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大理寺卿鄧公傳》原文及翻譯

袁枚

原文:

乾隆三十九年春,大理寺正卿鄧遜齋先生予告還蜀。啟行之前一月,從京師作書寄其弟子袁枚曰:“蜀道大難,予偕汝衰,未必再見。即生死音耗,亦慮少通。予生平出處本末,惟汝知詳,盍為我撰《墓誌》以須?”枚聞命皇恐,疑從先生之言,則預凶非禮;以不敏辭,又恐非先生所以命枚之意,而沒先生可傳之賢。敬考古人文集,為賢者立傳,不妨及其生存而為之,如司馬君實之於范蜀公是也。先生蜀人,聲望與范公相峙。枚雖非君實,請引此例,以質先生。 
謹按:先生名時敏,字遜齋,四川廣安人。父琳,以歲貢生任中江縣訓導。生六子,先生其季也。雍正十年舉於鄉,乾隆元年登進士,入翰林。十年,遷大理寺正卿。丁父憂歸里。服閱,奏請養母。上許之。二十六年,太夫人薨。二十九年,先生入朝,補原官。 
先生純和介朴,遢人無矜容躁顏。於道義所在,則凝然不可撓。天子加恩邊遠之臣,銳意用先生。先生年才三十餘,一歲數遷,旁觀辟睨,以為稍從容即可宰輔。而先生勿顧也,歸依膝下,忽忽二十年。再入長安,諸新貴少年望先生如過時古物,而先生亦不樂與昵,退朝閉門,與一卷書、二三耆舊共晨夕而已。大理,古皋陶所為,權甚重。元、明以來,一切決於司寇。居此職者,相夸為識時務。而先生每秋鞫,苦心平反,有所得必爭,爭不得必奏。 
今年以計典休,論者疑先生受主眷隆於始,而替於終。枚獨以為不然。先生以萬里孤臣,旁無憑藉,而能委蛇卿班,適來適去,卒全名節以歸。此非遭際聖明,始終眷護,而能如是乎?先生手札嗛嗛①以未報君恩為愧。枚又以為不然。夫建一議,理一事,此報恩之大者也;重其身,端其范,以儀型百辟,此報恩之大者也。其所以不受他人之恩者,為報一人之恩故也。無形之砥柱,可以扼中流、挽風氣矣。而況古名臣有以七十起者,有以ba6*九十起者,先生之齒猶未也。則將來之報稱正無窮期,而枚幸旦暮毋死,終將濡筆以俟。 
(選自《小倉山房文集》,有刪節) 
【注】①嗛嗛:謙遜的樣子。 

譯文/翻譯:

乾隆三十九年春,大理寺正卿鄧遜齋先生告訴我要回到蜀地。啟程前的一個月,從京城寫信寄給他的弟子袁枚說:“蜀道難行,我和你都已衰老,不一定能再次相見。即便是生死的音訊,估計也難以通傳。我生平事跡、出仕及退隱本末緣由,只有你詳細知曉,為何不為我做好準備撰寫《墓誌》呢?”我聽到命令十分不安,害怕聽從先生的話,就會預示凶兆,不合禮節;以不聰敏為由推辭,又害怕不合先生用來命令我的心思,因而埋沒了先生本可以傳頌的賢明。恭敬謹慎地考證古人的文集,給品行賢能的人寫傳記,不妨根據他的生平來做傳,如司馬光為范蜀公立傳就是這樣。先生是蜀人,他的聲名和威望與范公相同。我雖然不是司馬君實,請允許我援引此例,來表現先生的本性。 
謹按(引用論據、史實開端的常用語,可以譯為:認真查詢到):先生名為時敏,字取遜齋,是四川廣安人。父親鄧琳,憑著歲貢生的身份擔任中江縣訓導(教訓開導,教育學名詞)。生育六個孩子,先生最小。雍正十年考中鄉試,乾隆第一年考中進士,進入翰林院。乾隆十年,升任大理寺正卿。遭逢父親喪事回歸故鄉。守孝期滿,上奏請求奉養母親。皇上答應了他。二十六年,太夫人去世。二十九年,先生入朝,補任原官。先生淳樸和藹正直樸實,對待人從無傲慢不耐煩的臉色。對於道義所在,則立場堅定不屈服。天子對邊遠大臣施行恩惠,一心想要任用先生。先生才三十多歲,一年之中多次升遷,旁觀之臣側目關察,認為不久即可成為宰相治理國家大事。而先生並不眷戀顧惜,歸依父母膝下盡孝心,匆匆二十年。再入長安,各位新貴少年看待先生就像過時的古物,先生也不喜歡與趨炎附勢的人親近,退朝之後就閉門不出,和一卷書、二三個年德高望重者共度時間罷了。大理,是古皋陶所建,權利很大。元明以來,一切都取決於司寇(主管刑獄)。擔任這一職務的人,互相誇耀認為自己能認清時代潮流的。而先生每次秋天審問,苦心為冤案平反,能爭取的一定爭取,爭取不到就一定上奏朝廷。 
今年因為對官吏考績的大計之典退休,評論的人認為先生最初受到皇帝的恩遇,最終衰落(不再受皇上到皇帝的恩遇)。只有我認為不是這樣。先生萬里為官堅持操守,沒有其他依仗,卻能應付九卿朝官,從來到去應時而為,最終保全名聲氣節歸鄉。這如果不是遇到聖明的君主,始終眷念保護,能這樣嗎?先生親筆信謙遜,因為沒有報答皇上的大恩而慚愧。我又不認為是這樣。提一個建議,處理一件事情,這是最好的報恩;敬重自己,端正風範,以禮儀為百官做出典範,這是最好的報恩啊。他不接受他人恩惠的原因,是報答一個人的恩惠的緣故。無形的砥柱,可以阻遏流水、挽救風氣啊。更何況古代名臣有的從七十歲開始,有的從ba6*九十歲開始,先生的年齡還未到啊。那么將來的報答稱頌的時機正是我窮盡的,如果我一時間僥倖不死,一定要蘸筆等待。 
袁枚《大理寺卿鄧公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袁枚《大理寺卿鄧公傳》原文及翻譯0
袁枚《大理寺卿鄧公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