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元史·列傳七十八

文言文閱讀:元史·列傳七十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卜天璋,字君璋,洛陽人。幼穎悟,長負直氣,讀書史,識成敗大體。大德四年,為工部主事。蔚州有劉帥者,豪奪民產,吏不敢決,省檄天璋往訊之,帥服,田竟歸民。尚書省立,遷刑部郎中。適盜賊充斥,時議犯者並家屬鹹服青衣巾,以別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諸侯王謀不軌者,敕天璋訊正之,賞賚優渥。仁宗召天璋入見,時興聖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貪賄卜天璋也。後被命治反獄,帝顧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獄賴不冤。皇慶初,天璋為歸德知府,劭農興學,復河渠,河患遂弭。改授饒州路總管。天璋既至,聽民自實,事無苛擾,民大悅,版籍為清。時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縣爭賂之,覬免譴,饒獨無有。省臣銜之,將中以危法,求其罪無所得。縣以飢告,天璋即發廩賑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飢如是,必俟得請而後賑,民且死矣。失申之責,吾獨任之,不以累諸君也。竟發藏以賑之,民賴全活。其臨事無所顧慮若此。天曆二年,蜀兵起,荊楚大震,復拜山南廉訪使。人謂公老,必不行矣。天璋曰:國步方艱,吾年八十,恆懼弗獲死所耳,敢避難乎!遂行。至則厲風紀,清吏治,州郡肅然。會詔三品官言時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萬餘言,目之曰《中興濟治策》,皆中時病。既歸汴,以余祿施其族黨,家無甔儲,天璋處之,晏如也。至順二年卒。

(選自《元史·列傳七十八》)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弊也,尚足法耶 法:效法。

B.時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 董:監督管理。

C.省臣銜之,將中以危法 中:裁決。

D.至則厲風紀,清吏治 厲:嚴肅整頓

2.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反映卜天璋有治事之才的一項是( )

①省檄天璋往訊之,帥服 ②郡縣爭賂之,饒獨無有

③省臣銜之求其罪無所得 ④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⑤恆懼弗獲死所耳,敢避難乎 ⑥事無苛擾,民大悅,版籍為清

A.①④⑥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卜天璋有膽有識,正直廉潔,從不畏懼豪強,能夠秉公執法,所以在吏不敢決的情況下,省里派他前往審理劉帥案件。在審理謀反案件時,皇帝也放心地讓他主持。

B.卜天璋勤政愛民,總是為百姓著想,所以當省臣索要賄賂時,他堅決不送,以免給百姓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以致省臣對他恨之入骨,想要尋他的'罪過來治裁他。

C.卜天璋忠君愛國,以天下事為己任,他認為做官做宦,就應當為國分憂,為民著想,生有意義,死得其所。天曆二年,他雖年已八十,依然迎難而上,為安定地方做出了重大貢獻。

D.卜天璋治理地方,大致有如下特點:採取不擾民的政策,努力發展農業生產;重視精神文明建設,興辦學校,整頓社會風氣;以民為本,十分注意從百姓角度考慮問題。

4.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民飢如是,必俟得請而後賑,民且死矣。

答:

(2)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答:

(3)竟發藏以賑之,民賴全活。

答:

參考答案:

1.C (中的意思是治裁、陷害。)

2.A (②表現他剛直不阿,③與卜天璋無關,⑤表現他愛國。)

3.B (錯在兩點:一、怕給老百姓造成沉重負擔的意思文中沒有;二、不是想要,而是已經這樣做了。)

4. (1) 百姓像這樣飢餓,如果等到請求被批准再行賑濟,百姓就要餓死。(2)天璋是個清廉審慎的人,一定能審出實情。(3)最終打開倉庫進行賑濟,百姓依靠這個保全了生命。

【參考譯文】

卜天璋,字君璋,洛陽人。幼時聰明穎悟,長大後有正直的氣節,讀書讀史,懂得成功失敗的重要原則。大德四年,擔任工部主事。蔚州有個叫劉帥的,強橫地奪取百姓的田產,官吏不敢判決,行省徵召天璋前往審理這件事,劉帥服罪,田產最終又歸還了百姓。尚書省成立,升任為刑部郎中。恰值盜賊橫行,當時人們議論要讓犯人家屬都穿青色衣巾,以與其他百姓相區別。天璋說:囚徒滿路,是秦的弊端,這還值得效法嗎?大家醒悟過來,就打消了這種想法。有人告發諸侯王陰謀zao6*反,皇上派遣天璋審訊這個案子,很優厚地賞賜了他。仁宗皇帝召天璋進宮見駕,當時興聖太后在座,皇帝指著他說:這是不貪賄賂的卜天璋。後來被命令審理zao6*反的案件,皇帝看著左右大臣們說:天璋是個清廉審慎的人,一定能審出實情。天璋接受命令,案件依靠他而沒有冤情。皇慶初年,天璋擔任歸德知府,鼓勵農耕,興辦學校,修建河渠,河患於是消除。改任為饒州路總管。天璋到了以後,聽憑百姓自行生產,萬事不攪擾百姓,百姓大悅,所轄範圍內政治清明。當時省里的官員主管田地的事情,作威作福,任性胡為,郡縣官員爭著賄賂他,企盼免受罪責,只有饒州沒有賄賂。省臣十分憎恨天璋,將要用嚴刑竣法來治裁他,卻找不到他的罪過。縣裡報告發生了饑荒,天璋立即打開糧倉進行賑濟,同僚們認為不可以,天璋說:百姓像這樣飢餓,如果等到請求被批准再行賑濟,百姓就要餓死。沒有申請的責任,我單獨承擔,不會連累你們。最終打開倉庫進行賑濟,百姓依靠這個保全了生命。他在事情到來之時就是這樣無所顧慮。天曆二年,蜀兵發動叛亂,荊楚地區大為震動,天璋又被任命為山南廉訪使。人們認為他老了,一定不會前往。天璋說:國家正舉步維艱,我八十歲了,常怕死不得其所,又哪裡敢躲避災難呢?就出發了。到達之後,嚴肅風紀,澄清吏治,州郡變得整飭不亂。恰值皇上下詔讓三品官討論時政得失,他就上書列出了二十件事,共萬餘言,起名為《中興濟治策》,都說中了當時的弊端。回到汴地以後,他把自己的俸祿施捨給親戚同鄉,家裡沒有剩什麼積蓄。天璋對此十分泰然。至順二年去世。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文言文閱讀:元史·列傳七十八0
文言文閱讀:元史·列傳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