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穆崇列傳》原文及翻譯
魏書
原文:
穆崇,代人也。其先世效節於神元、桓、穆之時。崇機捷便辟,少以盜竊為事。太祖之居獨孤部,崇常往來奉給,時人無及者。後劉顯之謀逆也,平文皇帝外孫梁眷知之,密遣崇告太祖。眷謂崇曰顯若知之問汝者丈夫當死節雖刀劍別割勿泄也。因以寵妻及所乘良馬付崇曰:“事覺,吾當以此自明“。崇來告難,太祖馳如賀蘭部。顯果疑眷泄其謀,將囚之。崇乃唱言曰:“梁眷不顧恩義,獎顯為逆,今我掠得其妻馬,足以雪忿。“顯聞而信之。窟咄之難,崇外甥於桓等謀執太祖以應之,告崇曰:“今窟咄已立,眾鹹歸附,富貴不可失,願舅圖之。“崇乃夜告太祖。太祖誅桓等,北逾陰山,復幸賀蘭部。崇甚見寵待。太祖為魏王,拜崇征虜將軍。從平中原,賜爵歷陽公,散騎常侍。後遷太尉,加侍中,徙為安邑公。又從征高車,大勝而還。姚興圍洛陽,司馬德宗將辛恭靖請救,太祖遣崇六千騎赴之。未至,恭靖敗,詔崇即鎮野王,除豫州刺史,仍本將軍。徵為太尉,又徙宜都公。天賜三年薨。先是,衛王儀謀逆,崇豫焉,太祖惜其功而秘之。及有司奏謚,太祖親覽諡法,至述義不克曰“丁“。太祖曰:“此當矣。“乃謚曰丁公。
初,太祖避窟咄之難,遣崇還察人心。崇夜至民中,留馬與從者,乃微服入其營。會有火光,為舂妾所識,賊皆驚起。崇求從者不得,因匿於坑中,徐乃竊馬奔走。宿於大澤,有白狼向崇而號,崇乃覺悟,馳馬隨狼而走。適去,賊黨追者已至,遂得免難。太祖異之,命崇立祀,子孫世奉焉。太和中,追錄功臣,以崇配饗。
(摘自《魏書·穆崇列傳》有刪改)
譯文/翻譯:
穆崇,平城人,其先祖在神元帝、桓帝、穆帝時期效力於拓跋氏。穆崇機敏果斷,善於逢迎,年少時以盜竊為業。道武帝拓跋珪流落獨孤部時,穆崇常常往來供給他生活的必需品,盡心盡力無人能比。後來劉顯陰謀叛亂,平文帝拓跋鬱律的外孫梁眷得知後,暗中派遣穆崇密報拓跋珪。梁眷對穆崇說:“劉顯如果得知此事而拷問你,大丈夫當為氣節而死,即使是刀割劍剮,也不要泄露。”於是將愛妻及所乘良馬託付給穆崇,說:“事情如果被發覺,我當用這些來自我證明。”穆崇來報告禍難,拓跋珪逃奔賀蘭部,劉顯果然懷疑是梁眷泄露了他的陰謀,將要囚禁他。穆崇揚言說:“梁眷不顧恩義,協助劉顯謀逆,如今我搶了他的愛妻和寶馬,足以雪恨。”劉顯聞知,便不再懷疑梁眷。拓跋窟咄(向拓跋珪)發難時,穆崇的外甥穆桓等人陰密謀捉住拓跋珪來回響他,勸告穆崇說:“如今拓跋窟咄已被迎立為王,眾人紛紛歸附,到手的富貴不可以失掉,願舅父能與我們共圖大事。”然而穆崇卻將他們的陰謀連夜報告了拓跋珪。拓跋珪誅殺了於桓等人,向北越過陰山,再次來到賀蘭部。穆崇受到非同一般的寵幸和厚待。。拓跋珪為魏王時,拜穆崇為征虜將軍。跟隨拓跋珪平定中原後,被封為歷陽公,任散騎常侍。後升任太尉,兼任侍中,遷封安邑公。後又跟隨拓跋珪征討高車諸部落,大勝而歸。後秦皇帝姚興圍攻洛陽,司馬德宗的將領辛恭靖向北魏求救,拓跋珪派穆崇率六千騎兵赴援。援軍未至,辛恭靖戰敗,拓跋珪下詔命穆崇鎮守野王,任豫州刺史,統轄所率兵馬。後又調回朝中任太尉,遷封宜都公。天賜三年(406年),穆崇逝世。在這之前,衛王拓跋儀謀反,穆崇曾參與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愛惜他的功勞而替他隱瞞過去。等到有關部門奏議穆崇的諡號,拓跋珪親自查閱授予諡號的方法,看到稱不能有始有終地堅守道義為“丁”,拓跋珪說:“這個就很恰當。”於是確定穆崇的諡號為“丁公”。
當初,拓跋珪躲避窟咄之難時,曾派穆崇回去訪察民情。穆崇夜至民間,將坐騎留給隨從,微服潛入營地。恰巧營地中生有篝火,借著火光被舂米的婦人認出,賊兵全被驚起。穆崇找不到隨從,於是躲藏在土坑中,等到機會才偷了匹馬逃走。宿營於大澤岸邊,遇到一隻白狼向他嚎叫,穆崇頓時醒悟,騎馬隨白狼而去。剛剛離去,賊人追兵就已到達,於是幸免於難。拓跋珪十分驚異,命穆崇為白狼設立神位,子孫世代供奉。孝文帝太和年間,追封功臣,以穆崇的靈位配祭太廟。
《魏書·穆崇列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