僧智疑大軍至,輕舟奔杜龕,忌入據其郡。高祖嘉之,表授吳郡太守。
高祖受禪,征為左衛將軍。天嘉初,出為持節、南康內史。時義安太守張紹賓據郡反,世祖以忌為持節、都督嶺北諸軍事,率眾討平之。還,除散騎常侍、司徒左長史。五年,授雲麾將軍、衛尉卿,封東興縣侯,邑六百戶。及華皎稱兵上流,高宗時為錄尚書輔政,盡命眾軍出討,委忌總知中外城防諸軍事。及皎平,高宗即位,太建①元年,授東陽太守,改封樂安縣侯,邑一千戶。四年,入為太府卿。五年,轉都官尚書,吳明徹督眾軍北伐②,詔忌以本官監明徹軍。淮南平,授軍師將軍、豫州刺史,善於綏撫,甚得民和。改授使持節、都督譙州諸軍事、譙州刺史。未及之官,會明徹受詔進討彭、汴,以忌為都督,與明徹掎角俱進。呂梁軍敗,陷於周,周授上開府。隋開皇十四年,卒於長安,時年七十三。
(節選自《陳書·列傳第十九》)

譯文/翻譯:

裴忌字無畏,河東聞喜人。祖父裴髦,是梁朝的中散大夫。父親裴之平,卓越豪邁而有志向才略,官府徵召補任為文德主帥,因戰功被封為費縣侯。
裴忌少年時就聰明機敏,有見識度量,又閱覽了大量的史書傳記,為當時的人們所稱道。初入仕為梁豫章王法曹參軍。侯景作亂時,裴忌招集勇士,隨從高祖陳霸先征剿,累計戰功被封為寧遠將軍。當高祖誅殺王僧辯時,王僧辯的弟弟王僧智起兵叛據吳郡,高祖派黃他率兵進擊,王僧智從西昌門出兵頑抗,黃他與他相持苦戰,不能取勝。高祖對裴忌說:“三吳一帶深處腹地,一向被稱為富饒肥沃之區,即使是災年荒歲,也仍然是物阜民豐,如今叛賊們互相煽動糾集在那裡,可能會動搖天下民心。除了你就沒有人能安定那裹,你可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於是裴忌率領本部精兵,輕裝急進日夜兼程,從錢塘直奔吳郡,晚上到達城下,擊鼓吶喊佯為強攻。王僧智疑懼對方重兵壓境,就從水路輕舟脫身逃奔到杜龕那裹去了,裴忌隨即控制了吳郡。高祖嘉獎他,表奏天子任命他為吳郡太守。
高祖受禪為帝,下旨徵召他入朝為左衛將軍。天嘉初年,裴忌出京擔任持節、南康內史。這時義安太守張紹賓在該郡反叛,世祖任命裴忌為持節、都督嶺北諸軍事,率領兵馬前往討伐。裴忌凱旋迴京後,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司徒左長史。五年,又被任命為雲麾將軍、衛尉卿,封為東興縣侯,食邑六百戶。及至華皎在長江上游起兵作亂,這時高宗總領尚書事主持朝政,命令各路大軍全部進發征討,同時委任裴忌全權主持京城內外城防諸軍事。到華皎被消滅後,高宗即帝位,太建元年,任命裴忌為東陽太守,改封為樂安縣侯,食邑一千戶。四年,入朝任太府卿。五年,轉任都官尚書,
吳明徹統領各路大軍北伐時,天子下旨命令裴忌以都官尚書的身份為監軍。淮南平定後,任命他為軍師將軍、豫州刺史,為官在任善於安撫,很受民眾的愛戴。改任為使持節、都督譙州諸軍事、譙業刺史。(裴忌)還來不及到任,恰逢吳明徹奉旨進討彭、汴地區,天子任命裴忌為都督,(率領另一支部隊)與吳明徹軍合成掎角之勢共同進發。後來全軍在呂梁覆沒,裴忌被俘,留在北周,北周授予他上開府之職。隋朝開皇十四年,裴忌在長安去世,這年七十三歲。
《陳書·裴忌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陳書·裴忌傳》原文及翻譯0
《陳書·裴忌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