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文言文參考譯文

高一語文文言文參考譯文

一、孔緯字化文,魯曲阜人,文宣王孔仲尼的後代。乾符年間,出任御史中丞。孔緯器度正直,嫉惡如仇。執掌法紀以後,朝廷內外不用刑法制裁人人就循規蹈矩。他在主管科舉事務時,行事遵循法令制度。權貴有所請託,給他的私信堆滿几案,他連看都不看它。當權者怨恨他,他被改任為太常卿。

這時田令孜的軍隊打了敗仗,沙陀軍隊進逼京城,皇帝轉移車駕前往鳳翔,邠州節帥朱玫領兵前來迎駕,田令孜脅迫皇帝前去山南。出行是在深夜的時候,百官來不及隨從護駕,而隨駕的只有黃門衛士幾百人而已。皇帝停住在寶雞,下詔授任孔緯為御史大夫,派中使傳達詔命,命令孔緯率領百官趕赴皇帝所在之處。孔緯就把三院御史召集起來對他們說:“我輩世代蒙受朝廷恩澤,身居御史之位。大凡平民之間的交往,遇到急事還要相互救濟撫恤,何況是君親呢。我等名列官籍寄身朝廷,怎可違背君命呢!”說完就流下了眼淚。三院御史們說:“我們怎能不感念君恩呢。如今若要出發上路,暫且讓我們備辦一天的費用,等過兩晚再走也可以吧。”孔緯振動衣襟起身說道:“我妻子病危,朝不保夕,大丈夫怎能因妻子的緣故,怠慢君王的急事呢?你們好好考慮吧,我已下定決心馬上出發了。”他當日就去見李昌符,李昌符很讚賞他的決心,於是就送給他五十緡錢,派騎兵護送孔緯到達散關。孔緯知道朱玫肯定懷有異心,上奏皇帝說:“這所關城僅是一座小城,不夠禁軍駐紮之用,請求立即前往梁州。”第二天,皇帝車駕離開陳倉,剛剛進入關里,邠州、岐州的軍隊就包圍了寶雞,攻打散關。沒有孔緯的進言就很危險了。

大順元年夏天,幽州、汴州兩個方鎮請求討伐太原。宰相張浚請求親自率領禁軍前去招撫討伐。皇上猶豫不決,向孔緯詢問計策,孔緯認為出兵征討有利。張浚率領的軍隊受到太原方面的攻擊,大敗而回。張浚被罷相貶官,孔緯因附和張浚,被貶為均州刺史。乾寧二年五月,三個方鎮出兵進入京城,殺死宰相韋邵度、李溪。皇帝因朝中大臣結成朋黨,對外勾結方鎮,考慮啟用耿直的正人君子,派中使徵召孔緯入朝。孔緯長期患病,叩拜時行動艱難,皇上下令閣門使將孔緯送到中書省辦理事務。九月,在光德里的府第死去,追贈太尉。

孔緯家有崇尚節義的風氣,傲然不屈。雖然孔緯權勢顯赫,但是不曾把皇上對他的恩典隨意授予別人。天武都頭李順節依仗得到的恩寵十分驕橫,不到一年時間就當上浙西節度使,不久加授平章事。在謝恩的那天,依照舊例百官應列班來接待他。孔緯批示道:“不用列班。”李順節看到沒有百官列班的場面,極為不滿。孔緯說:“我知道你肯定會不滿。百官卿士,都是天子的朝臣。你只不過掌握著天武健兒,卻要在政事廳受到百官的列班接待,難道就那么心安理得嗎?”李順節不敢再提這件事。他執掌禮儀而不屈從違背,有很多這樣的事例。

二、畢再遇,字德卿,是兗州人。他父親畢進,在建炎年間跟隨岳飛守衛皇家陵園,轉戰長江、淮河之間,一步步地升到武義大夫。再遇以恩庇補官,隸屬侍衛馬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的簡稱),武藝超人。宋孝宗召見他,見後很高興,賞賜給他戰袍和金錢。

開禧二年,皇帝下詔北伐,讓殿帥郭倪招安山東、京東一帶,派畢再遇和統制陳孝慶攻打泗州。畢再遇請求選用新征的敢死軍作先鋒,郭倪將八十七人給了他。招撫司限定期限進軍,金人聽說後,關閉邊境的市場,堵上城門,作好準備。畢再遇說:“敵人已知道我方增派軍隊的時間,兵以奇取勝,應當提前一天出擊,出其不意。”陳孝慶同意他的想法。畢再遇犒賞士兵,用忠義激勵他們,發兵逼近泗州城。泗州有東西兩城,畢再遇讓人將兵器、旗幟、船隻擺在石屯下,裝作要攻打西城的樣子,卻親自帶領部下從陟山直至東城南面的城牆下,自己先登上城,殺死幾百死人,金人大敗,守城的開北門逃走。西城還在堅守,畢再遇豎起大旗,高喊:“大宋的畢將軍在此,你們都是中原的百姓,趕快投降。”很快有淮平縣令用繩子從城上下來,請求投降,於是兩座城都攻克啦。郭倪來犒賞士兵,拿出皇帝授的刺史牙牌授予畢再遇,再遇推辭說:“國家黃河以南失陷了八十一個州,現在攻下泗州兩個城就得到一個刺史,按這樣下去再拿什麼來獎賞?再說您從朝廷那裡得來幾個牙牌啊?”堅決不接受。不久被任命為環衛官。

郭倪調李汝翼、郭倬攻打宿州,又派陳孝慶等作後援。命令畢再遇用四百八十個騎兵作先鋒攻打徐州,到了虹地,遇到郭、李的士兵負傷敗回,問他們,回答說:“宿州城下有大水,我軍不利,統制田俊邁已被敵人捉住。”畢再遇領兵緊急前往,駐紮在靈壁,遇到陳孝慶屯兵在鳳凰山,將帶兵返回,畢再遇說:“宿州雖然沒有取勝,但是兵家勝敗無常,怎么能這么快挫傷自己的銳氣!我奉招撫的命令攻打徐州,經過這裡,寧可死在靈壁北門外,也不能死在南門外。”碰巧郭倪發信給陳孝慶,讓他班師撤軍,畢再遇說:“郭、李兩人潰敗,敵人一定追趕,我們應當伏擊他們。”金軍果然用五千騎兵分兩路追來,再遇讓敢死隊二十人守住靈壁北門,自己領兵沖入敵陣。金人看見他的旗幟,喊到“畢將軍來啦”。於是逃跑。各路軍馬離開靈壁,畢再遇獨自留下沒動,估計大軍走了二十多里,就火燒靈壁。諸將問他:“夜間不點火,今天白天點火,為什麼?”再遇說:“夜間能照見虛實情況,白天看不見煙塵,他們已經敗逃不敢追趕,軍隊就可以安全行進,沒有危險啦。你們哪裡知道軍隊前進容易而撤退困難啊?”

金兵七萬屯駐楚州城下,三千人守衛淮陰的糧食,又載著三千船糧食停泊在大清河中。再遇謀劃說:“敵人比我軍多十倍,難以用武力取勝,可以用計打敗他們。”於是派統領許俊抄小路前去淮陰,夜間二更天銜枚到了敵營,各自帶著火潛入,伏在五十輛糧車間,聽到哨聲點火,敵人驚慌逃走,活捉了烏古倫師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

嘉定十年,從武信軍節度使任上辭官。去世時,享年七十歲。追任太尉,後又追任太師,諡號忠毅。

三、耿恭,字伯宗,從小就慷慨多計謀,有將帥之才。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冬,騎督尉劉張率兵攻打車師國,請耿恭擔任司馬,耿恭與奉車都尉竇固及堂弟駙馬都尉耿秉迫降車師。這時開始設定西域都護、戊己校尉,就任命耿恭為戊校尉,駐紮在車師後王治所金蒲城,謁者關寵為己校尉,駐紮在車師前王治所柳中城。耿恭到任,發布文告給烏孫國,宣示漢室威德,烏孫國從國王大昆彌以下都非常高興。派使者向東漢進獻名馬又送來漢宣帝時贈給昆彌右夫人——公主劉細君的博具,並願派王子入侍皇帝。耿恭便派使者帶著金銀布帛,迎接其王子入侍漢朝皇帝。

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單于派左鹿蠡王率二萬騎兵進攻車師,耿恭派司馬帶兵三百前往救援,路上,遭遇匈奴大軍,寡不敵眾,全軍覆沒。北匈奴殺死車師國的後王安得,又轉兵攻打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耿恭親自登城,指揮作戰。他讓部下把毒藥塗到箭鏃上,向匈奴兵喊話說:“我們漢朝的箭是神箭,那些中箭的人一定必有異常的表現。”喊完,用強弩發射毒箭。匈奴兵中箭者,創口都因毒熱而迅速潰爛。於是,大驚失色。正逢天降暴雨,耿恭乘風雨大作猛攻敵陣,殺傷的匈奴兵極多。匈奴兵震恐,互相之間說:“漢兵像神一樣,真可怕啊!”於是撤兵而去。耿恭認為疏勒城傍有澗水可以堅守。五月,就領兵占據了疏勒城。七月,匈奴兵又來進攻,耿恭招募數千敢死隊員直闖敵陣,匈奴騎兵逃散敗走。

當時焉耆、龜茲進攻並殺死了漢西域都護陳睦,北匈奴在柳中包圍了關寵。正趕上明帝駕崩,救兵不到,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耿恭激勵將士趕走敵人。車師後王夫人的祖輩是漢人,因而常悄悄地給耿恭通報軍情,並私下供給漢軍糧餉。數月之後,漢兵糧食用完,陷入困境,於是煮鎧甲和弓弩,吃皮革牛筋。耿恭與士兵以誠相待同生共死,因而全城上下,協力同心。而軍士漸漸死亡,只剩了幾十人。單于知道耿恭困頓不堪,想招降他,派使者對他說:“你若投降,就封你為白屋王,把女兒嫁給你做妻子。”耿恭將單于使者騙上城來,親手將其殺死,在城上用火烤他的肉吃,使者下屬望見此情形,大哭而去。單于大怒,增兵圍城,但始終未能攻下。

當初,關寵上書請求派兵來救。當時肅宗剛剛繼位,於是招來公卿一同商議。司空第五倫認為不宜出兵救援。先前耿恭曾派遣所部軍吏范羌回敦煌領取軍士寒衣,范羌隨王蒙的軍隊出塞。范羌堅決請求返回迎接耿恭,諸將不敢前進,無奈王蒙只得分兵兩千給范羌去營救耿恭。范羌從天山北道進軍,遇大雪深丈余。軍隊剛好到達疏勒城下。城中聽到兵馬聲,以為匈奴攻城。非常害怕。范羌在城下大喊:“我是范羌,大漢朝派遣軍隊來迎接校尉來了。”城中皆呼萬歲。開門,與援軍相與痛哭。此時,城中僅餘二十六人。第二天,耿恭一同東歸。敵兵追趕騷擾,漢軍且戰且行。耿恭的人馬將士素來飢餓困頓,從疏勒出發時尚有二十六人,一路上又死去很多,三月到玉門關時,僅剩了十三人。而且衣服鞋子都穿破了,身體瘦弱面色憔悴,中郎將鄭眾安排耿恭及部下等人洗浴更換衣帽。等到耿恭到了洛陽,被授予騎督尉的職位。

四、宋訥,字仲敏,滑人。父親壽卿,是元代御史。宋訥性格老誠穩重,博學多聞。到正中年間,考中進士,被任命為鹽山尹,結果他放棄官位回家。洪武二年,皇帝徵召儒士十八人編纂《禮》、《樂》等書,宋訥也參加了。事情做完了,他沒做官而是回家。過了一段時間,經由四輔官杜斅推薦,擔任國子監老師。因講經出色而被求學者尊崇。十五年,被越級遷升為翰林學士,皇上命令他撰寫《宣聖廟碑》,寫得合乎聖意,賞賜的物品很豐厚。改任文淵閣大學士。他曾經因為天寒靠近炭火取暖,火舌燎到脅下衣袍,火燒到皮膚才覺查。皇帝寫文章警告他。沒多久,宋訥升為國子監祭酒。當時有功的大臣孩子都到國子監跟他學習,一年來學習的貢士達到了上千人。宋訥為了嚴格學規,整天端正姿態講課從未虛度光陰,夜晚常住宿在學校里。洪武十八年,又開設進士科,考取進士四百七十人有餘。其中三分之二是太學的學生。皇上第二次考這些人,又是這樣。皇帝大為高興。寫詞褒揚讚美宋訥,太學的助教金文徴等人嫉妒宋訥,和吏部尚書余熂暗地裡設計陷害宋訥,下達文書令逼宋訥辭職。宋訥去皇帝面前辭職。皇帝大驚詢問後,很生氣。殺了余熂、文徴等人。像以前一樣留住宋訥。宋訥曾經得病,皇帝說:“訥有長壽的命相,是不必擔憂的。”不久,宋訥的病果真好了。皇帝派畫工窺探宋訥。畫下他的肖像,畫上宋訥正襟危坐,面有怒色。第二天入朝見皇上,皇帝問:“昨天為什麼發怒?”宋訥吃驚地回答說:“有個學生快跑跌倒,把茶器打碎了。我因教育失誤而感到慚愧,所以很自責。只是陛下怎么知道的呢?”皇帝拿出圖畫。宋訥叩頭謝罪。

宋訥的長子叫宋麟,考中進士,提升做御史官,出京城做望江主簿,皇帝惦念宋訥年老,召宋麟回來侍奉。洪武二十三年春,宋訥病很重,仍然住宿在太學。宋麟請他回自己家住,宋訥訓斥他說:“這正趕上了丁祭(祭孔的大典),敢不敬嗎?”祭祀完畢,把他抬回家,宋訥就死了,終年八十。皇帝悼念憐惜他,親自寫祭文悼念。又派官員到他家祭奠,替他置葬地。文官四品得到祭葬的人,從訥開始。正德年間,諡號文恪。

宋訥曾經應詔陳述邊疆的事情,他說:“海內安定,只是沙漠還煩擾聖上憂慮。如果窮追遠擊,不免勞民傷財。陛下替皇子皇孫著想,不過是嚴謹邊防罷了。鞏固邊防在於充實兵力,充實兵力在於屯田。漢趙時有四萬將士,沿邊疆分九郡駐紮,結果單于引兵退卻。陛下最好在將領中選勇猛的人,以東西五百里範圍劃界分屯,制定法規守住要害,遠近相互照應,遇到敵人就打,敵人離開就農耕。這是長久安定的計策。皇帝完全採納他的方案。宋訥去世後,皇帝思念他。任命他的二兒子承襲父業擔任國子監司業,告誡太學學生遵守宋訥的學規,違反的人罪當死。

五、宗炳字少文,南陽涅陽人。祖父宗承,任過宜都太守。父親繇之,曾任湘鄉令。母親是父親同郡人師氏,非常聰明,有口才、有學問、有節操,親手教育所有的子女。

宋高宗打開官府大門,公開招攬人才,下詔書說:“我繼承帝位,有辱天子的稱號,我要延請、招聘賢明人士。南陽人宗炳、雁門人周續之,可以下令徵召他們,以禮相待,讓他們出來做官。”於是一起徵召他們為太尉掾,他們二人沒有應詔。宋朝代晉掌權後,徵召宗炳為太子舍人;元嘉初年,又征他為通直郎;東宮太子得勢後,又徵召他為太子中舍人和中庶子,都沒有應詔。妻子羅氏,也有高尚的情懷,和宗炳趣味相投。羅氏死後,宗炳十分悲痛,後來停止哭泣,用佛理自遣,悲哀的情緒立即減輕了許多。對和尚慧堅說:“生與死的區別,不容易明白,再三思考,才能排遣心中的悲哀。”衡陽王劉義季在荊州時,親自到宗炳的家裡,和他一起歡聚,並任命宗炳為諮議參軍。宗炳依然沒有接受。

宗炳酷愛山水,喜歡遠足。他向西到過荊巫地區,向南登過衡山,並在衡山上蓋屋居住。心懷前人向子平那樣的隱居志向。後來,他因病回到了江陵,嘆息道:“我年紀大了,病也來了,名山大川恐怕難得看完了,只有使自己心情更加沉靜,修養進一步提高,然後,睡在床上,再遊歷這些大好河山吧。”凡是他遊歷過的地方,都繪成圖畫,貼在室內的牆上,對人說:“我彈琴奏樂,要讓眾山都發出迴響。”古有《金石弄》一曲,為桓氏所器重,桓氏家族衰敗之後,這支曲子也就失傳了,只有宗炳還能彈奏。太祖派樂師楊觀跟宗炳學習這支曲子。

宗炳的表弟師覺授也有超凡脫俗的品行,用琴書來自我娛悅。臨川王劉義慶委任他為祭酒和主簿,他都沒有赴任,於是劉義慶向皇上上表,推薦他,可就在這個時候,他生病去世了。

元嘉二十年,宗炳去世,終年六十九歲。衡陽王劉義季給司徒、江夏王劉義恭寫信說:“宗居士不去改變他所不滿的'東西,他行跡超凡脫俗,一生品行值得褒揚,我對他的去世深感悲痛,簡直無法控制自己的哀思。”

史臣說:“那些獨來獨往的人,性格都有點偏執、耿直,所以不能剝奪他們的理想,使他們屈服於自己的意志。要借招賢納士來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定要有使他們信服。如果讓他們遇上值得信賴的君主,遇到太平盛世,他們怎么會放蕩於湖海之上,游于山林之間呢?他們大概也因為不得已才這樣的。”

六、我讀了《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記》兩部宋人筆記,(知道)兩宋說書藝人多達數十人。從那以後,說書藝人的姓名,就不為人們所知了。只是近幾年來,人們才異口同聲稱讚柳敬亭的說書技藝。

柳敬亭是揚州府泰州人,原姓曹。十五歲時,(因為)蠻橫兇悍,刁鑽不講道理,觸犯刑法,應當處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裡,給人們說書。那時(他說書)已經能使市民佩服、感動。很久以後,到了江南,松江府有個叫莫後光的讀書人見了他,說:“這人機智靈活,可以使他憑藉他的演技出名。”於是對柳敬亭說:“說書雖是低微的技藝,但也必須勾畫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態,熟悉各地方的風土人情。要象春秋時楚國優孟那樣以隱言和唱歌諷諫,而後才能達到目的。”柳敬亭回到家裡,聚精會神,專心致志,用心練習,反覆推求。過去一個月,(他)前往莫後光處,莫(對他)說:“你說書,能夠使人歡樂喜悅,大笑不止了。”又過了一個月,莫(對他)說:“你說書,能使人感慨悲嘆,痛哭流涕了。”又過了一個月,莫後光不禁讚嘆地說:“你說書,還沒有開口,哀傷、歡樂的感情就先表現出來了,使聽眾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說書的技藝達到了精妙的程度。”於是柳敬亭就到揚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說書),名聲顯揚於達官貴人之中。在豪華大廳的盛大集會之上,在悠閒亭榭的獨坐之中,(人們)爭著請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藝,沒有不從內心感到滿足,說他演得好的。

寧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時,安徽提督杜宏域想結交左良玉,介紹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左良玉惋惜與柳敬亭相見太晚,讓柳敬亭參與決定重要秘密軍務。軍中官員也不敢以說書人的身份來看待柳敬亭。左良玉沒有讀過書,所有公文,都是幕府中的文人立意和潤色詞句,引用古書,以證明現在應怎樣做,努力寫成,(可是)左良玉都不滿意。而柳敬亭耳朵經常聽到的,口裡經常說的,從僻陋里巷俗語常談中得來的,倒沒有不合左良玉之意的。(柳敬亭)曾奉命到南京,當時南明朝中群臣都敬畏左良玉,聽說他派人來,上下沒有誰不以恭敬之禮接待(他)。宰相以下的官吏都讓柳敬亭坐在向南的尊位上,稱呼他柳將軍,柳敬亭也沒有什麼不安的表現。那些街市上往日和柳敬亭很親近互稱你我的市民,在路邊私下說:“這人是過去和我們一起說書的,如今他竟這樣飛黃騰達了!”

不久,南明朝庭覆滅,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資財差不多花光,又象昔日一樣貧困,於是又開始走上街頭,重操舊業。柳敬亭既然在軍隊里的時間很長,那些蠻橫狡詐、不守法紀的人,sha6*人犯法、改名換姓、逃亡在外的人,流離失所、悲歡離合、國破家亡的事,(他)都親眼見過,而且各地的方言,大眾的愛好和崇尚,都是他所熟悉的。(因此他)每講一詞一語,讓人聽起來,有的象刀槍劍戟碰撞,帶甲騎兵突然衝出,颯颯作響,騰空而起;有的象狂風怒號,苦雨泣訴;有的象鳥鵲悲鳴,群獸驚駭,使人立即產生亡國之恨,聽不清伴奏的樂聲。(他的藝術造詣)已大大超過了莫後光所說的那種境界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高一語文文言文參考譯文0
高一語文文言文參考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