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論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譯

王充《論衡》

原文:

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卑賤。或高才潔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濁操,遇,在眾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進。進在遇,退在不遇。處尊居顯,未必賢,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故遇,或抱洿行,尊於桀之朝;不遇,或持潔節,卑於堯之廷。所以遇不遇非一也:或時賢而輔惡;或以大才從於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濁;或無道德,而以技合;或無技能,而以色幸。
——《論衡》第一卷逢遇篇
譯文: 
操行,有一直賢良的;而做官,卻沒有總是被重用的。人品好不好,是才能和操行問題;而被不被重用,是時運問題。才能高超品行高潔,不可能保證憑此一定會尊貴;才能淺薄品行惡劣,也不可能因此就一定要卑賤。有的人才能高超,品行高尚,不被賞識,居於低下的地位;而有的人才能薄陋,品行惡劣,得遇時運,地位在眾人之上。不同時代各自有用來選“士”的標準,而“士”也各有用來取得功名的辦法。 晉升在於受到賞識, 滯黜在於不受賞識。處於尊貴顯赫地位,未必賢能,只不過受到賞識;地位卑賤低下,未必愚笨,沒被賞識啊。所以只要被賞識,有的儘管品行惡劣,也會在夏桀的朝廷上得到尊位;不被賞識,有的儘管持有高潔節操,在堯的朝廷上也會處於下位。因此,被重用還是遭貶斥,原因不是一樣的:有的是賢臣卻輔佐了暴君;有的是有大才幹的臣子卻要服從於才小的君主;有的是君臣都有大才,而道德卻有清濁之分;有的是雖沒有道德,卻以一技之長投合了君意;有的是沒有任何技能,而是憑姿色受到寵幸。
王充《論衡》之《逢遇》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王充《論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譯0
王充《論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