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詞類活用後的意思

文言文中詞類活用後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詞類一般是比較固定的,但有些詞在特殊情況下(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起了另一類詞的作用。如名詞作動詞,名詞作狀語,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作名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這是學習文言文的一個難點,在閱讀中,要在整體感知句子大意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進行揣摩推測,理解詞語的意義。

作為國中生,應重點掌握:“之、其、者、而、則、且、然、以、於、為、也、乎、夫、焉、諸”等虛詞的用法及意義。所謂“虛詞”,就是沒有實在意義的,起指代(組合、連線)作用的文言詞語。測試的形式有兩種:一是具體釋義、簡答;二是判斷正誤,辨析選擇。只要依據具體語境,作出正確分析,就能作出正確的選擇或解答,當然,了解文言虛詞的用法也是必要的。

“之”的主要用法有:

1、作代詞,代人、事、物等;

2、助詞,相當於“的”;

3、作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4、作助詞,用在句末,有舒緩語氣、協調音節的作用,不譯;

5、作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誌,有強調作用,不譯;

6、作語氣助詞,表陳述的語氣,不譯;

7、作動詞,相當於“到、往、去”。

“以”主要作介詞,相當於“憑、把、用、來、按照、因為”等。表示原因、結果、對象等,少數作連詞,相當於“而”。

“於”是介詞,多用於動詞或形容詞的後面,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地點,或動作的`來源、趨向、對象,或表示比較等,相當於“向、到、在、比”等。

“而”在國中文言文中主要作連詞,它用在兩個詞語或句子之間,可以表示前後的並列、承接、轉折和修飾的關係。

附:常見的幾個雙音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⑴ 得無:表示反詰懷疑或揣測的副詞,譯為“莫非”、“大概”、“莫不是”。

⑵ 然後:順承連詞,可譯作“之後”或“這樣以後”。

⑶ 然則:可譯作“既然這樣……,那么……”。

⑷ 雖然:可譯作“即使這樣”或“雖然這樣”,“雖然如此”。

⑸ 幾何:可譯作“多久”或“多少”。

⑹ 奈何:可譯作“怎么,怎么辦”。

⑺ 無論:可譯作“不要說”。

⑻ 雜然:不譯作“紛紛地”。

⑼ 至若:連詞,至於。用於另一層意思的開頭。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文言文中詞類活用後的意思0
文言文中詞類活用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