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仲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譯

歐陽

原文:

嗚呼!語稱君子知命。所謂命,其果可知乎?貴賤窮亨,用舍進退,得失成敗,其有幸有不幸,或當然而不然,而皆不知其所以然者,則推之於天,曰有命。夫君子所謂知命者,知此而已。蓋小人知在我,故常無所不為;君子知有命,故能無所屈。凡士之有材而不用於世,有善而不知於人,至於老死困窮而不悔者,皆推之有命,而不求苟合者也。
余讀仲君之文,而想見其人也。君諱訥,字朴翁。其氣剛,其學古,其材敏。其為文抑揚感激,勁正豪邁,似其為人。少舉進士,官至尚書屯田員外郎而止。君生於有宋百年全盛之際,儒學文章之士得用之時,宜其馳騁上下,發揮其所畜,振耀於當世。而獨韜藏抑鬱、久伏而不顯者,蓋其不苟屈以合世,故世亦莫之知也,豈非知命之君子歟!余謂君非徒知命而不苟屈,亦自負其所有者,謂雖抑於一時,必將伸於後世而不可掩也。
君之既歿,富春孫莘老狀其行以告於史,臨川王介甫銘之石以藏諸幽,而余又序其集以行於世。然則君之不苟屈於一時,而有待於後世者,其不在吾三人者邪?噫!余雖老且病,而言不文,其可不勉!觀文殿學士刑部尚書知亳州廬陵歐陽修序。

譯文/翻譯:

唉!古語說君子知道天命。所說的天命,它真的可以知道嗎?地位高低處境困頓官運亨通,被重用被捨棄,進官貶官,得失成敗,都有幸運和不幸運之分,有時應當這樣卻不這樣,又都不知道它為什麼這樣的,就推究到上天,稱為有天命(決定)。君子所說的知道天命,也就(僅僅)是知道而已。因為小人知道命運在自己手上,所以經常沒什麼事不做;君子知道有天命,所以(在處境艱難的情況下)能夠不屈服。大凡有才華卻不被世人使用,有善行而不被世人知道,以至於到了年老而死處境艱難困頓而終不後悔的士人,都是能推究到因有天命,而不想求得苟且合世的人。
我讀了仲君的文章,能夠想像到他的為人風範。仲君名訥,字朴翁。他的志氣剛正,他的學問古樸,他的才思敏捷。他寫的文章貶濁揚清慷慨激昂,有力正直意氣豪邁,很像他的為人風範。他年輕時考取進士,做官做到尚書屯田員外郎後退職。他生活在我們宋朝百年來全面興盛,寫儒學文章的士子得到重用的時代,本該縱橫自如,發揮他所積聚的才能,在當世揚名。然而他獨獨深藏壓制自己的才華、長時間蟄伏不顯耀的原因,大概因為他不苟且委屈自己來適應世道,所以世上也沒有人了解他,(他)難道不是個知道天命的君子!我認為他不只是知道天命而不苟且屈服,也是自恃他的才華,(他)認為自己雖然在一段時間內被壓制,將來一定揚名於後世而且不可以被掩蓋。
仲君死後,富春人孫莘老記錄下他的品行並記錄在史書中,臨川人王介甫把他的事跡刻在了石上並埋在墓中,我又為他的文集作序來讓它在世上流傳。既然這樣那么仲君在當世不苟且屈服,在後世有所期待,恐怕不(只)在我們三個人身上吧?哎,我雖然年老多病,加上說話沒有文采,怎么可以不努力向前!以觀文殿學士刑部尚書身份管理亳州的廬陵人歐陽修作序。
歐陽修《仲氏文集序》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歐陽修《仲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譯0
歐陽修《仲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