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高考文言文直譯和意譯的關係

盤點高考文言文直譯和意譯的關係

處理好直譯和意譯的關係。

從高考的特點與考查的目的出發,古文的翻譯總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之中,要譯出原文用字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例如:2002年全國語文高考試卷第16題(2)“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必須翻譯成:“到死的時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為(他)竭盡哀悼。”譯文中括弧內的`文字是根據文意增補的。而原文中“及”“盡”兩字,應正確理解為“到……時”、“竭盡”才算落到實處。所謂意譯,則是根據原文表達的基本意思來進行翻譯,不拘泥於字字句句的落實。從高考的特點來看,固然要考查學生對文言文閱讀的巨觀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夠從微觀上了解並熟悉古代漢語字詞句式等語言知識。因此,命題者一般來說總是立足於要求考生採用直譯的方式,只有在難以直譯或直譯後表達不了原文意蘊的時候,才酌情採用意譯為輔助手段,如上文所舉“波瀾不驚”的例子。

處理好一些特殊用詞和修辭手法。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辭手法的處理。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金戈鐵馬”,借代精銳的部隊;“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借代曹操戰船,這裡借代曹操水軍;“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堅固的城牆,而不能譯成“金屬築成的城牆”。

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說法。如“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會獵”是決戰的委婉說法;再如“權起更衣”,“更衣”即上廁所。

3、注意準確翻譯“互文”現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實際應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隘”。

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識。

這是確切理解並翻譯古文不可缺少的條件。古代文化常識涉及面非常廣泛,而教材中又缺乏較為系統的闡述,許多內容是分散在各篇課文的注釋之中,往往不被重視。再加上,近幾年的高考明確了古代文化常識不作考試內容,這就更加讓人覺得識記古代文化常識是偏離了高考複習的方向,這實在是一大誤區。因為,考生如果對古代文化常識一無所知,勢必直接影響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當然也不能作出準確的翻譯。就拿古代稱謂來講,古人的名、字、號、諡號、籍貫、官職、居官地、住處、書齋名都可以用來稱代人,並且都有一定的含義或相互間有某種聯繫,在翻譯時都應注意。對高中學生來說,只要能掌握好課文中接觸到的古代文化常識的有關部分,也就夠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盤點高考文言文直譯和意譯的關係0
盤點高考文言文直譯和意譯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