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馬周傳》原文及翻譯

舊唐書

原文:

馬周,字賓王,清河茌平人也,少孤貧好學,尤精《詩》、《傳》,落拓不為州里所敬。武德中,補博州助教,日飲醇酒,不以講授為事。刺史達奚恕屢加咎責,周乃拂衣游於曹、汴,又為浚儀令崔賢首所辱,遂感激西遊長安。宿於新豐逆旅,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主人深異之。至京師,舍於中郎將常何之家。
貞觀五年,太宗令百僚上書言得失。常何以武吏不涉經學,周乃為何陳便宜二十餘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問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具草也。每與臣言,未嘗不以忠孝為意。”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間,遣使催促者數四。及謁見,與語甚悅,令直(注)門下省。六年,授監察御史,奉使稱旨。帝以常何舉得其人,賜帛三百匹。
周有機辨,能敷奏,深識事端,動無不中。太宗嘗曰:“我於馬周,暫不見則便思之。”中書侍郎岑文本謂所親曰:“吾見馬君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揚榷古今,舉要刪蕪,會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蘇、張、終、賈,正應此耳。然鳶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耳。”十五年,遷治書侍御史,兼知諫議大夫,又兼檢校晉王府長史。十八年,遷中書令。太宗伐遼東,令周與高士廉、劉洎留輔皇太子。太宗還,以本官攝吏部尚書。二十一年,加銀青光祿大夫。太宗嘗以神筆賜周飛白書曰:“鸞鳳凌雲,必資羽翼。股肱之寄,誠在忠良。”
周病消渴,彌年不瘳。時駕幸翠微宮,敕求勝地,為周起宅,每令尚食以膳供之,太宗躬為調藥,皇太子親臨問疾。周臨終,索所陳事表草一帙,手zi6*焚之,慨然曰:“管、晏彰君之過,求身後名,吾弗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太宗為之舉哀,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節選自《舊唐書•馬周傳》)
註:直,譯為“進入”。

譯文/翻譯:

馬周字賓王,是博州茌平人。他年幼時成了孤兒,家裡貧窮。他十分喜愛學習,特別精通《詩經》及相關注疏。性格開朗豪邁,鄉里的人都不敬重他。武德年間,他被補授博州助教,每天飲醇酒,不把助教講授當做正事。刺使達奚恕多次責怪他,馬周於是離去,遊歷於曹州、汴州,途中被浚儀縣令崔賢首侮辱,於是心中悲憤不已,又向西邊長安而去。住在新豐旅店,旅店的主人只招待各位商人卻不照顧馬周,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閒地在那自斟自飲,主人對此感到奇怪。他到了長安 ,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
貞觀五年,唐太宗下詔百官談論朝政得失。常何是一個武將,沒有什麼學問,馬周為他分類條目寫了20多件事,讓他把這些奏報上去,都是切中事務的。太宗對常何的才能感到奇怪,便問常何,常何說:“這不是我所能想出來的,這都是家中的門客馬周所寫的,他每每和我談話,總是把忠孝作為原則。”唐太宗就召見馬周,過一會兒還未到,太宗多次派使者去催促。等到馬周前來拜見,太宗與他談話談得非常高興,下詔讓他入門下省。第二年,又拜馬周為監察御史,奉命出使,很合皇上旨意。唐太宗因為常何舉薦而得到馬周這個人才,就賜給常何三百匹絲帛。
馬周機敏、有辯才、善於陳述奏章,很明白事情的起源根由,說什麼都很恰當合適。太宗曾說:“我一時不見馬周就想他。”岑文本對他親近的人說:“我看馬周評論時事很多,引用例證,贊同或考證古今條文,提取綱要刪減繁蕪,文采洋溢切合事理,沒有一字可以再增刪,聽起來洋洋灑灑,能使人忘卻疲倦。蘇秦、張儀、終軍賈儀正是這樣啊。然而他兩肩上聳,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長久。”貞觀十五年,馬周升任治書侍御史,兼知諫議大夫職務,又兼任檢校晉王府長史。貞觀十八年,他又升遷中書令。唐太宗遠征遼東,命令馬周與高士廉、劉洎留下來輔佐太子。等到太宗回來,馬周又在本來官職之外兼任吏部尚書。貞觀二十一年,加封馬周為銀青光祿大夫。唐太宗曾經用飛白書賜給馬周,上面寫著:“鸞鳳直衝霄漢,一定要憑藉羽翼;輔佐所要寄託依靠的,確實在於盡忠盡力的人才。”
馬周患消渴病,多年不好。當時太宗駕臨翠微宮,下令尋找好地方為他建造宅第,經常讓御廚為他備飯,唐太宗又親自為他調藥,太子也親自前去探視。馬周要來原來上的奏章草稿一卷,親手燒掉,他感慨地說道:“管仲、晏子顯露君主的過失,博取身後的名聲,我不這樣做。”貞觀二十二年去世,年僅48歲。唐太宗為他哀悼,追贈他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
《新唐書·馬周傳》《新唐書·馬周傳》(二)《舊唐書·馬周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舊唐書·馬周傳》原文及翻譯0
《舊唐書·馬周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