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梅公墓志銘》原文及翻譯

歐陽修

原文:

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梅公既卒之明年,其孤及其兄之子堯臣來請銘以葬,曰:“吾叔父病且亟矣,猶臥而使我誦子之文。今其葬,宜得子銘以藏。”公之名,在人耳目五十餘年。前卒一歲,余始拜公於許,公雖衰且病,其言談詞氣尚足動人。嗟余不及見其壯也,然嘗聞長老道公。鹹平、景德之初,一遇真宗,言天下事合意,遂以人主為知己,當時縉紳之士望之若不可及。已而擯斥流離,四十年間,白首翰林,卒老一州。嗟夫士果能自為材邪惟世用不用耳故余記其始終良以悲其壯也。
公諱詢,字昌言,世家宣城。年二十五進士及第,時亦未之奇也。鹹平三年,與考進士於崇政殿,真宗過殿廬中,一見以為奇才。是時,契丹數寇河北,李繼遷急攻靈州,天子新即位,銳於為治。公乃上書請以朔方授潘羅支,使自攻取,是謂蠻夷攻蠻夷。真宗然其言,問誰可使羅支者,公自請行。天子惜之,不欲使蹈兵間,公曰:“苟活靈州而罷西兵,何惜一梅詢!”天子壯其言,因遣使羅支,未至而靈州沒於賊。時邊將皆守境,不能出師,公請大臣臨邊督戰,募游兵擊賊。論傳潛、楊瓊敗績當誅,而田紹斌、王榮等可責其效以贖過,凡數十事,其言甚壯。天子益器其才,數欲以知制誥,宰相有言不可者,乃已。其後繼遷卒為潘羅支所困,而朝廷以兩鎮授德明,德明頓首謝罪,河西平。天子亦再幸澶淵,盟契丹,而河北之兵解,天下無事矣。公既見疏不用,初坐斷田訟失實,徙知蘇州。以疾出知許州,卒於官。
公喜為詩。為人嚴毅修潔,而才辯明敏,少能慷慨。見奇真宗,自初召試,感激言事,自以謂君臣之遇。已而失職,逾二十年,復直於集賢。比登侍從,而門生故吏、曩所考進士,或至宰相、或至大官,故其視時人,常以先生長者自處,論事尤多發憤。

譯文/翻譯:

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梅公死後的第二年,他的兒子和他哥哥的兒子梅堯臣來請我寫一篇銘文來下葬梅詢,梅堯臣說:“我的叔叔生病非常嚴重的時候,躺在病床上還讓我讀您的文章,現在他要下葬了,應該得到您的銘文下葬”我聽說梅公的名字已經五十多年了。梅公死的前一年,我才在許拜見了他。梅公雖然衰老並且生病了,他言語或文詞的氣勢尚且足以動人,他感嘆我沒有在他年壯的時候見到他,然而我曾經聽說他長壽。鹹平、景德之初一遇到真宗,說天下大事和真宗意見一致,於是把真宗當作自己的知己,當時的大官都感覺自己趕不上梅公。不久,被排斥疏遠,四十年間,到老了還是翰林,在一州終老。哎呀,士大夫果真能自己欣賞自己的才能?只是世人用不用的緣故吧。因此,我記錄他的始終,確實欽佩他的節操。 
梅公名叫詢,字昌言,一直居住在宣城。二十五歲進士及第,當時人們也沒有覺得他奇特。鹹平三年,在崇政殿考進士,真宗路過殿廬中,一見到梅公就認為他是奇才。這個時候,契丹屢次進犯黃河以北,李繼遷緊急攻打靈州,宋真宗剛剛即位,堅決主張天下太平,梅公上疏請求授予潘羅支為朔方,讓他自己攻打,這就是說讓蠻夷攻打蠻夷。宋真宗贊同他的觀點,問梅公誰可以出使潘羅支,梅公自己請求出使。宋真宗憐憫他,不想讓他進入戰爭,梅公說:“只要能保住靈州,讓他們停戰,怎么能憐惜一個梅詢!”宋真宗認為他的話很豪壯,於是派他出使羅支,梅公還沒有到靈州,靈州就已經淪陷了。當時,邊境將領都在守衛邊境,不能夠派出軍隊。梅公請各位大臣到邊境督促戰事,讓他們招募流動的士兵打擊敵人。梅公上奏認為傳潛、楊瓊打了敗仗就應當被誅殺,而田紹斌、王榮等可以責令他們效力來補償過錯,共幾十件事情,他的話很是豪壯。宋真宗更加器重他的才能,多次想讓他掌管起草誥命 宰相有人說這樣不可以,才停止。那以後,李繼遷最終被潘羅支所圍困,朝廷用兩個鎮授予德明,德明磕頭謝罪,黃河以西平定了。宋真宗也第二次到澶淵,和契丹結盟,黃河以北的戰事也解決了,天下太平沒有了戰爭。梅公被疏遠不被任用,剛開始因為處理田地訴訟有失事實,調任到蘇州。梅公藉口有病外調到許州,死在任上。 
梅公喜歡寫詩,他為人嚴厲剛毅高尚純潔,很有口才能力聰明機敏,年少之時,便慷慨大方。被宋真宗稱奇,自從當初被宋真宗召見面試,對宋真宗心懷感激而積極進諫,自認為這就是君臣之間相互對待對方的最好的方式。不久,他失去了自己的官職,超過二十多年,才又直接到集賢殿大學士,等到任用為侍從,他的學生和老部下以及從qian6*考他的進士的人,有的人做了宰相,有的做了大官,因此他看待當時的人,常常用先生長者自居,評論事情很多時候都是發泄心中的憤懣。
《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梅公墓志銘》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梅公墓志銘》原文及翻譯0
《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梅公墓志銘》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