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趙逢傳》原文及翻譯

宋史

原文:

趙逢字常夫,媯州懷戎人。性剛直,有吏乾。父崇事劉守光為牙校。後唐天祐中,莊宗遣周德威平幽州,因誅崇。逢尚幼,德威錄為部曲,令與諸子同就學。及德威戰沒胡柳陂,逢乃遊學河朔間。久之西遊,客鳳翔李從曮門下。從曮卒侯益領節制逢又依之漢乾被中益入為開封尹表逢為巡官逢不樂乃求舉進士。是歲,禮部侍郎、集賢殿學士司徒翊典貢舉,擢登甲科。解褐授秘書郎、直史館。周廣順中,歷左拾遺、右補闕,皆兼史職。世宗嗣位,遷禮部員外郎、史館修撰。顯德四年,改膳部員外郎、知制誥。逾年,轉水部郎中,仍掌誥命。恭帝即位,賜金紫。 
宋初,拜中書舍人。太祖征澤、潞,逢從行。次河內,聞李筠擁兵入寇,又慮太行艱險,乃妄言墜馬傷足,留於懷州。駕還京,有密旨除拜,逢當草制,又稱疾不入。太祖謂宰相日:“此人得非規避行役者耶?”對日:“誠如聖言。”遂貶房州司戶。會恩,量移汝州司馬。乾德初,召赴闕,授都官郎中、知制誥,充史館修撰,判館事。二年,改判昭文館。未幾,充樞密直學士,加左諫議大夫。蜀平,出知閬州。時部內盜賊攻州城,逢防禦有功。賊既平,誅滅者僅千家。妻朱氏病死京師,詔給葬事。代還,遷給事中,充職。六年,權知貢舉。 
太祖征太原,以逢為隨jun6*轉運使,鑄印賜之。會發諸道丁壯數十萬,築堤壅汾水灌晉陽城。逢白太祖乞效用,即命督其版築。時方盛暑,逢於烈日中親課力役,因而遘疾,輿歸京師。開寶八年,卒。 
逢揚歷清近,所至有聲,然傷慘酷,又言多詆訐,故縉紳目之為“鐵橛”。大中祥符三年,特詔錄其子極為三班借職。” 
(選自《宋史·列傳第二十九》) 

譯文/翻譯:

趙逢字常夫,是媯州懷戎人。性情剛毅正直;有為官的才幹。他的父親趙學侍奉劉守光做牙校。後唐天祐年間,莊宗派遣周德成平定幽州,國此誅殺了趙崇。趙逄還年幼,周德威收他為家僕,讓他與幾個兒子一同上學。等到周德威在胡柳陂戰死,趙逢就在河朔一帶遊歷求學。很久之後,遊歷到西部,客居在風翔李從暖門下。李從曮過世,侯益任節度使,趙逄又依附他。後漢乾祐年間,侯益入朝任開封府尹,上表舉薦趙逢任遲官,趙逢不願意,就要求考進士。這一年,禮部侍郎、集賢殿學士司徒翊主持貢舉,趙逄考中甲科。初入仕被授予秘書郎、直史館之職。後周廣順年間,歷任左拾遺、右補闕,都兼任史官的職務。世宗繼位,升為禮部員外郎、史館修撰。顯德四年,改任膳部員外郎、知製造。過了一年,轉任水部郎中,仍為知制誥。恭帝即位,賜給他金印紫綬。 
宋初,趙逢被任命為中書舍人。太祖征討澤潞兩地,趙達跟隨出行。部隊駐紮在河內,趙逢聽聞李筠聚集軍隊來侵犯,又考慮太行山地勢險要,於是假稱從馬上掉下來傷了腳,留在懷州。太祖回到京城,有密旨任命官員,趙逄應當起草制書,但他又稱病不去。太祖對宰相說:“這個人是不是躲避公役呢?”宰相回答說:“確實像皇上您說的那樣。”於是趙逢被暖為房州司戶。恰好趕上思,酌情考忠改任他為離京較近的汝州司馬。乾德初年,(趙逢)奉詔赴朝廷,被授子都官郎中、知製造,擔任史館修撰、判館事。乾德二年,改判昭文館。不久,擔任樞密直學士,か官左速議大夫。蜀地平定,外任間州知州。當時轄區內盜賊攻打州城,趙逢防禦有功。盜贓平定之後,被殺的將近一千家。趙逢的妻子朱氏在京師病死,皇帝語令供給安葬費用。任滿回來,升為給事中,充任職務。乾德六年,暫時掌管貢舉。 
太祖征討太原,任命趙逢為隨jun6*轉運使,鑄印賜給他。恰好趕上徵發各省壯丁數十萬,修築提壩阻截汾水流入晉陽城。趙逢稟告太祖請求效力,就命令他監管營造之事。當時正值盛夏,趙逢在烈日下親自督促勞役千活,因而生病,被用車拉著回到京師。開寶八年,趙逢過世。 
趙逢為官清廉,所到之處有聲望,然而為人苛刻殘忍,說話經常詆毀和揭發別人的隱私,所以士大夫把他看作“鐵橛”。大中祥符三年,朝廷特地下詔錄用他的兒子趙極擔任三班借職。 
《宋史·趙逢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宋史·趙逢傳》原文及翻譯0
《宋史·趙逢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