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十八個虛詞考點詳解

高考文言文十八個虛詞考點詳解

2001年語文考試說明指出“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分析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閱讀中有關虛詞的考題,出題的角度都是重在區分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現列出2001年考試說明中20個虛詞的詞性、用法和意義,並主要以課文基本篇目中的句子為例,用由簡到繁的順序排列。

語氣助詞 經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可不譯。

1、表示判斷語氣 死生,晝夜事也。 (《〈指南錄〉後序》)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語氣 昔人云:“將以有為也。” (《〈指南錄〉後序》)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負吾師也。 (《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詞的句子,仍然是一種表否定的肯定。)

3、表示疑問語氣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4、表示感嘆語氣 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莊暴見孟子》)

(“也”表示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句中一般要用疑問代詞。)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說》)

語氣助詞

1、用於陳述句尾。或助肯定語氣,可譯為“了”,也可不譯;或助已然語氣,說明事情已實現,可譯為“了”;或助將然語氣,說明事情將要實現,可譯為“了”。

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 (《赤壁之戰》)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赤壁之戰》)

2、用於感嘆句。助感慨、譏刺、讚頌語氣,可譯為“了”“啊”。

嗚呼,烈矣! (《譚嗣同》)

3、用於祈使句,助請求、勸勉、禁止語氣,可譯為“吧”。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 (《信陵君竊符救趙》)

4、用於疑問句,助疑問語氣。 年幾何矣? (《觸龍說趙太后》)

助詞

1、 在別的詞(形容詞、動詞)或短語後,組成名詞性短語。可譯為“……的人”“……的事物”“……的情況”

將藏之於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指南錄〉後序》)

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采草藥》)

2、“者”用在判斷句或定語後置句中,起提頓作用(或說是一種標誌),不譯。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3、 在判斷句或定語後置句中,起提頓作用(或者說是一種標誌)。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鴻門宴》)

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赤壁之戰》)

4、“者”有時放在時間詞後,起語助作用,可不譯。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鴻門宴》)

5、“者”有時放在數詞之後,可譯為“個”“樣”之類。

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戰》)

6、“者”有時用在句末,可譯為“……似的”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黔之驢》)

7、用在因果複句中,起提頓作用,表原因,可譯為“……的原因”。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勸學》)

介詞

1、 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範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到”、“到”“在”“自”“從”、“在……方面”“在……中”、“向”“跟”“同”“從”“自”“對”“對於”“給”、“由於”“因為”等。

積於今六十歲矣。 (《捕蛇者說》到)

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 (《赤壁之戰》到)

得復見將軍於此。 (《鴻門宴》在)

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 (《公輸》在……方面)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赤壁之戰》向)

故燕王欲結於君。 (《廉頗藺相如列傳》跟、同)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師說》對、對於)

然後知生於憂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由於、因為)

2、 放在形容詞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勸學》比)

良曰:“長於臣。” (《鴻門宴》比)

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 (《五人墓碑記》)

3、 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 (《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 (《赤壁之戰》)

4、 複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一) 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係,與現代漢語用法相同。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 (《廉頗藺相如列傳》)

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記》)

(二) 放在謂語之前或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 (《崤之戰》“從這時”)

助詞

1、 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於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送東陽馬生序》)

余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 (《〈指南錄〉後序》)

“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或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 (《〈指南錄〉後序》)

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

(《信陵君竊符救趙》)

2、 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錄〉後序》)

3、 複音虛詞“所以”。“所”和“以”連用,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可譯為“……的原因”;一種表示目的、手段、工具、憑藉等,可譯為“用來……的”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師說》)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信陵君竊符救趙》)

一、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欲安所歸乎? (《赤壁之戰》)

2、表測度語氣,常和表示測度的語氣詞“殆”“得無”“無乃”等前後呼應,可譯為“吧”。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崤之戰》)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 (《〈孟子〉兩章》)

3、表感嘆語氣,可譯為“啊”“呀”等。

長鋏歸來乎!出無車! (《馮諼客孟嘗君》)

4、表反詰語氣,常和語氣詞“豈”“其”“寧”等,或疑問代詞“安”“胡”等前後呼應。譯為“嗎”或“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涉世家》)

5、形容詞詞尾,同“然”。 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二、介詞 用法與介詞“以”基本相同。

一、助詞

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於是余有嘆焉。 (《游褒禪山記》)

……如樂作焉。 (《石鐘山記》)

有時用於反詰語氣,可譯為“呢”。 萬鍾於我何加眼焉! (《〈孟子〉兩章》)

形容詞詞尾,同“然”。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鐘山記》)

二、代詞 第三人稱,可譯為“他”“它”。

謹食之,時而獻焉。 (《捕蛇者說》)

三、兼詞 兼有“於”“此”,可譯為“在這裡”“到這裡”。

微波入焉。 (《石鐘山記》

有青麻頭伏焉…… (《促織》)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

一、介詞

1、介出動作的另一施事者,組成介詞結構,作狀語。可譯為“跟”“同”。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字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促織》)

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介出動作涉及的對象,組成介詞結構,作狀語。可譯為“給”“替”。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陳涉世家》)

3、比較的對象,組成介詞結構,作狀語。可譯為“跟……相比”

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公輸》)

二、連詞

1、連線並列的兩個詞、兩個短語,作主語或定語。可譯為“和”“跟”等。

……而戶口則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與屋之數常處其不足,而戶與口之數常處其有餘也。 (《治平篇》)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師說》)

屈平既絀,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屈原列傳》)

2、“與其”和“孰若”“不如”“寧”等虛詞相呼應,用在選擇分句中,表示取捨。 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馮婉貞》)

三、語氣助詞

表示疑問、反詰、測度、感嘆等語氣。同“歟”。

1、 表示詢問語氣,用在是非問句的末尾,譯為“嗎”;用在特指問句和選擇問句的末尾,譯為“呢”;用在選擇問句中常與選擇連詞“抑”相配合。

子非三閭大夫歟? (《屈原列傳》)

2、 表示測度語氣,兼有感嘆意味,常與“其”等語氣副詞前後呼應,可譯為“吧”。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大概)由(仲由)與(吧)?” (《論語·公冶長》)

3、 表示反詰語氣,兼有感嘆意味,有時與“豈”“得非”“獨”“況”等虛詞前後呼應, 可譯為“嗎”或“吧”。

況草野之無聞者歟? (《五人墓碑記》)

4、 表示感嘆語氣,可譯為“啊”“吧”。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啊)! (《師說》)

一、連詞

1、主要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可是”“但是”。

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 (《赤壁之戰》)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鴻門宴》)

2、“然而”,可譯為“如此(這樣),可是……”。

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 (《〈指南錄〉後序》)

3、“然則”,可譯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

然則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

二、代詞 相當於口語中“這樣”“如此”。

輮使之然也。 (《勸學》)

不然,籍何以至此? (《鴻門宴》)

三、助詞

1、用在形容詞後,作為詞尾,相當於口語的“……地”。

大石……森然欲搏人…… (《石鐘山記》)

2、用在名詞或短語之後,前面有“若”“如”“猶”等詞與之照應的,可譯為“……的樣子”“一般”“那樣”。

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核州記》)

[附]“然”作謂語,作用相當於動詞,意為“是的”“對的”,常見於應對之詞。

成然之。 (《促織》)

一、代詞

1、 表對稱,第二人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鴻門宴》)

2、 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那樣”“如此”。

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論語·憲問》)

二、連詞

1、 表假設,常用在複句前一分句中,可譯為“如果”“假如”等。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赤壁之戰》)

2、 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諸將以萬人若以一郡降者,封萬戶。 (《高祖本紀》)

三、助詞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和“然”的作用相似,可譯為“……的樣子”“地”。

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惆悵地) (《司馬相如列傳》)

[附]“若”作動詞,表示比擬或比較,可譯為“像”“如”“比得上”等。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 (《論貴粟疏》)

一、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為”等。

如姬為公子泣…… (《信陵君竊符救趙》)

請為將軍籌之。 (《赤壁之戰》)

2、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赤壁之戰》)

公為我獻之。 (《鴻門宴》)

3、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晏子使楚》)

4、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為了”。

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5、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

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

6、表示被動關係,可譯為“被”。有時構成“為所”或“為……所”。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荊軻刺秦王》)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鴻門宴》)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赤壁之戰》)

7、“為”與句中的短語組成介賓結構,可譯為“在……的時候”,《辭海》注釋為“如果”。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晏子使楚》)

王甚喜人掩口也,為近王,必掩口。(《韓非子》)

二、助詞 用在疑問句之後,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何”“焉”配合用,可譯為“呢”。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鴻門宴》)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 (《張衡傳》)

2、 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依據,可譯為“趁著”“按照”“憑藉”。

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過秦論》)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 (《鴻門宴》)

3、 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方式,可譯為“由”“經過”“通過”。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連詞

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於是”“便”“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戰》)

相如因持璧卻立…… (《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因果關係,可譯為“因為”。 振聲激揚,伺者因之覺知。 (《張衡傳》)

一、疑問代詞

1、用作謂語,問原因,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2、 作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裡”“什麼”。“何”的位置一般在動詞前,譯時,“何”要後置。

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戰》)

大王來何操? (《鴻門宴》)

3、 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然者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

二、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戰》)

徐公何能及君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2、 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複音虛詞

1、“如何”“若何”“奈何”,都是動詞性短語,常作謂語,譯為“怎么辦”。

2、“如……何”“若……何”“奈……何”,一般可譯為“對(把)……怎么辦”。

3、“何如”,可譯為“怎么樣”;又用於比較,相當於“孰與”。

4、“無何”,可譯為“沒有多久”。

一、連詞

1、 表示並列關係。有單用“且”的,有構成“且……且……”“既……且……”式的。可譯為“又”“又……又……”“既……又……”“一邊……一邊……”等。 河水清且漣漪。 (《伐檀》)

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2、 表示遞進關係,或引起推論,可譯為“而且”“況且”“尚且”。

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以久疲…… (《赤壁之戰》)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 (《赤壁之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鴻門宴》)

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焉…… (《師說》)

3、 表示選擇關係,可譯為“還是”“或者”。

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酈生陸賈列傳》)

二、副詞 相當於“將”“將要”,“暫且”“姑且”。

不出,火且盡。 (《游褒禪山記》)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孔雀東南飛》)

一、連詞

1、 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蟹六跪而二螯。 (《勸學》)

2、 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勸學》)

3、 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因而”“便”,或不譯。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石鐘山記》)

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赤壁之戰》)

4、 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勸學》)

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鴻門宴》)

5、 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馮婉貞》)

6、 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 徐而察之。 (《石鐘山記》)

吾嘗終日而思矣…… (《勸學》)

二、代詞 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可譯為“你的”,用法同“乃”;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促織》)

三、複音虛詞 “而已”相當於“罷了”;“既而”“已而”可譯為“過一會兒”“不久”。

一、代詞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可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也可作第一人稱,譯為“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代人,作賓語)

非生而知之者。 (《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之至湖口。 (《石鐘山記》,代人,作兼語)

輮使之然也。 (《勸學》,代物,作兼語)

而公子親數存之。(我) (《信陵君竊符救趙》)

2、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此”。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 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

2、 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以 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游褒禪山記》)

3、 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前置的賓語和動詞或介詞之間,“之”可不譯出。 宋何罪之有? (《公輸》)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師說》)

4、 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5、 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是一個整體概念)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頃之,煙炎張天。 (《赤壁之戰》)

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毛遂自薦》)

一、連詞

1、 表示承接關係。一般用來連線兩個分句或緊縮複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可譯為“就”“便”,或“原來是”“已經是”“原來已經”。

每聞琴瑟之音,則應節而起。 (《促織》)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勸學》)

臨視,則蟲集冠上。 (《促織》)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 (《石鐘山記》)

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崤之戰》)

2、表示假設關係。有的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么”“就”。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

3、表示並列關係。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表示兩個分句之間是並列關係。可譯為“就”,或不譯。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師說》)

4、表示轉折、讓步關係。可譯為“可是”“卻”;“雖然”“倒是”。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師說》)

其室則遠,其人則近。 (《論語·學而》)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二、副詞

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岳陽樓記》

非死則徙爾也。 (《捕蛇者說》)

一、副詞

1、 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於是”。 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 (《赤壁之戰》)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 (《廉頗藺相如列傳》)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石鐘山記》)

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3、表示對事物範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僅”。

臣乃敢上璧。 (《廉頗藺相如列傳》)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 用於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赤壁之戰》)

嬴乃夷門抱關者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二、代詞

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三、連詞 譯為“若夫”“至於”“如果”。

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孟子》)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複數)。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廉頗藺相如列傳》)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鴻門宴》)

2、第三人稱代詞,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廉頗藺相如列傳》)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譯為“我的”“我(自己)”。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赤壁之戰》)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4、指示代詞,表遠指。作定語,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的”。

則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禪山記》)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游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戰》)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石鐘山記》)

二、副詞

1、放在句首或謂語前,表示測度語氣,可譯為“大概”“或許”“可能”。

其皆出於此乎? (《師說》)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孟子〉兩章》)

2、放在句首或謂語前,表示反詰語氣,可譯為“難道”。

其孰能譏之乎? (《游褒禪山記》)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崤之戰》)

3、放在句首或謂語前,表示婉商語氣,可譯為“還是”。

汝其勿悲! (《與妻書》)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崤之戰》)

4、放在句首或謂語前,表示期望語氣,可譯為“可要”“一定”。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伶官傳序》)

三、連詞

1、 表示假設,可譯為“如果”。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 (《送東陽馬生序》)

其無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時采…… (《采草藥》)

2、表示選擇,可譯為“還是”“是……(還)是……”。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馬說》)

四、助詞 沒有實在意義。 霰雪紛其無垠兮。 (《涉江》)

一、介詞 常帶賓語,用作狀語或補語,表示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憑藉的對象、產生的原由等。

1、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譯為“拿”“用”“憑藉”“依據”“按照”“用(憑)……身份”等。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廉頗藺相如列傳》)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荊軻刺秦王》)

余船以次俱進。 (《赤壁之戰》)

生以鄉人子謁余。 (《送東陽馬生序》)

公子為人……不敢以其富貴驕士。 (《信陵君竊符救趙》)

於是辭相印不拜,翌日,以資政殿學士行。(《〈指南錄〉後序》)

2、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戰》)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崤之戰》)

4、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

臣宜從,老不能,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以送公子。 (《信陵君竊符救趙》)

5、 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 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信陵君竊符救趙》)

6、“是以”,相當於“因此”“所以”;“以是”,相當於“因此”“由此”。

7、“有以”,相當於“有什麼……”;“無以”,相當於“沒有什麼……”。

8、“何以”,可譯為“怎么”“根據什麼”“用什麼”“因為什麼”等。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常用來連線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游褒禪山記》)

2、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而”,或省去。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3、表示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以致”等。

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

斂貲財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記》)

4、表示因果關係,可譯為“因為”。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5、表示修飾關係,可譯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歸去來兮》)

三、副詞 通“已”,可譯為“已經”。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附]動詞:“以”,認為;“以……為”,“用……作”“把……看作(當作)”。

動詞“以”用如名詞,可作“緣由”“原因”。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高考文言文十八個虛詞考點詳解0
高考文言文十八個虛詞考點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