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禪山記》《百丈山記》閱讀答案對比翻譯

(甲)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於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乙)百丈山記①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許,左俯絕壑,右控垂崖,壘石為磴②,十餘級乃得度,山之勝蓋自此始。
循磴而東,即得小澗。石樑跨於其上,皆蒼藤古木,雖盛夏亭午無暑氣。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聲濺濺然。度石樑,循兩崖,曲折而上,得山門,小屋三間,不能容十許人。然前瞰澗水,後臨石池,風來兩峽間,終日不絕。門內跨池,又為石樑。度而北,躡石梯數級入庵。庵才老屋數間,卑庳迫隘,無足觀。獨其西閣為勝,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閣下,南與東谷水並注池中。自池而出,乃為前所謂小澗者。閣據其上流,當水石峻激相搏處,最為可玩。乃壁其後,無所睹。獨夜臥其上,則枕席之下,終夕潺潺,久而益悲,為可愛耳。
出山門而東十許步,得石台。下臨峭岸,深昧險絕。於林薄間東南望,見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數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噴霧,日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台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百裡間峰巒高下亦皆歷歷在眼。日薄西山,餘光橫照,紫翠重疊,不可殫數。旦起下視,白雲滿川,如海波起伏,而遠近諸山出其中者,皆若飛浮來往,或涌或沒,頃刻萬變。台東徑斷,鄉人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於其東,水旱禱焉。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
余與劉充父、平父、呂叔敬、表弟徐周賓游之,既皆賦詩以記其勝,余又敘次其詳如此。而其最可觀者,石磴、小澗、山門、石台、西閣、瀑布也。因各別為小詩以識其處,呈同游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注釋:①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陽市東北七十里,與武夷山市交界處,海拔690米。②磴:石階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夷:平坦
B.循磴而東,即得小澗循:順著
C.閣據其上流據:擁有
D.因各別為小詩以識其處識:通“志”,記住
10.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台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百裡間∕峰巒高下∕亦皆歷歷在眼。
B.台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百裡間峰巒高下∕亦皆歷歷在眼。
C.台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百裡間∕峰巒高下∕亦皆歷歷在眼。
D.台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百裡間峰巒高下∕亦皆歷歷在眼。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甲文指出探求只要盡了志與力,即使不能到達險遠、非常之境,也沒有什麼可悔的。
B.甲文“於是余有嘆焉”承上啟下,轉入議論。作者說古人對事物進行深入觀察與思索,其用意在於說明今人若要有收穫,也必須有這種堅毅的探索精神。
C.乙文是一篇以刻畫山水景物見長的遊記。作者沒有把筆墨花在記述出遊的時間、行程上面,而是著力於描寫百丈山的優美風景,抒發對百丈山的喜愛。
D.乙文在結構的安排上顯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作者特別指出其不足觀者有山庵、石壁等處,反覆告誡遊人不要前往。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3分)
②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③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4分)
參考答案
9.C【解析】據:占據,位居。
10.D【解析】台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百裡間峰巒高下,亦皆歷歷在眼。
11.D【解析】“告誡遊人不要前往”文中無此意。
12.①我們已經出洞了,便有人責怪那要求退出來的人,我也後悔自己隨從他們,以至不能盡那遊覽的樂趣。(3分,重點詞“咎”、“亦悔其”的“其”各1分,意思對、語言通順1分)
②這就是求學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謹慎地選取的緣故了。(3分,“此所以”句式1分,“學者”1分,意思對、語言通順1分)
③害怕危險的人有的就不敢過去,但百丈山值得觀賞的景物,到此也就窮盡了。(4分,重點詞“或”、“至”、“窮”各1分,意思對、語言通順1分)
參考譯文
登上百丈山約三里多路,右邊俯臨深險的山谷,左邊連線著陡峭懸崖;壘起的石塊砌成台階,走了十多級台階方才越過。百丈山的優美景色大概就從這裡開始了。
沿著石階向東走,就能看到一個小澗,有一座石橋橫跨在它上面。澗里長滿蒼翠的藤蔓和參天的古木,這裡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熱的時候,也感覺不到逼人的暑氣;澗中水流清澈,從高處急速流下,發出淙淙的聲音。越過石橋,沿著兩邊山崖曲折小路而上,可以發現一座寺廟,寺廟大致有三間小屋,都不能容納十來個人。但這裡前面可以俯瞰清澈的澗水,後面臨近一泓小池,習習清風從兩邊山峽間吹來,整日不停。門內橫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橋,越過石橋向北走,踏著數級石梯能夠進入一座庵中。庵里只有幾間老屋,低矮而又狹窄,沒有什麼值得觀賞的。只有庵中的西閣樓風景優美。溪流從西邊山谷中順著石頭縫隙奔射而直到西閣之下,南邊和東邊的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從小池中瀉出,形成前面所說的小澗。西閣位居小澗的上游,正對著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擊之處,最值得觀賞。然而在西閣後面,卻是石壁,沒有什麼風景可看的。唯獨在夜裡睡在西閣樓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響著潺潺的流水聲,聽久了,更感到悲涼,這種情境令人覺得可愛罷了。
出了山門向東,走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台,其下面臨懸崖峭壁,深暗險峻。在草木叢雜的地方向東南眺望,可以看見一掛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噴涌而出,凌空而下長達幾十尺。瀑布的飛沫就像飛散的珍珠噴灑著霧氣,在日光照射之下,光彩鮮明,晃人眼目,讓人不敢正視。石台正對著百丈山西南的缺口,前面對著蘆山,此山獨立挺拔而出,周圍其它幾百裡間的高低山峰,也都歷歷在目,非常分明。太陽迫近西山,餘暉橫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疊相映,數也數不盡。早晨起床向山下探視,滿山遍野白雲飄蕩,像大海波濤起伏;而遠近各座山峰隱現於其中,都好像時而在飛奔,時而在漂浮,來來往往,有的湧現,有的隱沒,頃刻之間,變化萬千。石台東面,小路斷絕,鄉里的人在山壁上鑿出些僅能容下腳的石階來通過,並且在它的東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澇時在這裡向神佛祈禱。害怕危險的人有的就不敢過去,但百丈山值得觀賞的景物,到此也就窮盡了。
我和劉充父、平父、呂叔敬、表弟徐周賓一起遊覽了百丈山,大家都賦詩記述百丈山的勝景,我詳細敘述了一行人遊覽的經過。百丈山最值得觀賞的地方,要數石磴、小澗、山門、石台、西閣、瀑布幾處景點了。因此每一處另外寫了一首小詩來記述這裡的景致,獻給同游的朋友,並且藉此告訴想前往(遊覽)卻沒能成行的人。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游褒禪山記》《百丈山記》閱讀答案對比翻譯0
《游褒禪山記》《百丈山記》閱讀答案對比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