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忠仁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舒忠仁,洛陽人也。雅有才思,聰明強記,日誦萬餘言,遍讀經史百家,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既長,顓治經術,博考三代典禮,著《釋禮》三篇。忠仁少負才名,然屢試不第,又好譏諷權貴, 多犯忌諱。性質直,好危言高論,不為士友所安。日與二三友飲於市,至酒酣,曰:“世人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吳廷尉來由為河南守,奇其才,召置門下,甚幸愛。時盜起,朝廷將遣兵逐捕,來由自計討賊,數月不效。忠仁條陳方略,請選將益兵、立賞罰格、嚴隱匿禁,卒用其議,悉降之。年二十九,天子踐祚,以恩貢授河間推官,縣中素聞其名,奸吏數人,皆自引去。忠仁下車,日夜閱案牘,訟者數千人,剖決如流,吏民大駭服,訟浸減。時民有欠市易錢者,系獄甚眾。適有富人出錢五百萬葺佛殿,請於忠仁,忠仁徐曰:“汝輩所以施錢,何也?”眾曰:“願得福耳。”忠仁曰:“佛殿未甚壞,又無露坐者,孰若以錢為獄囚償官,使數百人釋枷鎖之苦,其獲福豈不多乎?”富人不得已,諾之,即日輸官,囹圄遂空。後河間遭大水,有粟二廩,將以舟載之,見民走避溺者,遂棄其粟,以舟載之。見民荒歲,聚其里人飼之。水患竟平,坐失粟系獄,民詣闕請者以千數,詔從之。起建寧知府,乃躬率以儉約,勸務農桑。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秋冬課收斂,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時浙江有招募兵。撫按議散之,兵皆洶洶。忠仁曰:“是驕悍者留則查用汰則叵測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壯勇則留者不思亂汰者不能亂矣。”從之,事遂定。遷尚書令,忠仁固讓,表求還東,上不能奪。改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給親信二十人。讓侍中、特進,求減親信之半,不許。薨於洛陽私第,年七十五,謚忠肅,時年八十八。追贈本官,謚為文貞公。

譯文/翻譯:

舒忠仁是洛陽人。他很有才華,秉性聰明,擅長記憶,每天背誦大量文字,讀完了經史百家之書,因誦讀詩書會寫文章而聞名當地。等稍微年長,專門研究有關經集的史書,廣博的考證夏商周以來三代的典禮,寫出三篇《釋禮》。忠仁年紀輕輕便背負盛名,但屢次科考不中,還喜歡譏諷權貴,經常冒犯有權勢者的忌諱。他生性質樸坦率,喜歡發表標新立異的宏論,朋友都覺得不合時宜。每天和兩三個朋友在市集上飲酒,一直到喝醉,說:世上的人都不了解我啊,了解我的人大概只有老天了。然後旁若無人的大哭起來。廷尉吳由來擔任河南太守,對他的才華很賞識,徵召他到自己門下,非常喜愛他。當時出現盜賊,朝廷準備派兵追捕,吳由來自己設定計謀討伐盜賊,但幾個月都沒有效果。忠仁逐條陳述策,請求選調將領增加士兵,建立賞罰制度,嚴禁隱藏奸人,最後由來採用了他的建議,盜賊全部投降。舒忠仁二十九歲的時候,皇帝登基,他以恩貢生的身份被授河間推官的職位,縣裡人平素聽說過高柔的名聲,一些奸邪的縣吏聽說他要來,全都自動地離去。忠仁一到任,日夜批閱案卷公文。涉及案子的達數千人,他斷案像流水一樣,官吏和百姓大為驚服,(從此)案子逐漸減少。當時有欠債無力償還的百姓,因為不能還錢很多便被關了起來。正好有些富人願意出錢五百萬修葺佛殿,向忠仁請示。忠仁慢慢地說:“你們捐錢的原因是什麼?”眾人說:“希望能夠得福。”忠仁說:“佛殿還沒有怎么損壞,又沒有露天的佛像,不如拿這些錢幫助那些囚犯償還給官府,讓數百人脫離枷鎖之苦,這種行為獲得的福難道不是更多嗎?”富人沒有辦法,答應了,當天就把錢給了官府,監獄裡的人就被釋放了。後來河間遭遇大水,有兩米倉的糧食,將用船運送。忠仁看到逃難躲水患的百姓,就拋棄了糧食,用船載百姓。看到百姓收成不好,便把鄉里的百姓聚集在一起供養他們,直到糧食沒有了才停止。水災最終 結束,(忠仁)因弄丟了官糧而被關進監獄,到朝廷為他請求的百姓數以千計,朝廷於是下詔順從了百姓的請求。後來他擔任建寧知府,親自做表率追求儉樸的生活,鼓勵老百姓務農。老百姓有持刀帶劍的,就讓他們賣掉,購買耕牛,並說:“為什麼不帶牛佩犢呢!”於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勞作,秋冬之季檢查督促老百姓收穫,(自此)郡內官民都富裕起來,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當時浙江有招募來的士兵,巡撫和巡按商量將他們解散,士兵們(知道後)都騷亂不寧。忠仁說:“這些驕橫強悍的士兵,留下來有用處,淘汰的話不可預測。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強壯有勇力的,那樣的話,留下的不會想騷亂,淘汰的也不會搗亂。”上級聽從了他的意見,事情就平定了。調任尚書令,忠仁堅決辭謝,上表皇上請求回到東部,皇上難以改變他的想法。改而任命他為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分給他隨從二十人。敬弘辭去侍中、特進,並請求減去一半隨從,未被允許。死在洛陽私宅,時年七十五歲,諡號為忠肅,當時虛歲八十八(若是活著)。朝廷追贈他原先的官職,追授諡號為文貞公。 
《舒忠仁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舒忠仁傳》原文及翻譯0
《舒忠仁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