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恭人者,和州義里民家女”閱讀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譯

孫恭人者,和州義里民家女。生而奇穎,有僧摩頂相之曰:“兒後大貴,惜頂骨少偏,當遭厄而後起。”
至正初,紅巾大亂,天下繹騷,孫父母相繼淪亡,無所依怙。年十三,流轉濠州,托於郜氏。郜氏有女,頗親愛之。居五年,郜女歸於東丘郡侯花雲,以孫為娣。時雲從太祖南定金陵,東征江、浙,勤勞王事,靡有室家;而郜與孫形影相依,親愛愈篤。
至正二十年,雲以行樞密院判守太平府,挈家以行。時太平新附,糧餉未充,而地當東南要路,雲與知府事許瑗晝夜籌畫,未暇息肩;而暴雨水漲,陳友諒率舟師來寇。雲結陣迎戰,三日不休,城中乏食,士馬俱憊,城遂陷。許瑗死。雲嘆曰:“城亡與亡耳!”賊縛雲急。縛於舟檣,叢射殺之。妻郜氏,生子方三歲。已而聞雲就縛,乃赴水死。孫奔救之,已無及矣。
家有蒼頭、婢、仆十餘,一時星散。孫獨收郜屍,瘞之。抱三歲兒而逃,為漢軍所獲。孫自度年少動人,一死非難,其奈兒何,乃斷髮剺面,自毀其容,雜處乞兒中,以故得免。至九江。鞠兒於漁舟。漁舟翁無子,遂留視如己子。未幾,漢敗,翁將謀奪其兒。孫氏覺之,故斂衣囊簪珥,囑翁為守,抱兒浴於河津。翁以其留囊橐,不疑也。而孫竟竊兒去。夜宿陶穴中。天曙渡江,頃之,入蘆渚中。渚有蓮實,孫氏取以啖兒。凡七日,無一人語聲,四圍水繞,無由得渡。孫氏日夜號泣,祝天曰:“死難之臣,惟此一息,皇天忍絕之乎?”忽夜半有人掉舟來,急呼之,逢老父,號雷老,孫氏泣語之故,老父憐而載之,得達太祖行在。
太祖置兒於膝,視之,泣曰:“吾嘗謂爾父黑面驍勇,不意其赤心忠義如此城陷之日盡傳一門死節吾深痛之以為安得彼有孑遺盡力圖報而孰知天卒存其孤也。兒子將種,酷肖其形,此天生爾,以纘爾父功也。孫氏貞賢,必重報之。”以三歲兒襲父爵。贈郜氏東丘侯夫人。封孫氏為恭人,食二品俸,即子其兒,享年八十餘,富貴沒世。驗之幼時僧相,若目睹其終始行,亦神哉矣。
(節選自《覓燈因話•孫恭人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不意其赤心忠義/如此城陷之日/盡傳一門死節/吾深痛之/以為安得彼/有孑遺盡力圖報/而孰知/天卒存其孤也
B.不意其赤心忠義如此/城陷之日盡傳/一門死節/吾深痛之/以為安得彼有孑遺/盡力圖報/而孰知/天卒存其孤也
C.不意其赤心忠義如此/城陷之日/盡傳一門死節/吾深痛之/以為安得彼有孑遺/盡力圖報而/孰知天卒存其孤也
D.不意其赤心忠義如此/城陷之日/盡傳一門死節/吾深痛之/以為安得彼有孑遺/盡力圖報/而孰知天卒存其孤也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
A.“至正”指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由漢武帝即位後首創。
B.“紅巾”指紅巾軍,是元代末期由漢人組成的起義軍,最初以韓山童、劉福通等為首。
C.“蒼頭”可以指裹頭的軍隊,也可以指奴僕,還可以指年老的人,本文中指衛兵。
D.“太祖”是中國古代帝王常見廟號,從漢朝開始,常把第二代帝王廟號定為“太祖”。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
A.至正初年,紅巾起義,天下動亂,孫恭人父母相繼去世,孫恭人幾經流轉,寄身於郜氏家,和郜氏的女兒關係很好。
B.陳友諒率船隊侵犯太平,花雲列陣迎戰,最終城陷戰死,郜氏聞訊也投河自盡,孫氏想救人卻沒來得及。
C.孫恭人帶著孩子被困在一片蘆渚中,只能用蓮子來餵孩子。她日夜哭號:“死難之臣,只剩下這一口氣了,上天怎么忍心斷絕?”
D.孫恭人幾經磨難,終於將花雲遺子帶到太祖面前,因此受到封賞。後來她活了八十多歲,一直富貴,應驗了幼時僧人的預言。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①時雲從太祖南定金陵,東征江、浙,勤勞王事,靡有室家。3分)
②孫自度年少動人,一死非難,其奈兒何。(2分)
③孫氏覺之,故斂衣囊簪珥,囑翁為守,抱兒浴於河津。 (3分)
參考答案
4.D
5.D【解析】“太祖”是第一代帝王,第二代帝王廟號定為“太宗”。
6.C【解析】“只剩下這一口氣了”表述不對。
7.(1)當時花雲跟隨太祖向南平定金陵,向東征討江、浙,對於國君之事辛勤勞作,一點也不顧及家庭。
(2)孫(恭人)估計自己年輕容貌動人,一個人死不難,孩子又該怎么辦。(“度”1分,句意通順1分。)
(3)孫氏覺察到了這一點,所以把衣服收拾好,把首飾裝在囊中,囑託老翁替她看守,(自己)抱著孩子到河邊洗浴。(“囊”、狀語後置各1分,句意通順1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孫恭人者,和州義里民家女”閱讀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譯0
“孫恭人者,和州義里民家女”閱讀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譯