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江陵府曲江樓記文言文閱讀及譯文

揚江陵府曲江樓記文言文閱讀及譯文

廣漢張侯敬夫守荊州之明年,歲豐人和,幕府無事。常病其學門之外即阻高墉。乃鑿門通道,以臨白河,且為樓觀以表其上。敬夫一日與客往而登焉,則大江重湖,縈紆渺彌;而西陵諸山,空濛晻①靄,又皆隱見出沒於雲空煙水之外。敬夫於是顧而嘆曰:“此亦曲江公②所謂江陵郡城南樓者邪?昔公去相而守於此,其平居暇日,登臨賦詠,蓋皆翛然有出塵之想。至其傷時感事,則其心未嘗一日不在於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終不行也。悲夫!”乃書其扁曰“曲江之樓”,而以書來屬予記之。

予讀敬夫之書,而知茲樓之勝。思得一與敬夫相從游於其上,瞻眺江山,覽觀形制,然後舉酒相屬,以詠張公之詩,而想見其人於千載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張公遠矣,而讀其書者,未嘗不為之掩卷太息也。是則是非邪正之實,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此樓者,於此亦可以反諸身,而自得之矣。

予於此樓,既未得往寓目焉。無以寫其山川風景、朝暮四時之變,如范公之書《岳陽》。獨次第敬夫本語,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後有君子,得以覽觀焉。

(選自《朱熹詩文選譯》,有刪改)

【注釋】①晻:昏暗不明。②曲江公:張九齡,唐玄宗開元年間任宰相,後為李林甫所譖,貶為荊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樓詩》。

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常病其學門之外即阻高墉 病:擔心,憂慮

B.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終不行也 行:實行,推行

C.而以書來屬予記之 屬:通“囑”,囑咐

D.於此亦可以反諸身 反:反對,違背

4.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6分)

(1)予讀敬夫之書,而知茲樓之勝。

(2)無以寫其山川風景、朝暮四時之變,如范公之書《岳陽》。

5.作者借為曲江樓作記,撫今追昔,抒寫的所思所感是什麼?請概括作答。(4分)

參考答案

3、D反‘類推,反顧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言實詞的把握。判斷文言實詞,除了需要日常積累之外,還需要結合文章前後文來判定。本題答案選擇D項。此句翻譯為:在這也可以反顧自身。

4、(1)我看了敬夫來信,得知此樓的佳處。

【解析】這道題重點考查的學生翻譯能力,並不是很難的翻譯題。句式比較簡單,學生容易忽略上下文,將“書”錯譯。“書”從上下文可以知道是“書信”的意思。另外,句中還有兩個“之”字的含義是相同的而,都是結構助詞“的”。“勝”在此處是“佳處”的含義。

“予”是“我”的意思。這些實詞和虛詞都是較為常見的。

(2)無法像范公寫《岳陽樓記》那樣,描寫群山眾流、風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變化。

【解析】這道題相較於上一道題有些難度。這句話是倒裝句的一種--定語後置句。因此在翻譯時,需要將後面的內容提前到前面來翻譯。這是這道題重要的得分點。“無以”固定用法,翻譯為“沒有……可以用來”。

5、(1)朱熹讀了張敬夫來信,得知登臨曲江樓能夠看到許多佳景,於是渴望與敬夫同游,在樓上縱覽江山,飲酒詠詩。

(2)朱熹因為張敬夫提到了張九齡的經歷,想到了讀過他書的人都會對是非曲直有所感悟,想到只要登上此樓的人,都能夠從登臨眺望中得到感悟、收穫。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全文內容的把握和概括能力。答案都出現在本文第二段。即使不能快速讀懂全文,也可以根據上下文意來推敲出來。另外,本題共4分,根據文章的內容,可以確定為答案應該是兩點。

【參考譯文】

廣漢人張敬夫任江陵知府的第二年,五穀豐登,百姓安樂,衙門清閒。只是常常為學校門外擋著高牆,不能排除滯塞之物、迎納清曠之氣,而感到不快。於是在 它的南面,開門築路,直達白河,並在上面加築一座樓台。一天敬夫和客人前往樓台登覽,只見浩瀚的江水、相連的湖泊,迂迴曲折,曠遠深滿,江水奔流,。西陵 峽的群山,煙嵐迷濛,雲氣昏晦,在蒼茫的水天之外,隱約顯現。於是敬夫環顧四周,慨嘆道:“這不就是曲江公所說的'江陵郡城南樓嗎?過去張公離開宰相之位, 被貶官到這裡,在平時閒暇的日子裡,登高吟詩,總是飄飄然有超脫塵世的念頭。至於他感傷時事,他的心未曾一天不在朝廷,焦急迫切,唯恐他的主張最終不能實 現。唉,真可悲啊!”於是在匾上題寫“曲江之樓”四字,並來信囑咐我為曲江樓作記。

我看了敬夫來信,得知此樓的佳處。真想和敬夫一起在上面遊覽,眺望江山,觀看地形,考察它們所以如此的原因,然後相互勸酒,吟詠張公的詩篇,遙想千年 以前的他的風采,差不多才能滿足平素的心愿。張公距今已很久了,而讀他書的人,無不有感於他的境遇,合上書本,深深地嘆息。這是因為辨別是非邪正,天理本 應如此,故人們不能無動於衷。登上這樓的人,在這也可以反顧自身,而有所感悟了。

對於此樓,我既然未能前往觀賞,無法像范公寫《岳陽樓記》那樣,描寫群山眾流、風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變化,唯有逐一陳述敬夫的原話,並附上自己的感慨,以供後世君子觀看。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揚江陵府曲江樓記文言文閱讀及譯文0
揚江陵府曲江樓記文言文閱讀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