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弈文言文知識指導

學弈文言文知識指導

幾個同學在討論《學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25課這篇課文的詞語解釋。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同學們既覺得好奇,又感到吃力。對課文中好幾處“之”字的意思,同學們爭論不休。錢老師非常讚賞同學們這種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於是,就饒有興致地與同學們聊了起來。

為了幫助同學們較準確地理解“之”字的意思,錢老師把這篇課文中有關“之”字的'短語,端正地抄錄在黑板上:

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2.惟弈秋之為聽。

3.一人雖聽之。

4.思援弓繳而射之。

5.雖與之俱學。

6.弗若之矣。

在錢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初步明白了以上“之”字有4種不同的意思。有的相當於“的”作用,如:例1和例2中“之”相當於“的”的作用;有的指某件事情,如:例3中“之”指“弈秋的教導”;有的指某種事物,如:例4中“之”指“它”,即上文的鴻鵠?天鵝;有的指人物,如:例5和例6中的“之”指他,前一個人,即專心聽弈秋教導的那個人。

“‘之’字一身兼多職,本領可真大?”不知誰說了一句。

錢老師還說:“‘之’字還有‘往’的意思,誰記得在學過的哪一首古詩中見過﹖”

同學們立刻回憶起來,一會兒,一個同學說:“我們學過的古詩《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之’,就是表示‘往’的意思。”

錢老師笑吟吟地表揚了這個同學,接著做了小結:理解這些短語中的“之”字的意思,一要先了解“之”字在文言文中,起了哪些作用;二要聯繫短語及上下文語言環境;三可運用嘗試代入法,即把所理解的意思,代入“之”字的位置,連起來看看通不通,如果語意貫通,一般說來選對了,如果不通,再做嘗試。

最後,錢老師說:“小學生初次學習古文,能藉助字典,了解字義,初步理解古文內容,就可以了……”

同學們樂呵呵地聽著,仿佛在語文的樂園中暢遊……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學弈文言文知識指導0
學弈文言文知識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