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手法教文言文有哪些

類比手法教文言文有哪些

摘 要:文言文教學,一直被教師認為是比較難操作的一塊。對照英文教學的特點,運用類比手法進行文言文教學,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關鍵字:類比手法;認識;分析;推測

很多人認為文言文教學無非就是把文章用白話文理解一遍,理解到像讀白話文一樣了,那還愁題目不會做嗎?基於這種理解,我對文言文教學充滿了信心,原本一直怕自己太年輕,思維深度趕不上老教師,而機械的文言文教學有什麼好怕的,反而還有種優越感:不就是把文言文翻譯一遍嘛,我有字典、有網路,我還有十足的信心和熱情,堅信我的文言文講得比誰都細緻。

然而,事實也是自己不想接受的,我上文言文課講得口乾舌燥,學生好像沒什麼反應,高興起來就記一些,都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最後效果也不怎么好。於是尋求老教師的幫助,老教師開玩笑說:“勤勞的老師培養出來懶惰的學生,懶惰的老師培養出來勤勞的學生。”我靜下來思考,其實並不是說老師要真正懶惰,而是要學會用方法引導學生動起來,正當我苦思冥想之際,學生拚命讀單詞的聲音使我更煩躁,心想,英文倒讀得起勁的,轉念一想,我何不利用自己英文也不錯的優勢,結合英文來給學生進行文言文教學呢?

一、類比認識,樹立信心

學生從初次接觸到文言文起就被要求背誦、默寫,做題也是猜多於理解,所以一遇到文言文總有種懼怕心理。我首先用類比的方法告訴學生文言文其實不難,我們對英文從一字不識到會做英文的閱讀理解,單詞也是一個一個積累起來的,更何況我們的文言文本身和現代漢語就有聯繫,讀懂就容易多了,再說,文言文如果翻譯好再做,完全就不要再去理解什麼了,小學生都能讀懂,那我們還害怕什麼呢?如若我們能像記英文辭彙那樣去積累文言文字詞,何愁文言文讀不懂?學生的積極性還真被我調動起來了,古漢語字典也和英漢字典一樣,利用率變高了,上課氣氛變活躍了,再也不用我唱“獨角戲”了,學生也開始主動把常見的詞語摘在一起積累了。

二、類比分析,解決難點

其實,文言文教學中有一點是沒有和國中學習銜接好的,就是其中的語法,這時,我就趁勢繼續利用英文,把其中的語法和英文結合起來,由於學生在以前從來沒有真正學過語法,他們對語法一點感覺都沒有,而英文語法考查的比重大,一般都會搞得清楚,所以我發現,反而把英文中的語法借過來講卻是一講都懂。學生總是分不清楚定語後置、賓語前置等句式,比如“馬之千里者”,學生就不知道為什麼是定語後置,我說後置的定語就相當於英文中的定語從句中的定語部分,比如說:“He is the man(whom/that)I saw yesterday.”這個句子他們一看就知道定語部分在哪裡,那么對比到定語後置句中,就不難發現定語在哪了。同樣的,賓語前置句和英文中的賓語從句一對照,學生就容易理解了。講到賓語前置,他們又分不清什麼是動賓和介賓,我舉了“see the blackboard”和“look at the blackboard”,“blackboard”一個在動詞後面,一個在介詞後面,可是都是做賓語,這樣一講他們就明白了。然後又講狀語後置,其中有個類型是副詞做狀語,學生又瞪著眼睛說副詞是啥樣的,我只要講“slow”和“slowly”學生就明白了。講虛詞時,“和”什麼時候是連詞,什麼時候是介詞,只要告訴學生就像英文中的“and”和“with”就行了。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有效的,學生對文言文再也沒有懼怕感了,我班上的學生的`文言文的得分總是很高,在同類班級中,總是處於領先地位。

三、類比推測,完美理解

英文的閱讀理解占英文考試的比重是相當大的,而解答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其中有一點是非常相似的。英文作為外語,我們背得再多,總有些單詞是不熟悉的,我們不可能停在那裡不走,再等還是不認識,興許往下讀的時候,就會帶動前面不理解的,而文言文其實也是這樣,需要通篇理解了,有些不熟悉的也可以通過相互聯繫變得好理解了。而文言文和英文閱讀理解還有一個相同之處就是使文章變得有情境,想像事情發生的畫面,用人之常情去理解,無論是文言文還是英文的閱讀理解,就會變得容易得多。如,《項脊軒志》中“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中的“往往”只要我們想像畫面就呈現在眼前,分家了,當然會用一些牆隔開,這個“往往”就很容易理解成“到處”的意思了。

其實,關於文言文教學,類比方法只是用聯繫的方法教學中的一種,其他實用的方法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索,而其實不止是類比英文,只要是可以用來幫助教學的,都可以借來類比。我相信只要我們多思考,即使再枯燥的內容也會因為我們的善於思考而變得有活力而容易被學生理解。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類比手法教文言文有哪些0
類比手法教文言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