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象祠記附譯文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象祠記附譯文

象祠記 (明)王守仁

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鹹神而祠之。宜尉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於予。予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舉而不敢廢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蓋嘗毀之。象之道,以為子則不孝,以為弟則傲。斥於唐,而猶存於今;坏於有鼻,而猶盛於茲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愛若人也,推及於其屋之烏,而況於聖人之弟乎哉?然則祠者為舜,非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乾羽既格之後乎?不然,古之驁桀者豈少哉?而象之祠獨延於世。吾於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澤之遠且久也。

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於舜也?《書》不云乎: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則已化而為慈父。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進治於善,則不至於惡。不底於奸,則必入於善。信乎象蓋已化於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國。象不得以有為也。斯蓋舜愛象之深而慮之詳,所以扶持輔導之周也。不然,周公之聖,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見象之既化於舜,故能任賢使能,而安於其位,澤加於其民,既死而人懷之也。諸侯之卿,命於天子,蓋《周官》之制,其殆仿於舜之封象歟?

吾於是蓋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然則唐人之毀之也,據象之始也;今之諸苗奉之也,承象之終也。斯義也,吾將以表於世。始知人之不善雖若象焉,猶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

【注】①象祠:象的祠廟。象,人名,傳說中虞舜的弟弟。②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縣境內。相傳舜封象於此。象死後,當地人為他建了祠廟。③瞽瞍(gǔ sǒu):舜父名。④底:通抵,到。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3分)

A.今之諸苗奉之也,承象之終也 承:依據

B.意象之死,其在乾羽既格之後乎 意:猜測

C.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 弟:為兄弟

D.據象之始也 始:開始,前期

5、下列表現舜的感化行為的一項是( )(3分)

①象之祠獨延於世 ②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③瞽瞍亦允若 ④天子使吏治其國 ⑤諸侯之卿,命於天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宣慰使安君因當地苗民之請重新修復了象祠,本文是作者應安君之請而專為象祠所作的一篇記,主要是記述象祠的來龍去脈。

B、天下無不可化之人,化的條件在於君子之修德, 本文的主旨具有鼓勵人改過從善的積極意義。

C、作者認為象受到祭祀的原因:一是舜德深入人心,百姓愛屋及烏;二是象在後期受到了舜德的'感化,有德政於世。

D、作者認為周天子任命諸侯的卿的制度是仿效了舜封象的辦法。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象之道,以為子則不孝,以為弟則傲。(3分)

譯文:

②君子之愛若人也,推及於其屋之烏,而況於聖人之弟乎哉?(3分)

譯文:

③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4分)

譯文:

靈鷲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廟。那山下住著的許多苗民,都把他當作神祭祀。宣尉使安君,順應苗民的請求,把祠廟的房屋重新修整,同時請我做一篇記。我說:“是拆毀它呢,還是重新修整它呢?”宣慰使說:“是重新修整它。”我說:“重新修整它,是什麼道理呢?”宣尉使說:“這座祠廟的創建,大概沒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了。然而我們居住在這裡的苗民,從我的父親、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是尊敬信奉,並誠心祭祀,不敢荒廢呢。”

我說:“為什麼這樣呢?有鼻那地方的象祠,唐朝人曾經把它毀掉了。象的為人,作為兒子就不孝,作為弟弟就傲慢。對象的祭祀,在唐朝就受斥責,可是還存留到現在;他的祠廟在有鼻被拆毀,可是在這裡卻還興旺。為什麼這樣呢?”我懂得了!君子愛這個人,便推廣到愛他屋上的烏鴉,更何況是對於聖人的弟弟呢!既然這樣,那么興建祠廟是為了舜,不是為了象啊!我猜想像的死去,大概是在舜用乾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後么?如果不是這樣,那么古代凶暴乖戾的人難道還少嗎?可是象的祠廟卻獨獨能傳到今世。我從這裡能夠看到舜的品德的高尚,進入人心的深度,和德澤流傳的遼遠長久。

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於舜也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進治於善則不至於惡;不抵於奸,則必入於善。

象的凶暴,在開始是這樣的,又怎見得他後來不被舜感化呢?如果象還不尊敬兄長,就不能夠說是全家和睦了。他上進向善,就不至於仍是惡;不走上邪路,就說明一定會向善。象已經被舜感化了,確實是這樣啊!孟子說:“天子派官吏治理他的國家,象不能有所作為呢!”這大概是舜愛象愛得深,並且考慮得仔細,所以用來扶持輔導他的辦法就很周到呢。從這裡能夠看到象被舜感化了,所以能夠任用賢人,安穩地保有他的位子,把恩澤施給百姓,因此死了以後,人們懷念他啊。諸侯的卿,由天子任命,是周代的制度;這也許是仿效舜封象的辦法吧!我因此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沒有不能夠感化的人。既然這樣,那么唐朝人拆毀象的祠廟,是根據象開始的行為;現在苗民祭祀他,是信奉象後來的表現。

這個意義,我將把它向世上講明。使人們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樣,還能夠改正;君子修養自己的品德,到了極點,即使別人跟象一樣凶暴,也還能夠感化他呢。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象祠記附譯文0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象祠記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