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名世《有明歷朝小題文》序原文及翻譯

戴名世

原文:

世之學者,從數千載之後,而想像聖人之意代為立言,而為之摹寫其精神,仿佛其語氣,發皇其義理,若是者謂之經義。其體為古文之所未有,發端於宋,至明而窮極變態,斯亦文章中之一奇也。
其道譬之於畫家之寫生者也。寫生之技,莫妙於傳神,然亦莫難於傳神。蘇子瞻以為傳神之難在目,其次在顴頰。目與顴頰似,余無不似者,眉與鼻口,可以增減取似也。吾以謂經義者,擇聖人之言而命之題,夫題之目與顴頰者,其義理也。題之眉與鼻口者,其語氣也。目與顴頰之精神得,而眉與鼻口之精神亦無不得矣。苟為不得其神,則注視者一人而無毫髮之似,衣冠形骸之徒具,而與其人無與也。今之作者,大抵盡衣冠形骸之徒具者也,甚或衣冠形骸之亦不具者也,豈可以代聖人而為之立言乎。
子瞻又言,傳神之道,法當於眾中陰察之。然則欲得聖人之天,亦不可無以察之矣。夫惟沉潛反覆於《論語》《孟子》《易》《詩》《春秋》《禮記》,因遂旁涉於莊、屈、韓、柳、蘇、王之文章。夫而後一題入手,相其神之所在,而舉筆貌之,而聖人之天可察,而聖人之意可得也。
余少從事於經義,即厭世俗之文,而惟有明先輩之是尚。自是窮搜博採,選錄千餘篇,多世間之所未見,而亦不拘於科目,凡諸生未遇者之文,皆入焉。余之經義,大抵多得力於此。而今歲之春,友人為余刊而布之。工既竣,而余乃以傳神之說發明經義之為道,以告今之作者,毋衣冠形骸之徒具,並衣冠形骸之不具,而必思夫得聖人之意;又勸之以悉屏去世俗之文,而一意諷誦研窮於此書。
(取材於戴名世《〈有明歷朝小題文〉序》,有刪改)

譯文/翻譯:

世間求學的人,在距離聖人生活的時代幾千年之後,去想像聖人的思想代他們發表觀點,於是為它揣摩仿照聖人的精神,體會摹擬聖人的語氣,闡明聖人的義理,像這樣就稱之為經義之文。這種文體是古代文體中所沒有的,發端於宋代,到明朝已經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也是文章中的一個奇蹟。
它的創作規律可以用畫家寫生來打比方。寫生的技巧,無不妙在傳神,但是也沒有比傳神更難的。蘇軾認為(繪畫)傳神的難處主要在於眼睛,其次在於顴骨臉頰。眼睛與臉頰相似,剩下的沒有不相似的,眉毛與鼻子嘴,可以增加或減少相似的程度。我認為經義之文,選擇聖人的言論命題。這一題下的就像畫家筆下的眼睛與顴骨臉頰,是他的義理。這一題下的就像畫家筆下的眉毛與鼻口,是他的語氣。眼睛、顴骨臉頰的神韻已準確表現出來,那么眉毛與鼻口的神韻也沒有傳達不出來的。如果不能得到它的神,那么畫家注視一個人,可筆下作品看不到有毫髮相似之處,衣服帽子身體白白具備,但是與所注視這個人沒有相似的地方。現在的經義之文的作者,大都只具備衣服帽子身體,甚至連衣服帽子身體也不具備,怎么可以代替聖人而代他發表觀點呢?
蘇軾又說,畫家傳神的畫法,應當在眾多中暗暗觀察得來。既然這樣那么想得到聖人的根本立場,也不可以沒有觀察的空間。只有潛心反覆在《論語》《孟子》、《易》《詩》《春秋》《禮記》,於是還可涉及莊、屈、韓、柳、歐、蘇、王的文章。之後拿到一題,審視它的神韻在哪裡,然後拿起筆傳達出來,聖人的根本立場可以觀察,而聖人的思想可以領悟到了。
我少年時就寫經義之文,就厭惡世俗的文章,而惟有推崇明朝先輩們的範文,自此廣泛地搜羅採集,選錄千餘篇,多是世面上沒有見過的文章,並且也不受科舉考試科目的拘束,凡是一般考生沒有見過的文章,都選入進來。我的經義之文,大都多收益在這些文章上下功夫。今年的春天,友人為我修訂排版印行。工作已經完成,而我才用傳神的說法發現闡明經義之形成的道理,來告訴現在寫經義之文的人們,不要只具備衣服帽子身體,甚至不具備衣服帽子身體,一定思考獲得聖人的意思;又勸勉他們一起摒棄世俗的文章,然後專心背誦朗讀研究透這本書。
戴名世《有明歷朝小題文》序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戴名世《有明歷朝小題文》序原文及翻譯0
戴名世《有明歷朝小題文》序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