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堯佐,字希元”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陳堯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為閬州閬中人。堯佐進士及第,歷魏縣、中牟尉,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試秘書省校書郎知朝邑縣會其兄堯叟使陝西發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誣堯佐以事降本縣主簿。徙下邦,遷秘書郎、知真源縣,開封府司錄參軍事,遷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廟,作韓吏部祠,以風示潮人。民張氏子與其母濯於江,鱷魚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堯佐聞而傷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網往捕。鱷至暴,非可網得,至是,鱷弭受網,作文示諸市而烹之,人皆驚異。
召還,直史館、知壽州。歲大飢,出奉米為糜粥食餓者,吏人悉獻米至,振數萬人。後為兩浙轉運副使。錢塘江篝石為堤,堤再歲輒壞。堯佐請下薪實土乃堅久,丁謂不以為是,徙京西轉運使,後卒如堯佐議。徙河東路,以地寒民貧,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稅。又減澤州大廣冶鐵課數十萬。徙河北,母老祈就養,召糾察在京刑獄,為御試編排官,坐置等誤降官,監鄂州茶場。
天禧中,河決,起知滑州,造木龍以殺水怒,又築長堤,人呼為“陳公堤”。進樞密直學士、知河南府,徙并州。每汾水暴漲,州民輒憂擾,堯佐為築堤,植柳數萬本,作柳溪,民賴其利。
祥符知縣陳詁治嚴急,吏欲罪詁,乃空縣逃去,太后果怒。而詁連呂夷簡親,執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樞密院,堯佐獨曰:“罪詁則奸吏得計,後誰敢復繩吏者?”詁由是得免。以給事中參知政事,遷尚書吏部侍郎。
太后崩,執政多罷,以戶部侍郎知永興軍。過鄭,為郡人王文吉以變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諷劾治,而事乃辨。改知廬州,徙同州,復徙永興軍。
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圖京兆城中,前守姜遵盡毀古碑碣充磚甓用,堯佐奏曰:“唐賢臣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孫深刻大書,欲傳之千載,乃一旦與瓦礫等,誠可惜也。其未毀者,願敕州縣完護之。”徙鄭州。既而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以災異數見,罷為淮康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鄭州。以太子太師致仕,卒,贈司空兼侍中,諡文惠。
(節選自《宋史•陳堯佐傳》)
10.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試秘書省校書郎/知朝邑縣/會其兄堯叟/使陝西發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誣堯佐以事/降本縣主簿。
B.以試/秘書省校書郎知朝邑縣/會其兄/堯叟使陝西/發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誣堯佐/以事降本縣主簿。
C.以試秘書省/校書郎知朝邑縣/會其兄堯叟使陝西/發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誣堯佐/以事降本縣主簿。
D.以試秘書省校書郎知朝邑縣/會其兄堯叟使陝西/發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誣堯佐以事/降本縣主簿。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字:古人幼時(一般出生三個月)命名,成年取字。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直呼其名被視為不禮貌。
B.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因榜上題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於考中進士,明清殿試之一甲三名稱賜進士及第,亦省稱及第,另外也分別有狀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稱謂。
C.浮圖:梵語(古代印度語)音譯,也寫作“浮屠”或“佛圖”,本意是佛或佛教徒,古人稱佛教為浮屠道,後並稱佛塔為浮屠。
D.判:以高位兼任低職、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叫“判”;致仕:任命,授予官職;遷、徙:一般的調動官職,可降可升。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堯佐,祖上本是河朔人,因其高祖擔任新井令移居那裡而成了閬州閬中人。
B.堯佐任京西轉運使時,因土地貧瘠,百姓貧困,他憐惜百姓,奏請朝廷不僅免除當地百姓稅收,還減少澤州大廣冶鐵課稅幾十萬。
C.祥符知縣陳詁治下太嚴,手下的官吏逃走使縣為之一空,太后大怒,要懲處陳詁,堯佐據理力爭,最終使陳詁得以免罪。
D.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長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毀掉充作磚瓦用,堯佐進言希望沒有被毀壞的能得到完整保護。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詞語。(10分)
(1)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廟,作韓吏部祠,以風示潮人。(5分)
(2)為郡人王文吉以變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諷劾治,而事乃辨。(5分)
參考答案
10.D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重點抓幾個名詞,官名“試秘書省校書郎”、人名“堯叟”、地名“陝西”等。
11.D本題考查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
12.B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應該是任職河東路轉運使時。
13.本題考查文言文理解並翻譯語句的能力。
(1)因評論政事忤逆聖旨,被降為潮州通判。修建孔子廟,建造韓吏部祠,以諷勸潮州人民。(“坐”“忤”“通判”“風示”,句子通順,各1分)
(2)被該郡人王文吉拿謀反的事告發,傳送御史中丞范諷審理治罪,事情才得以辨明。(“為”“變事”“劾治”“辨”,句子通順各1分)
【參考譯文】
陳堯佐字希元,他的先輩是河朔人。他的高祖叫陳翔,是蜀州新井縣令,因而安家在那裡,於是為閬州閬中人。陳堯佐進士及第,歷任魏縣、中牟縣尉,撰寫《海喻》一篇文章,人們對他的志向表示驚奇。憑藉試秘書省校書郎的身份,任朝邑知縣,恰逢他哥哥陳堯叟出使陝西,揭發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捏造事情誣陷堯佐,堯佐被降為朝邑縣主簿。改任下邦縣主簿,升任秘書郎、真源知縣,任開封府司錄參軍事,升為開封府推官。因評論政事忤逆聖旨,被降為潮州通判。修建孔子廟,建造韓吏部祠,以諷勸潮州人民。百姓中有個張姓的孩子與他的母親在江中洗滌,鱷魚尾隨而吃掉張姓孩子,母親不能救助。堯佐聽說後為此傷心,命令二個下吏劃小船拿著網前去捕捉。鱷魚最為凶暴,不能網到,到這時,鱷魚順服被網住,堯佐寫文章把鱷魚的事在街市公告出來,並烹煮了它,人們都感到驚異。
召堯佐回朝廷,任直史館、壽州知府。當年大饑荒,堯佐拿出俸米做成粥供飢餓的人吃,吏人都獻出大米,賑濟了幾萬人。後來擔任兩浙轉運副使。錢塘江用竹籠裝石作堤壩,堤壩第二年就毀壞。堯佐請求放進柴薪裝滿泥土才堅固耐久,丁謂不認為他的觀點是對的,堯佐移任京西轉運使,後來終於按堯佐的建議實行。改任河東路轉運使,因河東土地貧瘠,百姓貧困,依靠石炭為生,堯佐奏請朝廷免除稅收。又減少澤州大廣冶鐵課稅幾十萬。移任河北,因母親年老請求就近侍養,朝廷召他糾察在京刑獄,任御試編排官,因安排等次失誤被降職,任監鄂州茶場。
天禧年中,黃河決口,起用他任滑州知州,他製造木龍以減除猛烈的水勢,又修築了長堤,人們稱作“陳公堤”。進升樞密直學士、任河南知府,轉任并州知州。每次汾水暴漲,并州百姓總是憂慮,堯佐替他們修築堤防,栽植幾萬株柳樹,修造柳溪,百姓依靠這些得到好處。
祥符知縣陳詁治理嚴厲苛刻,官吏打算加罪給陳詁,就逃離使縣為之一空,太后果然發怒;但陳詁與呂夷簡連親,執政大臣因避嫌不敢爭辯。事情傳送至樞密院,只有堯佐一個人說:“懲處陳詁就會使奸吏計謀得逞,以後誰還敢再約束官吏呢?”陳詁因此得以免罪。堯佐以給事中的身份參予朝廷政事,升任尚書吏部侍郎。
太后去世,執政大臣大多被免除職務,堯佐以戶部侍郎的身份掌管永興軍。經過鄭州,被該郡人王文吉以謀反的事告發,傳送御史中丞范諷審理治罪,事情才得以辨明。改任廬州知州,移任同州,又移任永興軍。
當初,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長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毀掉充作磚瓦用,堯佐上奏說:“唐代賢臣墓碑,現在已損失十分之七八了。子孫深深地鐫刻大字,是想讓它們傳承千年,沒想到有一天竟會與瓦礫等同,實在是可惜。那些沒有被毀壞的,希望敕令州縣完整保護。”移任鄭州。不久授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因災異多次出現,被免為淮康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鄭州。以太子太師的身份退休,去世後,贈司空兼侍中,諡號文惠。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