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乞毋割地與金人疏》原文及翻譯

宗澤

原文:

⑴臣聞天下者,我太祖、太宗肇造一統之天下也;奕世②聖人繼繼承承、增光共貫之天下也。陛下為天眷佑,為民推戴,入紹大統,___當兢兢業業,思傳之億萬世;奈何遽議割河之東,又議割河之西,又議割陝之蒲、解乎?此三路者,太祖、太宗基命定命之地也;奈何輕聽奸邪附敵張皇者之言,而遂自分裂乎? 
⑵臣竊謂淵聖皇帝有天下之大,四海九州之富,兆民萬姓之眾。自金賊再犯,未嘗命一將、出一師、厲一兵、秣一馬,曰征曰戰;但聞奸邪之臣,朝進一言以告和,暮入一說以乞盟。惟辭之卑,惟禮之厚; 惟敵言是聽,惟敵求是應。因循逾時 ,終致二聖播遷③,后妃親王流離北去。臣每念是禍,正宜天下臣子弗與賊虜俱生之日也。 
⑶臣意陛下即位,必赫然震怒,旋乾轉坤,大明黜陟;以賞善罰惡,以進賢退不肖,以再造我王室,以中興我大宋基業。今四十日矣,未聞有所號令,作新斯民④ ;但見刑部指揮,有不得滕播赦文於河東、河西、陝西之蒲、解。茲非新人耳目也,是欲蹈西晉東遷既覆之轍耳,是欲裂王者大一統之緒為偏霸耳。為是說者,不忠不孝之甚也!既自不忠不孝,又壞天下忠義之心,褫天下忠義之氣,俾河東、西、陝之蒲、解,皆無路為忠為義,是zei6*民者也。 
⑷臣雖駑怯,當躬冒矢石,為諸將先,得捐軀報國恩足矣。臣衰老,不勝感憤激切之至。 
選自《宗忠簡集》(有刪改) 
註:①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趙構即位,明令不得在兩河及蒲、解滕播大赦天下的詔書,意在割讓以上諸地向金人求和。宗澤為此上書諫阻。宗澤,南宋初年抗金名將。②奕世,歷代,累代。③二聖播遷:指宋徽宗、宋欽宗被金人擄掠羈押一事。④作新斯民,在政治上進行改革,使人民振奮。 

譯文/翻譯:

臣下我聽說宋朝天下,是我們太祖、太宗始創的大一統的天下,是後來歷代聖明的君主前後相繼、一脈相承、帝業不斷發揚光大的天下。陛下您受到上天的眷顧保佑,被老百姓推舉擁戴,入朝繼承帝位,本來應當兢兢業業,考慮傳天下於子孫萬代,為什麼倉猝地計議向金人割讓河北東路,又計議割讓河北西路,又計議割讓陝西路的蒲、解二州呢?這三路,是太祖太宗始受天命奠定國命的地方,為什麼輕易聽信媚外投敵的奸邪小人誇大敵人力量的不實之言,就這樣自己把土地割讓給敵人呢? 
臣下我私自認為淵聖皇帝擁有天下廣大的疆域,九州四海豐足的財富,千家萬姓億萬的民眾。但自從金賊兩次侵犯,您未曾命令過一位將帥、派出過一支軍隊、磨礪過一件兵器、餵飽過一匹戰馬,宣布說出征,宣布說迎戰;只聽到奸邪之臣早晨進獻一言主張拱手求和,傍晚呈上一說建議乞請訂約,只想到說卑屈的話,只想到送豐厚的禮,一味地聽從敵人之言,一味地答應敵人的索求。軟弱敷衍,錯過了時機,終於導致徽、欽二帝遷徙異國,后妃親王流離北方。臣下我每次想到這場災禍,就覺得這一天正應是普天下的人臣人子不與金賊共生的日子。 
臣下我料想陛下您繼承皇位以後,一定會赫然震怒,扭轉乾坤大力彰明貶退升遷之道,獎賞好的,懲罰壞的,選用賢能之人,斥退不肖之徒,再造我大宋王室,復興我大宋基業。然而,到今天已經四十天了,沒有聽到您發布命令,革新政治,振奮百姓,只見到刑部的命令里,有這樣的內容:不能謄寫傳播大赦布告給河北東路、河北西路以及陝西路的蒲、解二州。這並不是使入耳目一新的發奮圖強之舉,而是重蹈西晉王朝東遷江南的覆轍,是想割裂大一統的帝王之業,以求得苟且偏安。提出這種主張的人,太不忠不孝了!既自己不忠不孝,又敗壞天下忠義之心,剝奪天下人忠義之氣,使河北東路、河北西路以及陝西路的蒲、解二州的忠臣義士都沒有盡忠報國、仗義驅敵之路,這是殘害那裡老百姓的做法啊! 
臣下我雖然膽小無能,但定當親自冒著箭石,走在眾將的前頭,倘能獻出生命報答國家的大恩也就心滿意足了!臣下我衰老了,禁不住感慨憤激到了極點。 
宗澤《乞毋割地與金人疏》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宗澤《乞毋割地與金人疏》原文及翻譯0
宗澤《乞毋割地與金人疏》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