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賜,衛人,字子貢”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端木賜,衛人,字子貢。利口巧辭。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子貢請行,孔子許之。
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淺,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哉。君不如伐吳。 夫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 所難。而以教常,何也?”子貢曰:“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強臣之敵, 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者唯君也。”田常曰:“善。雖然,吾兵業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 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吳王。
說曰:“今以萬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與吳爭強,竊為王危之。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吳王曰:善。雖然,越王苦身養士,有報我心。子待我伐越而 聽子。”子貢曰:“越之勁不過魯,吳之強不過齊,王置齊而伐越,則齊已平魯矣。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成矣。且王 必惡越,臣請東見越王,令出兵以從。”吳王大說,乃使子貢之越。
子貢曰:“今者吾說吳王以救魯伐齊,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勾踐頓首再拜而問子貢。子貢曰:“吳王為人猛暴,是殘國之治 也。今王誠發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寶以說其心,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也。彼戰不勝,王之福矣。戰勝,必以兵臨晉,臣請北見晉君,令共攻之。其銳兵盡於 齊,重甲困於晉,而王制其敝,此滅吳必矣。”越王大說,許諾。
子貢因去之晉,謂晉君曰:“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今夫齊與吳將戰,彼與齊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晉君大恐,曰:“為之奈何?”子貢曰:“兵休卒以待之。”晉君許諾。
子貢去而之魯。吳王果與齊人戰於艾陵,大破齊師,果以兵臨晉,晉人擊之,大敗吳師。越王聞之,涉江襲吳,殺夫差而戮其相。破吳三年,東向而霸。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節選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有刪改)
【注】①高、國、鮑、晏: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齊國握有實權的卿大夫。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故移其兵欲以伐魯故:故意
B.越王苦身養士,有報我心報:報答
C.王置齊而伐越 置:安置
D.必以其兵臨晉 臨:逼近
答案:D(A故:所以,因此。B報:報復,報仇。C置:棄置,放過。)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君之伐魯過矣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B.而以教常 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
C. 君因以兵迎之 願因先生得結交於荊卿
D.乃使子貢之越乃有二十八騎
答案:B(都是連詞,錶轉折,“卻”。A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其獨立性,不譯:助詞,用於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的”。C副詞,“趁機”;介詞,“經由、通過”。D連詞,表承接,“於是、就”:副詞,表範圍,“僅僅、只”。)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六組,全部體現子貢“利口巧辭”的一組是( )
①夫魯,難伐之國②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③吾兵業已加魯矣④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⑤吳王為人猛暴,是殘國之治也⑥殺夫差而戮其相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答案:C(②是田常的話,間接體現子貢“利口巧辭”:③是田常的話;⑥是越王滅吳)
12.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因為魯國城牆單薄低矮,護城河狹窄水淺,君主愚昧不仁,大臣偽詐無用,士兵和人民又厭惡戰爭,所以田常才要伐魯廣齊。
B. 城高地廣甲堅兵精而本無伐齊之心的吳王,在子貢的救魯伐齊威晉以成霸業的蠱惑下,欣然踏上了伐齊的征程。
C.為避免被吳王消滅,也為了能夠滅掉吳國,在子貢的威逼利誘下,越王勾踐高興地同意派遣士兵幫助吳王伐齊。
D.為達目的,子貢以巧言遊說田常、吳王、越王、晉君等,使他們覺得他在設身處地為自己著想,從而心甘情願地按他的意思進入戰爭。
答案:A(田常伐魯的根本原因是“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而非“廣齊”。)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雖然,吾兵業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5分)
(2)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成矣。(5分)
參考答案:
(1)雖然這樣,我的士兵已經奔赴魯國了,離開魯國去討伐吳國,大臣懷疑我,怎么辦?(“雖然”“加”“去”“之”“奈何”各1分)
(2)如果保存越國向諸侯顯示您的仁慈,營救魯國討伐齊國,威勢超過晉國,諸侯必定相隨朝拜吳國,吳國的霸業就會成就了。(“今”“示”“加”“相率”“朝”各1分)
參考譯文:
端木賜是衛國人,字子貢。口齒伶俐,能言善辯。田常想在齊國作亂,卻畏懼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所以想調遣他們的兵力來攻打魯國。子貢請求前去救魯國,孔子答應了。
子貢到齊國,遊說田常說:“您討伐魯國是錯誤的。魯國是難以討 伐的國家,它的城牆單薄低矮,護城河狹窄水淺,它的君主愚昧不仁,大臣偽詐無用,它的士兵和人民又厭惡戰爭,這就不能與它作戰。您不如討伐吳國。吳國,城 牆高大寬厚,護城河寬廣水深,盔甲堅固錚新,士兵人選都是那種飽壯之人,貴重精良的兵器都在其中,又派賢明的大夫守衛,這是容易討伐的。”田常忿忿地變了 臉色說:“你認為困難的,是別人認為容易的:你認為容易的,是別人認為困難的。你卻拿這個來教導我,為什麼呢?”子貢說:“我聽說,憂患在國內的攻擊強大 的國家,憂患在國外的攻擊弱小的國家。現在您的憂患在國內,所以說不如討伐吳國。討伐吳國不勝,百姓在外面戰死,大臣在國內就會空虛,這樣您在朝廷上沒有 與您爭鬥的強臣,在下面沒有指責您的百姓,只有孤零零的君主,控制齊國的只有您了。”田常說:“好。雖然這樣,我的士兵已經奔赴魯國了,離開魯國去討伐吳 國,大臣懷疑我,怎么辦?”子貢說:“您按兵不動不要討伐’我請求前往出使吳王,讓他援救魯國討伐齊國,您就趁機帶兵迎戰。”田常同意了,就派子貢南下參 見吳王。
子貢遊說吳王說:“現在以萬乘之齊國想將千乘之魯據為已有,與 吳國爭強,我暗地裡為大王您擔憂啊。況且營救魯國,可以顯示大王的威名:討伐齊國,可以獲得大利。”吳王說:“好。雖然如此,越王勞苦身體蓄養士兵,有報 仇之心。您等我討伐完越國然後聽您的。”子貢說:“越國強勁不過魯國,吳國強勁不過齊國,大王您放著齊國不伐而去伐越,那么齊國已經平定魯國了。如果保存 越國向諸侯顯示您的仁慈,營救魯國討伐齊國,威勢超過晉國,諸侯必定相隨朝拜吳國,霸業就會成就了。而且大王如果厭惡越國,臣請求向東參見越王,命令它出 兵跟從您。”吳王非常高興,於是派子貢到越國去。
子貢說:“現在我聽說吳王要以營救魯國為名討伐齊國,他心裡這樣想但是害怕越國,說‘等我討伐越國後才可以’。這樣一來,攻破越國是必然的了。”勾踐聽了 叩頭拜了兩拜請教子貢,子貢說:“吳王為人兇猛暴戾,這是衰殘之國的政治。現在大王如果徵發士兵幫助他來驕縱其心志,給他貴重寶器來悅樂其心,言辭卑微來 尊崇其禮法,他必定去討伐齊國。他作戰不勝,是大王的福分。他作戰取勝,一定會率軍逼近晉,我向北拜見晉君,讓他一起攻打吳軍。吳國的精兵都在齊國,重兵 被晉國困擾,大王趁它疲憊不堪的時候攻打它,這樣滅吳是一定的了。”越王非常高興,答應了子貢。
子貢於是離開吳國到晉國,告訴晉國國君說:“我聽說,計畫不事先確定就不能應付突然的變化,軍隊不事先訓練好就不能夠戰勝敵人。現在齊國與吳國將要交戰, 吳國與齊國交戰取勝,吳王必定會帶領他的士兵逼近晉圉。”晉國國君大為恐慌,說:“那該怎么辦呢?”子貢說:“修整兵器讓士兵休整來對付它。”晉國國君答 應了。
子貢離開晉國回到魯國。吳王果然與齊國在艾陵大戰,大敗齊國軍隊,果然帶領士兵逼近晉國,晉國軍隊出擊,大敗吳國軍隊。越王聽說了,帶領軍隊過江襲擊吳國,殺死夫差和他的宰相。攻破吳國三年之後,越國東面稱霸。
所以子貢一出,保存魯國,攪亂齊國,攻破吳國,使晉國強大並使越國稱霸。
二:
端木賜,衛人,字子貢。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問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陳子禽問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又問曰:“孔子適是國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也。”
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遂行。
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君不如伐吳。夫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子貢曰:“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今君破魯以廣齊,戰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隙,下與大臣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於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者唯君也。”田常曰:“善。雖然,吾兵業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吳王。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喜揚人之美,不能匿人之過。常相魯衛,家累千金,卒終於齊。
(節選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注】①高、國、鮑、晏:人名,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汝與回也孰愈  愈:勝過
B.其城薄以卑  卑:低矮
C.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 封:被封爵
D.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 恣:肆意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而以教常,何也  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B.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C.如此,則君之立於齊危矣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D.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 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孔子適是國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5分)
(2)雖然,吾兵業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5分)
11.從第四段看,子貢給田常的建議是什麼?田常接受子貢的建議是出於什麼考慮的?請簡要概括。(4分)
參考答案:
8.D.使……肆意,放縱
9.C:助詞,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A.介詞,“用”/介詞,“按照”;B.連詞,錶轉折,“但”/連詞,表順承,“就”;D.介詞,“趁機”/介詞,“通過”。)
10.(1)孔子到這個國家,一定要了解它的政事。這是請求人家告訴他的呢,還是人家主動告訴他的呢?
(“適”“是”“求之”“抑”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雖然這樣,可是我的軍隊已經開赴魯國了,現在從魯國離開轉而到達吳國,大臣們懷疑我,怎么辦?
(“雖然”“加”“之”“奈何”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11.①應該放棄攻打魯國,轉而攻打吳國(2分)。②田常在齊國的地位(2分)。
參考譯文
端木賜,是衛國人,字子貢。子貢口齒伶俐,巧於辭令,孔子常常駁斥他的言辭。孔子問子貢說:“你和顏回比,誰更加出色?”子貢回答說:“我怎么敢指望跟顏回相比呢?顏回聽知一個道理,能夠推知十個道理,我聽說一個道理,也不過推知兩個道理。”
陳子禽問子貢說:“仲尼在哪裡得來(這么廣博的)學問啊?”子貢說:“文王、武王的治國思想並沒有完全丟掉,還在人間(流傳),賢能的人記住它重要的部分,不賢的人只記住了它細枝末節,無處不有文王、武王的思想存在著。先生在哪裡不能學習,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師!”陳子禽又問道:“孔子到這個國家,一定要了解它的政事。這是請求人家告訴他的呢,還是人家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先生憑藉著溫和、善良、恭謹、儉樸、謙讓的美德得來的。先生這種求得的方式,或許與別人求得的方式不同吧。”
田常想要在齊國叛亂,卻害怕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的勢力,所以想轉移他們的軍隊去攻打魯國。孔子聽說這件事,對門下弟子們說:“魯國,是祖宗墳墓所在的地方,是生養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危險到這種地步,諸位為什麼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請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張、子石請求前去(救魯),孔子也不答應。子貢請求前去(救魯),孔子答應他,子貢就出發了。
子貢來到齊國,遊說田常說:“您攻打魯國是錯誤的啊。魯國,是難攻打的國家,它的城牆單薄而低矮,它的護城河狹窄而水淺,它的國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們虛偽而無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厭惡打仗的事,這樣的國家不可以和它交戰。您不如去攻打吳國。吳國,它的城牆高大又厚實,護城河寬闊又水深,鎧甲堅固並且嶄新,士卒經過挑選並且精神飽滿,寶貴的人才、精銳的部隊都在那裡,又派英明的大臣守衛著它,這樣的國家是容易攻打的。”田常頓時忿怒,臉色一變說:“你認為是困難的,人家認為是容易的;你認為是容易的,人家認為是困難的。用這些話來指教我,是什麼用心?”子貢說:“我聽說,憂患在國內的,要去攻打強大的國家;憂患在國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國家。如今,您的憂患在國內。我聽說您多次被授予封號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為朝中大臣里有反對你的呀。現在,你要攻占魯國來擴充齊國的疆域,若是打勝了,你的國君就更驕縱,占領了魯國土地,(齊國的)大臣就會更尊貴,而您的攻勞都不在其中,這樣,您和國君的關係會一天天地疏遠。這是您對上使國君產生驕縱的心理,對下使大臣們放縱不羈,想要因此成就大業,太困難啦。國君驕縱就會無所顧忌,大臣驕縱就會爭權奪利,這樣,對上您與國君感情上產生裂痕,對下您和大臣們相互爭奪。象這樣,那您在齊國的處境就危險了。所以說不如攻打吳國。假如攻打吳國不能取得勝利,百姓死在國外,大臣率兵作戰,朝廷勢力空虛,這樣,您在上沒有強臣對抗,在下沒有百姓的非難,孤立國君專制齊國的只有您了。”田常說:“好。雖然這樣,可是我的軍隊已經開赴魯國了,現在從魯國離開轉而到達吳國,大臣們懷疑我,怎么辦?”子貢說:“您按兵不動,不要進攻,請讓我為您出使去見吳王,讓他出兵援助魯國而攻打齊國,您就趁機出兵迎擊它。”田常採納了子貢的意見,就派他南下去見吳王。
所以,子貢這一出行,保全了魯國,擾亂了齊國,滅掉了吳國,使晉國強大而使越國稱霸。子貢一次出使,使各國形勢發生了相應變化,十年當中,齊、魯、吳、晉、越五國的形勢各自有了變化。
子貢喜歡囤積居奇,賤買貴賣,隨著供需時機轉手謀取利潤。他喜歡宣揚別人的長處,也不隱瞞別人的過失。曾出任過魯國和衛國的國相,家產積累千金,最終死在齊國。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端木賜,衛人,字子貢”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端木賜,衛人,字子貢”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