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齋記》(修正版)原文及翻譯

作者EMAIL:[email protected]
《苦齋記》原文和譯文(修正版)

原文:

苦齋者,章溢先生隱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巔。匡山在處之龍泉縣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蒼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雲,其上多北風。風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樂生焉。 
於是鮮支、黃櫱、苦楝、側柏之木,黃連、苦杕、亭歷、苦參、鉤夭之草,地黃、游冬、葴、芑之菜,櫧、櫟、草斗之實,楛竹之筍,莫不族布而羅生焉。野蜂巢其間,採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謂之黃杜,初食頗苦難,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除煩渴之疾。其檟荼亦苦於常荼。其洩水皆齧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魚,狀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遠,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窊而室焉。攜童兒數人,啟隕籜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實。間則躡屐登崖,倚修木而嘯,或降而臨清泠。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
先生之言曰:“樂與苦 ,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於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於華堂之上,口不嘗荼蓼之味,身不歷農畝之勞,寢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輿隸,是人之所謂樂也,一旦運窮福艾,顛沛生於不測,而不知醉醇飫肥之腸,不可以實疏糲,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御蓬藋,雖欲效野夫賤隸,跼跳竄伏,偷性命於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趙子曰:‘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彼之苦,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
劉子聞而悟之,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

譯文/翻譯:

苦齋,是章溢先生隱居的屋子。屋子有十二間,用茅草覆蓋它,在匡山的頂部。匡山在處州的龍泉縣西南二百里,劍溪的水從這裡流出。山的四面陡峭的山崖拔地而起,山崖上都是青黑色的石頭,外邊高而中間低。山下有白雲,山上多北風。風從北面吹來,大概不能使物甘甜而易於使物味苦,所以植物遭受它,它們的味道都是苦的,但物性苦的東西也樂於在這裡生長。
於是梔子、黃柏、苦楝、側柏這類樹木,黃連、苦杕、葶藶、苦參、鉤夭這類野草,地黃、游冬、苦葴、苦芑這類野菜,血櫧、橡子、皂斗這類果實,苦竹的筍子,無不成叢分布羅列生長在這裡。野蜂在它們中間築巢,採花粉釀蜜,味道也是苦的,山中方言叫它黃杜,初吃極為苦澀難咽,久後就越發覺得它甘甜,能治積熱,消除煩燥乾渴的病症。那些檟樹茶也比一般的茶苦。山中的流水都是從石縫間沖刷而出,那源頭向上翻湧汩汩有聲,湍急曲折,流進大山谷。水中有很多長著花紋的小魚,形狀像吹沙魚,味道苦而且有一點辣味,吃了它可以醒酒。
此山離人們居處的地方稍微遠了些,只有章溢先生樂於遊玩,而跟從的人大多認為那樣早出晚歸很艱難,所以就選擇那些低洼的地方,在這裡築室定居。章溢先生帶著幾個童僕,清除脫落的筍殼來種植穀子和豆類,吃那些草木的嫩芽和果實。閒時就踏著木屐攀登山崖,靠著大樹吟詠高歌,有時候向下走到清澈的溪水邊。樵夫的歌聲傳出樹林,就擊打著石頭跟著唱。世人不理解他的樂趣。
章溢先生說:“快樂與痛苦,是相互依存的。人們只知道快樂是快樂,卻不知道痛苦能變成快樂,人們只知道以自己的快樂為快樂,卻不知道痛苦是從快樂中產生的,那么快樂與痛苦相離能多遠呢!現在的富貴子弟,安坐在華美的屋子裡,嘴裡不嘗試苦菜的滋味,身體不經歷農耕的辛勞,睡覺必定是雙層墊被,吃飯必定是珍奇美味,出入必定是僕役跟隨,這是世人所謂的快樂,一旦運氣窮盡福澤停止,困頓產生於意外,卻不知醉於醇酒、飽於肥肉的肚腸不可以填塞粗劣的飯食,鋪柔軟墊褥蓋溫暖被子的身軀,不可以使用蓬蒿藋草,即使想效仿農夫仆隸,局促不安逃匿隱藏,在草木叢生的地方偷生而不可得,豈不是以前的快樂,成為現在的痛苦了嗎?所以孟子曰:‘上天將要把大任落在某人身上,一定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身體飢餓。’趙子說:‘良藥使口苦卻有利於治病,忠言不順耳卻有利於做事。’他的痛苦,是我的快樂;而他的快樂,是我的痛苦。我聽說井因為水甜而乾涸,李子因為味苦而倖存,夫差因為沉湎於酒而滅亡,勾踐卻因為嘗膽而興國,不也像是這樣嗎?”
劉基聽了這番話而醒悟,把他的屋子命名叫苦齋,並寫了《苦齋記》。
(安徽省懷寧中學吳自銘直譯)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苦齋記》(修正版)原文及翻譯0
《苦齋記》(修正版)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