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論文

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論文

“文言”是與“白話”相對應的,是在古代漢語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種書面語形式。從先秦到清末沿用了兩三千年的時間。五四運動以後,白話文才開始替代文言文作為新的書面表達形式廣泛使用。到目前為止,文言文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那么現行教材為什麼還要把文言文編進去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經過激烈地討論後,中學語文界得出一致結論:文言文有必要學。但是,學習什麼樣的文言文?如何能使學生更清楚、更快速地掌握文言文?這是中學語文界需仔細考慮的問題,也是本文的中心議題。

一、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選文的現狀

在古代,文言文的用處非常廣泛。人們主要用它記載歷史,各地區風土人情,個人的思想活動或情感抒發等,學習文言文就是在學習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比方說,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古代思想派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管理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在風雲變幻的商場上,企業家們如何能夠帶領自己的團隊化險為夷,不斷創新,在儒家思想中也都能找到答案。由此可見,文言文對提高現代人的文化修養和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選文存在很多問題。

(一)篇數

目前,高中語文教材共有七個版本。分別是語文版、人教版、滬教版、蘇教版、魯教版、粵教版及鄂教版。經筆者調查,不同版本的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數各不相同:滬教版66篇;鄂教版36篇;粵教版17篇。然而,現行語文教學大綱要求,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數不能少於56篇。這樣看來,只有滬教版符合標準,其他版本的數量相差較多。

(二)時代

縱觀這七個版本的語文教材,在選擇文言文的年代方面,主要有:秦漢時期、唐宋時期、明清時期。但是,不同版本選擇的文言文時期卻各有不同。有的選用明清時期的較少,有的選用唐宋時期的較多。並且都是將秦漢文章排在最前面。根據這種狀況,學者的意見出現了分歧。部分學者認為,文言文材料應該按照朝代的順序編排,學生學起來更加容易;還有學者認為,文言文材料應該按照由淺入深的難易程度來排序,這樣學生有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學起來才輕鬆。

二、針對問題提出的建議

(一)文學性及思想性兼得

選擇編進高中語文課本的文言文應具有較高的文學性和思想性。選文要考慮到文章的結構是否緊湊,條理是否清晰、明確。文章表現的思想內涵及情感態度都必須充滿正能量,積極向上。例如《勸學》這篇文章,節選自《荀子》的首篇。文章圍繞著“學不可以己”的中心論點,分別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態度三方面分步進行闡述。條理清晰、層次感強,大量運用比喻手法是這篇文章的突出特點。荀子,是繼“孔孟”之後的又一位儒家大師,他認為,客觀世界不會按人的思想意志而改變,但人類能夠感知、適應、利用自然趨吉避凶。這一思想正是我國早期唯物主義觀點的核心代表。學生學習了這類作者和他們的文章,一定能夠得到正面的引導,繼而再運用這樣的思想學習其他知識,得到更高的提升。

(二)突出寫作技巧

學生學習語文課的目的包括提高書面語表達的能力。文言文中的寫作技巧大部分都沒有運用到現代文的寫作當中。因此,要多選些寫作技巧突出的文章編進高中語文課本中。例如像《完璧歸趙》《負荊請罪》《不恥下問》等名篇佳作,舉不勝舉。學生可以直接引用這樣的佳句,或者模仿文中的語言改造佳句。比如,對王羲之《蘭亭集序》中“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一句,就可以作出這樣的改編:“仰觀宇宙之大,俯察作業之多,所以頭暈目眩,足以極視聽之苦,倍可悲也。”。這樣的改編可以極好地引發學生的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整合文中語言創造佳句。例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一句便是學生在多篇文言積累的基礎上對語言進行整合而來的。這種創造使文章熠熠生輝。

三、結語

高中語文課程中,文言文是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文言文選文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語文課本整體的質量水平,影響著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因此,只有保證了文言文選文的質量,學生才能從中學到更多具有教育意義的篇章,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推動祖國繁榮富強。

第二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瓶頸與策略

對高中生文言文素養的培養,需要配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法,在培養學生興趣的情況下,對學生的閱讀習慣、理解能力進行提升。把握好文言文的主旨、理解實詞虛詞的作用、加強對文言文讀音、斷句的準確性閱讀,這些都需要語文老師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變。

一、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現狀

1.從教師的角度分析

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必須化被動為主動,通過改變自身的授課模式,讓學生們感受到文言文的美感,發自內心愿意去學習新的知識,願意了解文言文的字詞構造和語言特性。如果依舊採用機械式的記憶,進行段落上的背誦,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造成很大的打擊。這不利於實現文言文的教學目的,激不起學生興趣,對文化的傳承也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

2.從學生的角度分析

枯燥的學習中,文言文具有理解難度大的特點,這成為學生反感文言文的主要原因之一。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分清實詞和虛詞的使用,背誦並不太理解的課文,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而,很多學生選擇依賴參考書,放棄獨立思考問題的機會,這對學習能力的養成十分不利。換言之,由於他們並沒有掌握到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沒有感受到文言文之美,沒有發現文言文在字詞上的奇妙之處,因此,學不好文言文是必然的結果。

二、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1.通過朗讀來培養語感

朗讀可以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由於文言文的歷史十分久遠,在字詞上的生疏和讀音上的差異,對學生在朗讀和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如何使學生快速地進入文言文的學習狀態,加強朗讀是十分必要的。

2.夯實文言文基礎運用

文言文學習的重點之一就是字詞句的理解。老師要明確教學目標,通過簡明易懂的方法讓學生理解這些課堂上的難點。筆者認為,啟發推測法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學生面對老師的串講常常不知所云。轉變教學方法,活化授課方式,為學生的學習指點迷津是每一位老師的責任。

3.利用情境任務進行教學

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我們也會遇到《竇娥冤》《荊軻刺秦王》這樣的長篇課文。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情境任務分配的方式可以展現學生的個人才能,對課文主線的理解是有好處的。情節表演要求學生準確地理解課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體會人物的情感。這些都是建立在對文言文的高度理解基礎之上的。因此,適當地加入情境任務進行教學,能夠有效防止課堂氣氛的僵化。

4.利用課外作品擴展知識

課外學習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視。在新的教學體系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很重要的。先秦散文、文化經典對學生學習文言文有很大的幫助。老師督促學生有計畫地增加課外閱讀量,對學生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啟迪作用。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學生的課外學習質量,進行文言文知識競答也有利於課外閱讀作業的高質量完成。

5.利用多媒體完善教學

多媒體教學具有聲、形、色上的特點。運用多媒體可以通過音樂、畫面等直觀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於老師對課堂內容的整理和總結。例如,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篇課文中,可以給學生播放影視劇《水滸傳》中的相關情節,加深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豐富學生對所學課文的歷史學習,也可提高學習興趣。文言文的學習是高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包含著我國古代的人文精神,對提升個人修養、傳承民族文化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文言文的教學存在著教學模式上的僵化,不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這一現狀,任課老師要革新教學觀念,採用靈活的教學手法,將文言文里蘊藏的知識有效地傳遞給學生。

第三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文言文在高中生的語文學習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進行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的教學策略研究對於學生的學習具有重大的影響意義。在文言文的學習與授課中,改善教學策略,引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成為高中語文教學值得思考的課題。

一、引導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功課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進行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功課。教師在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的時候,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將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對工具書的使用,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讓學生自主地進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將課本中遇到的難點進行解答,讓學生獨立地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二、藉助多媒體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學生進行語文文言文的學習中,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教師。在國中階段,雖然學生已經學習了很多的文言文知識,但是與高中的文言文學習相比較,國中僅僅是文言文學習的一個入門階段。在高中的文言文學習中,無論是知識的難點還是文章的篇幅都在國中的基礎上有所上升,文章的樣式也多種多樣。在進行高中文言文的學習中,學生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對語文文言文的學習失去興趣,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進行《阿房宮賦》的文章朗誦時,在讀到秦朝的荒淫無道時,就應該使用悲憤的音頻做效果,將憤慨之情讀出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朗誦,產生對文言文的興趣。藉助多媒體的設備進行教學,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音頻和視頻,藉助多媒體為學生的朗誦提供一定的.語言環境,充分地調動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使其積極地投入語文文言文的學習中,利用多媒體的形象生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使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斷提高。

三、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1.字形趣味教學對比翻譯

在漢字的學習中,有絕大部分的漢字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字的形式中隱藏著字的意思,例如,“從”“即”等字。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古代字與現代字的對比探索漢字的意義,此類教學法不僅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降低學習文言文的難度,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積極的作用。在平時的課堂測試或者考試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錯譯進行分析,與正確的翻譯進行對比,通過討論與學習使學生的翻譯水平得到提升。

2.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與學習

在文言文的學習中,只有充分地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對難度比較大的課文進行理解,才能使學生在閱讀文言文中進行生詞的快速理解與掌握。例如,在《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文章中,“越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一句,學生在理解時,往往比較困難,此時教師就應該對學生做出一系列的提示,在實詞“越、鄙、厚、薄”等詞中會有一詞多義、通假等用法;在虛詞中有“焉、也、之、其”等詞的不同用法。只有對簡單的知識達到靈活運用,學生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四、教學中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是新課程理念下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在高中的學習中,僅僅掌握基礎的語法知識是不能達到文言文教學的效果的。因此應該在實際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人文修養的提升。例如,在經濟成長的現狀下,很多學生養成了不良習慣,教師在進行《陳情表》這篇文章的教學時,就可以充分地運用文章感人至深的孝道,對學生進行教導,讓學生明白“孝道”的重要性,在人文關懷的教育中,使教學的效果顯著提升。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在進行文言文的教學時,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差異,發現學生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穫,讓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斷提升。

第四篇:綠色“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中的必要性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色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文言文,既是我們打好高考一仗的保證,同時也是我們提高文素養的途徑之一,因此文言文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在高中的文言教學中可以提倡“綠色文言文”教學。

1文言文的重要性

錢夢龍先生說:“經過千百年時間淘洗而流傳下來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詩歌)是詩文中的極品,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這些作者千錘百鍊的語言,斐然可觀的文采,匠心經營的章法,也都足以垂範後世。”文言文學習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我們蘇教版的必修一至必修五,均安排了不止一篇的文言文,還有高二所學的《史記》,幾乎用了半個學年的時間,高考中,文言閱讀加上默寫中的文言,分值在二十分左右,諸此種種,文言文的地位不容小覷。因此,研究文言文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2“綠色文言文教學”觀點的提出

最早提出“綠色文言文教學”的是趙謙翔老師,所謂“綠色”,一是純天然的,二是可持續發展的。那么對這“綠色”,我也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文言教學一般採用“熬米粥式”即貫徹八字經“字字落實,句句清楚”。課堂上老師是傳統翻譯員,學生則是記錄員,老師一字一詞一句翻譯,學生一字、一詞一句照抄,學生沒有個人思想,沒有個人感悟,只有死記硬背,可想而知,學生只會覺得乏味無趣,更覺得文言文難、煩。在中考指揮棒下,這種教學方式確實能獲得短期收效,正如學生所說的背幾篇名篇就可以應付考試了。可從長期來看,學生沒有學會文言文學習方法,即學生只有“魚”沒有“漁”,而且“傳承中華文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繼承先賢優秀品質”的情感目標,就被淡化乃至消失。針對文言文教學的這種情況,這幾年來,筆者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信心出發,對自己的文言教學作了一些調整,取得一定成效,下面談一談筆者的綠色教學模式,來供大家討論。

2.1精彩導入,激發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中,由於文言文的作者一般都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大人物,所以課文的導入基本上是以介紹作者及作品為主,一節文言課就從學生抄、寫、記開始了,一點新意也沒有,你說學生能有興致嗎,能提起學習的興趣嗎?美好的結果一定要有成功的開頭,經過長期觀察和教學實踐,筆者發現以下導入比較受學生歡迎。

2.1.1故事導入

故事,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對於我們的高中生,他們學業繁重,課程枯燥,適時的故事能首先抓住學生的眼球。譬如我們在學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時,可以用“鷂死懷中”的故事導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了解魏徵的為人。

2.1.2成語導入

成語很多出自文言文,用學生熟悉的成語導入,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習《季氏將伐顓臾》的時候,筆者先在黑板上寫了“禍起蕭牆”、“既來之,則安之”,然後再引入課文。

2.1.3藉助多媒體導入

視覺的衝擊遠勝於語言的感受,因此,藉助多媒體手段,導入新課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2.2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朗讀對於文言教學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定不移地實施“朗讀法”。課堂上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讀起來,讀的方式可以千變萬化:自由朗讀、齊聲朗讀、分組朗讀、個人朗讀、教師範讀,同時注意讀準字音、節奏、讀出語氣、語調、讀出作者思想感情。總之,朗讀不能單一、機械,而應是靈活的、生動的、神韻的、純自然地。以《項羽本紀》為例,這是一篇人物傳記,重點記述了項羽生平的幾個階段,教學過程中,筆者先讓學生自讀,概括每一階段的內容,在次基礎上,重點研讀巨鹿之戰和垓下之戰,讓學生比較司馬遷在對這兩次的戰爭描寫有什麼不同,學生先讀巨鹿之戰,當他們讀到“項羽乃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讀得義氣激昂,句式短促,節奏感強,從而讀出了當時緊張的形勢以及楚軍勢如破竹的戰鬥優勢。而在讀垓下之戰的時候,明顯感覺氣勢不盛了,甚至有些低沉,因為此時項羽已經兵敗被圍。所以,讀是很重要的,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人物內心的變化,而且對人物形象把握更準確。

3內容分析,學生自主,以文代言

新課程改革已提出課堂上學生主體,教師引導的要求,可以說課改幾年後,自主學習在現代文教學中體現已十分明顯。因此,教師可以採用“點撥”教學,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具體表現為:點撥詞語,那些屬於重點難點的詞語,一定要點撥。而一般書上注釋過的,老師就不再囉嗦,全部交給學生回家自學。點撥章法,一般在學生把課文讀過幾遍之後,老師根據誦讀進程逐段點撥思路,為學生背誦掃清障礙,避免死記硬背的現象發生。點撥精神,待到全文熟讀成誦、文句疏通之後,圍繞文章主題的閃光點,讓學生髮表見解,書寫“一言心得”。教師則在對全班“一言心得”分門別類、深思熟慮後,再作專題評析。比如,在教學《管仲列傳》時,就在學生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筆者設定了以下問題:(1)作者從幾個方面來寫管仲的?(2)管鮑之交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3)管仲任政相齊,做了哪些貢獻?要求學生用課文原句回答。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後,筆者把學生的答案板書在黑板上,最後引導學生背誦。當然在學生回答的同時,以文代言,對一些字、句作適當的解釋。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就自主解決了文章重要問題,還背誦了課文,效率是很高的。

4綜合比較,學會積累

關於以上教學安排,一定會有老師置疑,那字、詞、句解釋怎么辦,那考試怎么辦?其實,這就要求教師做好最後一個環節,引導學生綜合比較,學會積累。文言中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等現象多,因而字、詞方面需要綜合、比較、歸類。比如《口技》課後,引導學生對“指、乳、妙”等詞用法進行歸類,在一單元或一段文言教學後,要對一些虛詞如“之、以”等用法比較歸類,最重要的是自己舉一反三,如“之”字,在什麼情況下解釋為“的”,什麼情況為代詞,什麼情況下不解釋,還有什麼情況下為“到”,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練習幫助學習鞏固,這樣通過慢慢積累,學生即便遇到課外文言,他也會懂得用積累的經驗來閱讀,還用得著擔心考試嗎?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也獲得了樂趣、自信,教師也在文言課堂上得以解脫。總之,創建綠色文言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讓學生喜學文言、樂學文言、會學文言。

第五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思考

1前言

我國歷史悠久,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凝聚著我國民族智慧。文言文作為我國古代文明,更需要文明去繼承理解。要提升民族靈魂,就必須先從文言文學起,將文言文學好了,我們才能繼承中華民族的美德,充其量能提高點文學修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施行,語文科目著重於學習其文化內涵。文言文的學習中,學生不僅要學習句子文章含義知識,更要體會到博大精深的文化,提高自身全方面成長。

2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

(1)教師問題:受高考思想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是一字一句去教學生去理解,而忽視了文言文本身的內涵。文言文知識是有生命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看到的知識單純的字眼,很難理解一整段話的意思和整段文言文所要表達的內涵,更難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2)學生問題:學生的惰性心理。學生對於文言文這看似枯燥的知識提不起興趣,不願去學,久而久之,形成了懶散的心理。(3)教材連結問題:我們仔細回想國中到高中的文言文課文,就不難看出國中到高中文言文的跨越性很大,國中文言文比較簡單且注釋很多,比較容易理解,國中文言文教學的要求也只是熟記熟背,並沒有要求很精細,而高中要求掌握每詞每句的含義以及它的用法。所以學生剛接觸高中文言文時學習起來很艱難,幾乎找不到頭緒。

3最佳化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措施

3.1反覆朗誦課文:新課標指出,文言文教學應當培養文言語感。當前,高中文言文讓學生倍感煎熬,大多數高中生都覺得文言文太難理解,就這現象該以什麼方式去教學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先從朗誦著手,能將文言文閱讀流利甚至背出來會在之後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幫助。文言文也分為不同類別,有的鏗鏘有力有的溫婉抒情,教師依據不同的文言文的類別指導學生採用不同的閱讀方式[1]。例如《滕王閣序》這課文中,寫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點珠描繪滕王閣雄偉壯麗的景象。以有力的朗讀方式來誦讀,必將滕王閣雄偉壯麗的景象展現出來,但是文中抒情語段也很多,“潦水盡而寒潭清”等詩句描繪了清幽、淡雅的風景,此處運用溫潤的情感來讀,將自己化為王勃,探索他的內心世界。

3.2注重把課堂教學內容引向生活,從生活中感知:文化源自生活,用於生活。電視劇《花木蘭傳》便是根據史書,根據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改編而成。教材中的文言文也多半是一些經典的事例,比如《出師表》、《空城計》就是通過敘述故事歌頌古人的智慧和對英雄人物的讚美。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會對文言文逐句翻譯,對不常見的生詞逐字講解,但這種枯燥的講解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熟記,效果不明顯。筆者通過已有的教學經驗,淺談看法。教師在上下一堂課前先告知學生要講哪篇文言文,讓學生先自行理解課文內容,可以通過各種書籍輔助理解,學生可以根據時代背景查找一些課外資料或者查看相關電影。根據文章講訴的情節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擔任編劇、演員、導演、評審、旁白等一些角色,如《廉頗藺相如傳》就可以在課堂上表演。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把文言文翻譯成台詞,還原成情景再經過老師的講解不但加深了理解和記憶,也把課本帶進了生活,啟發了同學們感知生活的意義,不但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探知、表演和創作能力也有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3重視文言文的多元化理解,拓展思維: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看,學習文言文後一般只讚美主人翁的美德,很少從反面去剝析人物的缺點。例如課文《鴻門宴》,傳統教學模式老師會告訴學生們項羽鴻門宴上不殺劉邦的原因是項羽狂妄自大、不聽忠言、優柔寡斷、目光短淺、有勇無謀,是劉邦的有勇有謀、善於用人。輔助時代背景看,後人對此事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劉邦是陰險奸詐的小人,忘恩負義,也有人認為當時項羽不殺劉邦算不得放虎歸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特有的閱讀體驗和理解為先,鼓勵學生多元化解讀,啟發他們的獨特見解,還可以設定某一問題開展辯論賽,說明論據是文中哪一字句,這樣一來不但激發了同學們對文言文深入探究的欲望,活化了人物形象而且在營造了良好課堂氛圍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們的想像思維和創造思維。自然而然,摸索學習文言文的規律也會變的越來越容易。

3.4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文言文除了字型、文章不易理解,還存在時空的限制,比如讀《念奴嬌.赤壁懷古》如果不解讀一下時代背景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作者為什麼會那么哀愁。時代在發展變化,信息技術被各行各業廣泛使用,當然也應該用於教學授課[2]。試想,相比在教室里反覆朗讀課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將文言文和動畫技術結合,集聲音、圖相、文字於一體,後者是不是更立體化更容易被學習和接受?創造生情並茂、活靈活現的教學場景不但能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把文言文和學生們的距離拉近,不再陌生。如:學習《燭之武退秦師》的時候可以放一些高昂的、節奏感強且快的戰爭曲,營造一種緊張的課堂氛圍以至於讓同學們感覺身臨其境更容易理解文章;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除了播放哀傷的歌曲還可以配上圖片,比如配波濤洶湧、浪花高涌和風平浪靜的大江圖片,讓同學們體驗“大江東去浪濤盡”,待學到“多情應笑我”的句子時可以配一張頭髮花白的來人等著滾滾江水發獃的圖片,情景再現可以讓那種飽經滄桑但情懷仍在的風韻展現的淋漓盡致[3]。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全身貫注地體驗文化的薰陶還可以讓文言文對同學們產生吸引力,也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4結束語

高中文言中教學中,教師要適當指導學生去了解文言文的內在含義,引導學生勤於誦讀課文善於思考勤於理解詞句意思,利用課外時間去增加文言文知識。學生要以積極的態度去學習,想辦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學會在不同的課文靈活運用文言文詞句,真正的理解文言文知識,通過學習領會到古人源遠流長的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

參考文獻

[1]李朗平.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有效性思考[J].課外語文,2013,14:134

[2]陳佳.試論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主問題設計[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3,02:168-170

[3]陳璐.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4,02:

第六篇: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方法

1前言

語文教學是讓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得到傳承的重要渠道,而文言文做為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又是歷年高考占高比例的重要部分,文言文的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新課標指出,學生學習文言文後能“閱讀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體會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從中汲取民族智慧,評價其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本文根據新課改的要素,探討提升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質量的多種創新性途徑與方法。

2注重把課堂教學內容引向生活,從生活中感知

文化源自生活,用於生活。電視劇《花木蘭傳》便是根據史書,根據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改編而成。教材中的文言文也多半是一些經典的事例,比如《出師表》、《空城計》就是通過敘述故事歌頌古人的智慧和對英雄人物的讚美。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會對文言文逐句翻譯,對不常見的生詞逐字講解,但這種枯燥的講解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熟記,效果不明顯。筆者通過已有的教學經驗,淺談看法。教師在上下一堂課前先告知學生要講哪篇文言文,讓學生先自行理解課文內容,可以通過各種書籍輔助理解,學生可以根據時代背景查找一些課外資料或者查看相關電影。根據文章講訴的情節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擔任編劇、演員、導演、評審、旁白等一些角色,如《廉頗藺相如傳》就可以在課堂上表演。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把文言文翻譯成台詞,還原成情景再經過老師的講解不但加深了理解和記憶,也把課本帶進了生活,啟發了同學們感知生活的意義,不但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探知、表演和創作能力也有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重視文言文的多元化理解,拓展思維

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看,學習文言文後一般只讚美主人翁的美德,很少從反面去剝析人物的缺點。例如課文《鴻門宴》,傳統教學模式老師會告訴學生們項羽鴻門宴上不殺劉邦的原因是項羽狂妄自大、不聽忠言、優柔寡斷、目光短淺、有勇無謀,是劉邦的有勇有謀、善於用人、當機立斷、不卑不亢。輔助時代背景看,後人對此事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劉邦是陰險奸詐的小人,忘恩負義,也有人認為當時項羽不殺劉邦算不得放虎歸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特有的閱讀體驗和理解為先,鼓勵學生多元化解讀,啟發他們的獨特見解,還可以設定某一問題開展辯論賽,說明論據是文中哪一字句,這樣一來不但激發了同學們對文言文深入探究的欲望,活化了人物形象而且在營造了良好課堂氛圍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們的想像思維和創造思維。自然而然,摸索學習文言文的規律也會變的越來越容易。

4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

文言文除了字型、文章不易理解,還存在時空的限制,比如讀《念奴嬌.赤壁懷古》如果不解讀一下時代背景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作者為什麼會那么哀愁。時代在發展變化,信息技術被各行各業廣泛使用,當然也應該用於教學授課。試想,相比在教室里反覆朗讀課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將文言文和動畫技術結合,集聲音、圖相、文字於一體,後者是不是更立體化更容易被學習和接受?創造生情並茂、活靈活現的教學場景不但能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把文言文和學生們的距離拉近,不再陌生。如:學習《燭之武退秦師》的時候可以放一些高昂的、節奏感強且快的戰爭曲,營造一種緊張的課堂氛圍以至於讓同學們感覺身臨其境更容易理解文章;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除了播放哀傷的歌曲還可以配上圖片,比如配波濤洶湧、浪花高涌和風平浪靜的大江圖片,讓同學們體驗“大江東去浪濤盡”,待學到“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的句子時可以配一張頭髮花白的來人等著滾滾江水發獃的圖片,情景再現可以讓那種飽經滄桑但情懷仍在的風韻展現的淋漓盡致。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全身貫注地體驗文化的薰陶還可以讓文言文對同學們產生吸引力,也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5注重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自主學習

學習古文的生字、語氣詞的使用、代詞的使用以及同一詞放在不同字句之間意思產生的變化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是不能忽視的。但是單字單句的解析字句又不免乏味,因為要激發學生們潛在的學習文言文的自主性。學習文言文根據學生的心境和課堂情境教靈活多變的古文字使用方法是提高學生的求知慾的有效手段。如:課堂上師生配合的很好,可以教“其”的用法,符合情境的句式有“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乃得當之;擇其所樂,必先有學,乃得為之”、“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學生會在做題過程中因意見不統一而爭論,可以利用這個心理特點交“之”的用法,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之,是知也”、“學而實習之,不亦樂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還可以列一系列語氣詞用法、介詞用法、代詞用法的句子,隨機點名讓學生們自由選擇解答字句的用法,答錯的說兩三個同樣或相似意境的句子方可走下講台,通過教師的引導,同學們有愉悅的心情去體驗源自生活的情感,不但可以形成活潑、蘊含情感的教學氛圍,培養濃厚的學習文言文興趣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學習文言文中尋找樂趣,在尋找樂趣中想著如何學好文言文,進而自主的學習文言文。

6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重點探討如何通過在課堂上實踐各類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時代發展帶來的新媒體資源,目的在於使眾多高中語文教師擺脫“一張嘴、一支粉筆,以塊黑板”的陳舊教學模式,發現更多有趣味的、創新性教學方法以達到高效課堂的同時提升學習高中語文文言文的課堂質量。發展更多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同學們在實踐中求知,在求知中自主學習還能拓展學生們的思維,多元化思考問題,自由發揮想像和創造力。將創新性融入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不但能讓眾多學子們“文言文難,難於上青天”的思想態度改觀,真正理解文言文,運用文言文,輕鬆面對中學階段各類文言文考試而且能讓文言文的傳承的價值得以最大化,也將為中華文化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論文0
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