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裴矩傳》原文及翻譯

隋書

原文:

裴矩,字弘大,河東聞喜人也。矩襁褓而孤,及長好學,頗愛文藻,有智數。世父讓之謂矩曰:“觀汝神識,足成才士,欲求宦達,當資乾世之務。”矩始留情世事。 
及高祖受禪,遷給事郎,奏舍人事。明年,奏詔巡撫嶺南,未行而高智慧、汪文進等相聚作亂,吳越道閉,上難遣矩行。矩請速進,上許之。行至南康,得兵數千人。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州據原長嶺又擊破之,遂斬師舉,進軍自南海援廣州。仲宣懼而潰散。矩所綏集者二十餘州。及還報,上大悅,顧謂高熲、楊素曰:“有臣若此,朕亦何憂!”以功拜開府,賜爵聞喜縣公,賚物二千段。 
從煬帝巡於塞北,幸啟民可汗帳。時高麗遣使先通於突厥,啟民不敢隱,引之見帝。矩因奏狀曰:“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於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亦統遼東。今乃不臣,別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當陛下之時,安得不事,使此冠帶之境,仍為蠻貊之鄉乎?”帝曰:“如何?”矩曰:“請面詔其使,放還本國,遣語其王,令速朝觀。不然者,當率突厥,即日誅之。”帝納焉。王師臨遼,以本官領武賁郎將。明年,復從至遼東。以前後渡遼之役,進位右光祿大夫。於時皇綱不振,人皆變節,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內史侍郎虞世基等用事,文武多以賄聞。唯矩守常,無贓穢之響,以是為世所稱。 
宇文化及之亂,矩晨起將朝,至坊門,遇逆黨數人,控矩馬詣孟景所。賊皆曰:“不關裴黃門。”既而化及從百餘騎至,矩迎拜,化及慰諭之,令矩參定儀注。及宇文氏敗,為竇建德所獲,以矩隋代舊臣,遇之甚厚。建德起自群盜,未有節文,矩為制定朝儀。旬月之間,憲章頗備,擬於王者。建德大悅,每諮訪焉。建德敗於武牢。群帥未知所屬,曹旦長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徵等說旦及齊善行令歸順。旦等從之,乃令矩與徵、公淹領旦及八璽,舉山東之地歸於大唐。 
(選自《隋書·裴矩傳》,有刪改) 

譯文/翻譯:

裴矩,字弘大,是河東聞喜人。裴矩在嬰兒時就失去父母,成為孤兒,到長大成人後,勤奮好學,很愛好文章,有聰明才智。伯父裴讓之對他說:“看你超凡的才識,足以成為人才,但是想要求得為官顯達,還應學習一些處理世事的學問。”裴矩開始留心世事。 
等到高祖受禪得到皇位,裴矩遷升為給事郎,掌管舍人要事。第二年,奉詔巡撫嶺南,還未起程,就遇上高智慧、汪文進等聚眾作亂,吳越一帶道路被堵塞,皇上難以派遣裴矩前去。裴矩請求迅速出發,皇上同意。走到南康時,得到幾千兵卒。當時,俚人的元帥王仲宣逼近廣州,並派遣部將周師舉圍攻東衡州。裴矩進兵擊敗亂軍,賊軍害怕,就放棄了東衡州,占據了原長嶺。裴矩又進兵攻破原長嶺,於是斬殺周師舉,接著他又從南海發兵援助廣州。王仲宣因害怕就潰逃了。裴矩安撫的地區有二十多個州。等到回報皇上,皇上非常高興,看著高熲、楊素,對他們說:“有像這樣的臣子,我還有什麼憂慮的呢!”裴矩因功被授為開府儀同三司,賜封為聞喜縣公,得賞布帛二千段。 
裴矩跟隨煬帝到塞北巡視,煬帝駕臨啟民可汗的大帳。當時,高麗已派使者與突厥相通,啟民可汗不敢隱瞞,便帶領高麗使者前來拜見煬帝。裴矩於是上奏皇上說:“高麗這地方,本來是孤竹國,周代把它封給箕子,漢代又把它分為三個郡,晉代也統轄遼東。現在竟然不向陛下稱臣,另成為外域他國,所以先帝對它很憎恨,想要討伐它也很久了。陛下在這個時候,怎么能不成就大業,讓這文明教化之地仍為蠻夷落後之鄉呢?煬帝問道:“怎么辦呢?”裴矩回答說:“請允許我當面告知高麗使者,放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派他們告訴他們的國王,命令國王迅速前來朝拜進見。如果不這樣的話,就應率領突厥,馬上除掉他們。”煬帝聽取了這個建議。軍隊到了遼東,裴矩以本官身份兼任武賁郎將。第二年,他又隨軍隊來到遼東。裴矩因為前後到遼東參戰,被遷升為右光祿大夫。當時,朝廷綱紀不振,人們都改變了節操,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內史侍郎虞世基等當權執政,文武百官也多因行賄受賂而聞名,只有裴矩還保持原來的節操,沒有貪贓枉法的名聲,因此被人們稱頌。 
在宇文化及叛亂之時,裴矩早晨起來前去上朝,走到坊門,遇到幾個叛逆黨徒,他們挾持裴矩的馬到孟景的住處去。叛軍們都說:“這與裴黃門無關。”不久,宇文化及帶領一百多人馬來到,裴矩迎接拜見,化及安撫寬慰他,讓他參與商定禮儀制度。等到宇文化及失敗,裴矩被竇建德俘獲,因為裴矩是隋朝老臣,竇建德優厚地對待他。由於竇建德出身於群盜,沒有禮節,裴矩給他制定朝綱制度。一個月之內,典章法度就已經很齊備,就像君王一樣。竇建德非常高興,經常向裴矩詢問要事。竇建德在武牢兵敗,將帥不知歸從誰,曹旦的長史李公淹、大唐使者魏徵等人勸說曹旦和齊善行歸順大唐。曹旦等人聽從了他們的勸告,於是讓裴矩把八枚傳國玉璽,交給魏徵和李公淹,將崤山以東的土地全部歸於大唐。
《隋書·裴矩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隋書·裴矩傳》原文及翻譯0
《隋書·裴矩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