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張濬傳》原文及翻譯

新唐書

原文:

張濬,字禹川,本河間人。性通脫無檢,泛知書史,喜高論,士友擯薄之。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乾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黃巢之亂,稱疾,挾其母走商山。僖宗西出,衛士食不給,漢陰令李康獻糗餌數百馱,士皆厭給。帝異之,曰:“爾乃及是乎?”對曰:“臣安知為此,張濬教臣也。”乃急召濬至行在,再進諫議大夫。時王敬武在平盧,軍最強,累召不肯應。濬往說之,而敬武已臣賊,不迎使者。濬責之曰公為天子守藩今使者齎詔至不北面俯伏而敢侮慢公乃未識君臣大分何以長吏民哉敬武愕眙愧謝濬宣詔已士按兵默默。濬召將佐至鞠場,倡言:“忠義之士當審利害。舍天子而臣之,何利邪?誠能此時共誅大盜,迎天子,功名富貴可反手而取。吾憐公等舍安而蹈危也。”諸將雜然曰:“諫議語是!”敬武即引軍從濬西。當時多言濬有方略,善處大計,乃復見委信,嘗問致治之要,對曰:“在強兵。兵強,天下服矣。”天子由是甘心於武功。後與論古今事,濬輒曰:“陛下春秋鼎富,天資英特,內逼宦臣,外迫強臣,故不能安。此臣所以痛心而泣血也。”乾寧中,罷使,拜尚書右僕射。上疏乞骸骨,遷左僕射致仕,居洛長水墅。雖自屏處,然朝廷得失,時時言之。劉季述亂,濬徒步入洛,泣諭張全義,並致書諸藩,請謀王室之難。王師範起兵青州,欲取濬為謀主,不克。全忠脅帝東遷,濬聞曰:“乘輿卜洛,則大事去矣。”蓋知其將篡也。全忠畏濬構它鎮兵,使全義遣牙將如盜者夜圍墅殺之,屠其家百餘人。 

譯文/翻譯:

張濬的字叫禹川,本來是河間人。生性灑脫不檢點,博覽圖書史籍,喜歡高談闊論,士人、朋友們都排斥、看不起他。他不能升官,就穿貧民衣服隱居金鳳山,學縱橫家的學說,用權術應變來希望得到重用。樞密使楊復恭遇到了他,以隱士推薦他任太常博士,又升任度支員外郎。黃巢zao6*反,他稱病,帶著他母親逃到商山。唐僖宗西逃,衛兵沒有食物,漢陰縣令李康送來幾百馱乾糧,士兵都有糧食吃了。皇帝感到驚奇,說:“您怎么竟然想到這了呢?”他回答說:“我哪裡知道辦這事,是張濬教我的。”皇帝於是急忙召張濬到駐地去,兩次升官後任諫議大夫。當時王敬武在平盧,軍隊最強大,皇帝多次徵召他都不肯派兵。張濬去勸說他,但他已經對黃巢稱臣,不迎接皇帝使臣。張濬責備他說:“你為皇上鎮守一塊地方,現使者帶著詔令來了,你不按禮節接詔卻敢不恭敬,不知道君臣大義,怎么能掌管官吏、百姓呢?”王敬武吃驚並慚愧地道了歉。張濬宣讀詔令後,將領們拿著武器都不說話。他把將領們都叫到球場,對他們號召說:“忠義的人應明辨利和害,捨棄皇帝去臣屬他,有什麼好處呢?如能這時一起平定反賊,迎回皇帝,得功名富貴易如反掌。我可憐你們放棄安寧而陷於危難。”眾將領紛紛說:“你說得對!”王敬武就率軍跟著他西進。當時人多數說張濬有謀略,善於處理大事,他就又受重用了,皇帝曾問他治國的關鍵,他回答說:“在於使軍隊強大。軍隊強大,全國就服從了。”皇帝從此一心治理軍隊。後來皇帝和他談論古今政事,他就說:“皇帝年紀不大,天賦很高,內受宦官欺負,外遭藩鎮威脅,所以不得安寧,這是我感到非常痛心的。”乾寧年間,他被免去使職,任尚書右僕射。他上奏請求退休,升任左僕射後退休了。住在洛陽長水墅。雖然住在山野中,但朝政對錯,他不時上表議論。劉季述叛亂,他步行到洛陽,哭著勸張全義,又寫信各藩鎮,請求救國難。王師範在青州出兵,想請他去當主要謀劃者,沒成功。朱全忠脅迫皇帝遷到東邊去,張濬知道後說:“皇帝到了洛陽,國家就完了。”知道朱全忠要篡位。朱全忠怕他召喚別的藩鎮來討伐,命張全義派將領扮成強盜夜晚包圍他的住處把他殺害了,共殺死了他家一百多人。 
《新唐書·張濬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新唐書·張濬傳》原文及翻譯0
《新唐書·張濬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